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学习目标】:
1.
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
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诗的意境,并能通过感受意境,提高古诗诵读的
能力。
3.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
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4.
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的方法,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5.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祖国山水的特点,感受山水的自
然美,激发学
生热爱祖国美好风光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吟诵复习:
1
、激发感情: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
,有很多名山大川,它们绚丽独特的景色,吸引
着古人、今人流连忘返。很多诗人,也用
自己的诗词来赞美山川的壮美。
这样的古诗词,我们学过一些,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我们学过《山行》、《望庐山瀑布》,还有┄┄
2
、复习吟诵:
师:请大家看这几幅图片,看看能不能帮大家回忆起什么?
出示课件幻灯片图片以及诗的题目,帮助学生回忆。
生:想起来了,我们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刘
禹锡
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3
、
学生回忆吟诵。
二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教课堂实录
【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望庐山瀑布》、《望洞庭》
【学习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文。
p>
2
、学会本课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磨”。
< br>
3
、通过体会字词,明确诗的意思;通过激发想象,领
悟诗的意境;通过反
复吟诵,领悟诗歌情感。
4
、能通过理解诗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两首诗表达感情的方法。
5
、理解这两首古诗词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
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独坐敬亭山》:
1
、范读感悟:
师:在我国的宣城,有一座山,叫敬亭山。这座山山势不高,却因一
首诗而出名,这
首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板书诗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了诗的题目,其中的那一个字给你印象最深。说说你
的体会。
生:我觉得“独”字
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独:作者独自一人。我觉得
李白写这首诗时内心很孤单。
师:请同学们静心聆听这首诗。试着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
<
/p>
师:请同学们看着图片中的诗句,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确。
学生看课件联系诵读。
2
、理解体会:
(
1
)简介作者,联系背景: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我们
以前也学过他的
作品。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诗人?
生:
(学生介绍李白的主要生平经历以及代表作等知识)
师:要准确的理解一首诗词,作者写作时的经历是必须了解的
。李白
写了很多的优秀诗篇,每一首诗词,都是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那么,李
白在写这首诗时,又有什么经历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课前预习,交流
一下。
生: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
飘泊生活,来
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内心非<
/p>
常孤独寂寞。
(
2
)、抓诗眼,明诗意:
①学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师:十年的漂泊,一定是孤独的。
形单影只的李白,独自一人来到敬
亭山时,他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朗读前两句诗,找
一找答案。
出示诗句: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生:李白看到了天空的飞鸟,还看到了天上的白云。
师:天空的飞鸟原本是自由自在的
,天上的白云也是悠闲自在的。可
是在李白的眼中,众鸟飞“尽”(板书“尽”),云也
是“孤云”(板书
“孤”),请同学们结合这两个词,再来说一说前两句诗句的意思。<
/p>
生:鸟儿们纷纷飞走了,天上的白云孤单的留在天空。
②理解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