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读古诗 识李白 教学设计
-
群文阅读:
《读古诗,识李白》教学设计
【选择文本】
《月下独酌》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1.
< br>正确、有节奏诵读古诗,力求读出韵味。
2.
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
/p>
通过寻找意象及重组意象,领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4.
组合组诗,通过观察与发现,以诗句
+
p>
故事的方式入情入境领
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设计理念】
1.<
/p>
在课外阅读课内化思想的指导下,
以
“读
古诗”
为载体,
以“识
李白”为议题,
把将要学的和已经学过的古诗串起来,
交给学生积累
古诗的方法。
2.
在群
文阅读策略趋简的理念指引下,
把找意象及重组意象,
在
比较统整中争鸣并达成共识,领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p>
谈话: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历史已有
2000
多年,尤
其是唐诗最著名,
唐代著名诗人很多。
p>
被称为诗仙的是谁?被称为诗
圣的又是谁?有趣的是诗圣把诗仙酒醉
的样子写了下来,
想不想是怎
1
<
/p>
么写的?出示《酒中八仙歌》节选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
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
从诗句中你认识怎样的李白?(爱喝酒、狂放不羁、才思敏捷
(才华横溢
)
)
3.
揭
示课题并板书:群文阅读
——
读古诗,识李白。
二、新课教学
(一)学习《月下独酌》
1.
过渡谈话: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李白写自己在月下喝酒的诗,看
看我们从
中了解到什么样的李白。
2.
板书诗
题并揭题:酌(是什么意思?)独酌呢?月下独酌呢?
3.<
/p>
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指导读准“邈”。
4.
抽学生读,检查字音。
5.
齐读,读出古诗节奏。
6.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联系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徘徊:
相期:
邈:
云汉:
无相亲:
同交欢
7.
既然无相亲,李白与谁同交欢?
(
相机引导学生寻找古诗中的<
/p>
意象,板书:月、酒、花、影
)
。
8.
借助诗句想画面,你看见了:
面对着皎洁的月光,李白(
)
;
面对着盛开的鲜花,李白(
)
;
面对自己酷爱的酒,李白(
)
;
2
面对自己忠实的影子,李白(
)
。
p>
李白醉了,
月亮
(
)
;
p>
李白醉了,
花儿
(
)
;
李白醉
了,
酒也
(
)
;
李白醉
了,
影子
(
)
。
9.<
/p>
此时的李白心中是乐吗
?
(不是)那是是
那么?
10.
过渡:
无独有偶,
李白还有一首诗与
《月下独酌》
极为相似,
就是《独坐敬亭山》
。
(二)
、自主学习《独坐敬亭山》
< br>,品味孤独
1.
学生诵读古诗。
2.
找意象,看看诗中写了哪些人和物?
3.
重组意象,看看最后剩下什么?你由此体会到什么?
< br>
(三)整合组诗,观察异同
1.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完成表格填写,师相机指导。
2.
学生上台汇报。
(四)整合组诗,升华“孤独”
1.
李白为何如此孤独,还得从他的诗句入手,出示《南陵别儿童
入
京》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的
李
白为何如此孤独?(师讲述
42
岁的
李白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
人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
侍宴陪酒,
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借酒消愁,写下了《月下独酌》这首诗)
2.
作者独坐敬亭山,他没有朋友吗?(有)
出示李白写的两首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