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生课堂常规要求

玛丽莲梦兔
839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01: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熄灯了)


小学生课堂常规要求



一、课前准备:



1

< br>、教学设备:电教设备开启完毕,黑板擦拭干净。



2< /p>


、上课前必须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所有学习用品,书本统一放在课桌左上角,文

< p>
具盒横放在书本左上方,学具放在铅笔盒下方。



二、候课:


预备铃响时,要立即进入教室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三、问好:


上课铃响,教师走进教室,环视四周,提示同学要上 课了,待学生注


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后,发出口令“上课”班长喊“起立”


,全体同学立正向老师


行注目礼,老师说:


“同学们 好”后,同学们齐答“老师好”


,说“好”字时行鞠


躬礼,


“好”字结束后即站直,老师还礼后坐下。坐下要安静、端正。


< /p>


四、坐姿:


抬头挺胸身体坐直,双脚自然叉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 放上或放下,


手里不玩弄小物品。



五 、举手:


右手自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不离开桌面。


< /p>


六、倾听


:别人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地听。应学会边听 边想,思考别


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第三不打断同学的发言,等别人 讲完


后,再举手得到同意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阅读:


读书时,双手握书,使书与桌面夹角成


1 35


度。课堂阅读分朗读与默


读。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用普通话读,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响


亮。不重复字句,不顿读,不指读,不唱读 ,不读断句。默读的要求是:保持安


静、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思维集中、动手动脑。< /p>



[


分年级要求:


]

< br>1.


一、


二年级:


发音标准,< /p>


吐字清晰,


声音响亮,


要一字一句读准确 ,


用普通话读,


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 不回读;不顿读,不指读,不唱


读。



2.


三、四年级:流利地读,做到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要读出句和句之间、段


与段之间的停顿,连贯流畅,速度适中。有感情地读,要做到读出不同的语气,


语调恰当;读得有轻重缓急,能比较准确地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的表达要


真挚、朴实、自然、要用自己的声音的本色表情达意。



3.


五、


六年级:


速度依文章的内容而定。


一般说,


交代说明性的内容,


描写的句 子,


含有庄重或悲哀的句子读缓慢些,紧张气氛的内容、激烈的对话,慷慨陈辞,含


有快活,愤怒、恐怖、惊愕的句子读得急促些。通过朗读要记住文章的内容,理


解文章,受到教育。



八、表达:



1


、要求大方自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低年级能说完整的话,中高年级能说完


整、连 贯、规范的(长)话。



2


、表述形式 :语言亲切,态度诚恳,便于交流。质疑时,用“为什么……”



“我


有一个问题:……”



“请问# 老师(##同学)等句式。回答问题时,用“读了


这段话我知道(明白)了……”



“我是这样想的……”


“我体会到……,我 是从这


段话体会到的……”等句式。参与讨论时,用“我认为……”


“我还认为……”



“我有不同 意见……”



“我补充……”



“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句式。



3


、到前面表达:走到适当的位置双脚自然站立,跟同学问好,目视同学,做到声


音洪亮、落落大方表达。



[


分年级要求:


]


1.


一、二年级:能说完整的话,能大胆质疑,能用“为什么 ……”



“怎么样……”


“……是什么 ?”等句式提问。勇于发言,真实地说出自己所思所想。



2< /p>


三、四年级:能说完整连贯规范的话。质疑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思考,

< p>
引起讨论。解答问题时,有独到的见解,能用如“……读了这段话,我体会到


的……”



“……读了这段话我还知道(明白)了……”



“我还体会到……”等句


式。

< p>


3.


五、六年级:能说完整连贯规范的话,努 力把话讲具体,讲形象,讲生动。善


于质疑,质疑时能从不同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 起思考讨论。讨论时能用如:


“我认为……”



“我还认为……”



“我有不同意见”



“我补充……”



“我们小 组


的意见是……”


。能总结性发言。



九、质疑:


要有充分的自信,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在学习 中要善于发现问


题。应该抓有意义的问题质疑,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

< br>


十、执笔姿势:


笔杆与练习本平面呈

< br>60


度夹角,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笔点与笔


尖距离保持


3-4


厘米。


(拇指食指捏住笔,中指 抵住笔杆底。余下两指紧相依,指


离笔尖一寸余。


< p>


十一、书写姿势:


身体正,脊柱直,两臂平放桌 上,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


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 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写字时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住练习本,右手握笔 ,做到笔画清晰、


字体规范。



十二、 阅读姿势:


端坐朗读,双手捧书,在身体正前方,拇指扣压课本,书与桌


面大约成


45


度角;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 小指扣压课本;默读批注,


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拿笔圈点勾画;拿 书放书做到毫无声


息。



十三、讨论:


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


断他人的发言,待后可以补充。



十四、合作交流:



1


、认真听清老师提出的问题,先独立思考解决的方案。



2


、在组长的组织下,认真听取同伴的意见,并准备好自己对同伴发言的评价。



3


、在组长的安排下,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 的观点。



4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培养自己的合作技能。


(听取、说明、求助、反思、自


控、帮助 、支持、说服、建议、协调)



5


、在 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



6

< p>
、认真听取同伴、组长、教师的评价。



7


、展示时,①身体端正②目视大家③声音洪亮④吐字清楚⑤语速适中⑥讲解流畅


⑦力争脱稿



8


、倾听时,细 心倾听、认真记忆、用心比对、积极点评、勇于质疑、用好纠错本。


< br>十五、自我小结:


养成及时小结的习惯,能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行< /p>


为、学习过程作积极地反思。



十六、作 业:


要养成爱护簿本的良好习惯。作业时坐姿端正,努力做到“三个一”



作业必须按时、认真完成并及时订正,课堂作业尽量当堂完成。



十七、下课:


听到下课铃声,当老师宣布下课时, 由班长口令“起立”


,学生:


“×


老师 ,再见”


,老师:


“同学们再见”


‘互 致敬礼,然后学生整理好桌面上的所有书


本放入抽屉,摆齐桌、凳,离开座位后必须把凳 子靠入课桌下。老师走后,学生


方可离开座位,不得一哄跑出教室,教室内要始终保持安 静状态。



十八、室外上课:


前一节下 课就做好准备,没有课间休息,由课代表(或班主任)


组织去完洗手间直接排队到活动室 上课。排队行进间不大声喧哗,做到安静有序


去上课。




























教师课堂常规要求



1




上课前 要做好温课工作。要重新检查上课所需教具,要耐心细致地重温教材


与教案,做好充分准 备。



2




教师应自觉养成“候课”习惯。授课教师在正式上课前


2


分钟要精神饱满地


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3



< br>自觉照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安排,不准私自调课、换课,不得将部分学生


擅自叫 出进行补课等,否则,作旷课处理。外出学习、听课或开会属于公假,由


教导处统一安排 ,个人进修、自学原则上自行调上,并报教导处备案。



4




上课时 不早退,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不在教室内抽烟,不准在上课期间接


打电话,不发短信, 不与人聊天,不准随意离开课堂。无特殊情况不准坐着上课。


上课时要注意仪表端庄,教 态亲切自然。



5


.教师必须转换角色 ,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课中


必须坚持“学生为中心”


,依据学校“自学、交流展示、测评”的模式备课、上课。



6


、认真落实抓“两头”带“中间”



“两头”指一是导学案的编制要精心、出精品,


预习要抓基础、要抓实 ,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课。二是达标测评要实用,要依


据目标,


每课必测。


“中间”


指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经验 生成的过程,


杜绝假学现象,必须当堂落实达标测评。



7


、教师必须使用导学案,践行“二十四字”模式上课,充分发挥学习 小组长的作


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认真巡视,并做好疑难问题的点拔,同时预防假学习 现


象。



8


、 教师的语言要精练,严禁与学生抢风头,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求变的态


度和综合选 择能力,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去创造;突出因材施教,


采用分层次教学法, 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尽力体现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真正


让优秀学生吃饱吃好,拔出尖 子;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进,消化好,不掉队,


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 发展,学有所得。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



10


分钟。教学要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严禁满堂灌,讲满堂,看满


堂 ,听满堂,不让学生训练。抓好每堂课的最佳时间,力争优质高效。


< br>9


、教师要严格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做到分项分期严格训练,使其达到站立正、


声洪亮、移动快、板书美。对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暗示教育,尽力做到不影


响正常教学安排,不得随便把学生撵出课堂或停课训斥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

< br>也不得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10




要优 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教


学方法,多角度、 多方面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激发兴趣,


促进积极思考,大胆尝试 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积极开展课


堂教学改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