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应用

别妄想泡我
720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03: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六月日记)









< br>在














贾兴莲



【摘要】近年来,学前教育快 速发展,教育的水平不断地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忽


略。本文 就幼儿园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内容作简要分析后,提出一些教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幼儿园



一日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



2017

< p>


11-0004-02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 展,幼儿园的规模不断扩大,幼儿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


幼儿教育在走向世界的< /p>


同时,本民族的一些传统的文化教育观念和方法逐渐被现代的国外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 所代替。许多孩子对本


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于传统礼仪更是不知所云。


2001


年我国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说明我国

< p>
政府已经意识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从幼儿开始。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体验并珍惜本民族的优秀 文化,使傳统


文化得以传承,是学前教育应负的责任。所以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来阐述,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幼儿园一日


生活当中。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受特定文化类型的价值体系制约,



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



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


素,


< /p>


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貌、社会习俗等深层文化方面的思想和行 为方式上的习惯。



二、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


< br>幼儿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基础,


幼儿身心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育的任务: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


格。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要具有生活性 、情境性和经验性,因地制宜,使幼儿能在幼儿园感受到家的氛围。文化来自


民间,从民 间去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使幼儿感受优美的民间文学,各具特色的

< p>
音乐、舞蹈和戏曲,



风格多样的民间美术,



从而初步了解 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萌发初步的民族意识


和民族情感。


民族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与规律,

< br>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


化形式多样 、内容广博,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



例如民间游戏、传 统节日、剪纸、皮影戏等。它们以幼儿


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对幼儿身体、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大有裨益。有利于实现幼儿身体、认知、情感 、


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全面性、启蒙性的发展;能使幼儿园课程内容具有情境性,深入浅 出,各课程之间融会贯通、


相互迁移、互为补充。



三、目前幼儿园传统文化应用的现状




1


)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对幼儿由文化知识所折射出的 文化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培养。比如幼


儿园开展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听着孩子们稚 气的声音清脆地诵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人觉


得让孩子们从小感 悟中华传统文化是多么重要。


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孩子们在“不求甚解”地朗读经典的时候,


我们的教育目的在哪里?他们 记住了内容,就一定会对中华文明有所了解,有所热爱吗?是不是也该深入培养他们


的民 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呢?让他们能够自发地去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呢?


< p>


2


)形式过于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幼儿园的传 统文化教育大多以节日活动、传统美德故事、杰出人物的介


绍等历史方面的内容,而忽视 了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体现,儿童的心理活动具有现


实性 ,与现代生活脱离太多,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四、传统文化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应用



1.


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美德




1


)尊老爱幼、孝顺双亲

< br>


古代教育注重“孝悌”的培养,


作为传统道德意识形成 的起步阶段,


孝悌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



《孟子》


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里有“父母在 不远游,游必有方”,还提出要孝敬父母等


内容。


< p>


2


)提倡节俭



崇尚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明末清初的朱 柏庐在其家教名篇


《朱子家训》


中也曾


要求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见,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简朴生活习


惯,有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自尊心、独立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3


)培养幼儿诚实讲信用的良好 品格。



“诚信”是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十分注重的优良品德之一 。


最典型有


《论语》


里的“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敬


事而信”、“谨而信 ”。



幼儿天性纯洁,认知有限,难辨是非,长辈应以良好的行 为加以引导。



2.


生活常规的习惯养成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