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萌到你眼炸
959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04: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消遣)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读背诵,体会词作的声律之美,感受苏轼豪放词的特点。



2


、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词中壮阔的意境。



3


、体会本词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p>



4


、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获得人生启 示,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旷达乐观情


怀。



教学重点、难点:



1


、指导朗诵,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2


、体会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3


、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导入课文,简介作者的生平及创 作背景。


【明确】



刚才的画面把我们 拉回到了三国时期硝烟弥漫的赤壁战场,当年只有


34



的周瑜,以东吴都督的身份,率领三万士兵,用火攻击败了号称


83< /p>


万的曹操大


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北宋时期,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担任没有实权的团练副使。

< br>传说黄州附近的赤鼻矶就是当年周瑜大败曹兵的战场。


胸怀大志而又年近半百的< /p>


苏轼,多次来到江边。面对滚滚奔流的江水,遥想起周瑜的功绩,联想到自己的

< p>
遭遇,苏轼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滚滚的长江啊,你荡涤了千年,淘尽了多少风

流人物?滚滚的长江啊,


你见证了周瑜火烧赤壁的不朽功勋,


你可曾知道我苏东


坡壮志难酬啊?于是,


苏轼文思泉涌,


大笔一挥,


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板课题



“念奴 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


赤壁怀古什么意思?




赤壁,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

< br>,但据考证并非真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怀古,


追怀古昔,


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2012


年,武汉大学一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宋词排行榜》,从两万

多首宋词中遴选


100


首来排名,


《念奴娇·赤壁怀古》当之无愧排在第一。她为


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们今天就一起 来学习这首千古绝唱。


齐读课题



PPT


展示:



二、


初步朗读,读准字音。(自读



然后指名读再自读)



PPT





初嫁了


li


ǎ


o




羽扇纶


gu


ā


n





一尊还


huán




lèi



PPT


展示:读词要读出节奏来。(



加着重号的表示重读,“~~”表示拖


长音,“


/


”表示节奏停顿。)按课文节奏划分,范读,试读,齐读。

< br>



江~~东去,浪


/


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


西边,人


/


道是,




三国


/


周郎


/


赤壁。




/


穿


空,



涛< /p>


/



岸,




/


千堆雪~~江山


/


如画~~一时







/

多少~~豪杰。遥想


/


公瑾当年,小乔

/


初嫁了,雄姿


/


英发。羽扇


/


纶巾,谈笑


/


间 ,


樯橹


/


灰飞~~烟灭。


故国


/


神游,


多情


/


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


/


如梦~~


一尊


/


还酹


~~江~~月。”




三、


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词句内容。



1


、对照教材释文默读,还有什么不 理解的词语?



2


、相机交流



风流: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千古风流人物。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风流才子


/


风 流倜傥。



樯橹:


代指曹操的水军。< /p>


樯,


挂帆的桅杆。


橹,

< br>一种摇船的桨。


本词中用


“樯


橹 ”代指水军。



四、


读懂内容,学会初步鉴赏诗歌。



1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怀古。走入词的上征,


哪些地方让你品读


赤壁此地的景


色特点?

< p>



相机示:乱石……


) 这一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好?怎么好?我们来品析


一下。



乱:写出了山石险怪





穿:写出山石得高耸。



用夸张得手发写出山势之高险。



相机板:夸张



惊:写出波涛之汹涌





拍:写出水石相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 br>用比拟得修


饰手法从绘声的角度写出水势之雄激。


谁会拍 击?相机板:拟人



卷:写出狂狼奔腾之势;



如果用“溅”



或者“击”



都不能把波浪最美的形态 表


现出来,


从形声色三个方面惊妙的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地势,


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


由此可见苏轼练词造句的功夫很好




点一点,这里的“雪”是真的白雪?


卷起千堆雪就是卷起?你感受到了什么?)





写出了卷起得波浪像一堆一堆得白雪。

< br>用比喻手法从形色两个角度写出浪花蜂


拥之状。


相机板: 比喻



读,读出这种壮烈,雄奇!


(指 名两三人读,齐读)



写的好,你能读得好吗?(自己练一练)



尤其是“卷”字用得非常好,




2


、提问:



为什么苏轼看到的赤壁是长江波浪壮阔呢?(三人小组讨论)相机板:


环境描写:烘托气 氛,突显精神,表达心情



(首先,写雄奇状丽之景是与作者的 心情有关的,不同得心情会写出不同的景句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是因为作者要表达的是当时他畅游山水,


忘怀得失心如止水

< br>的心境




而在赤壁怀古里


< br>“惊涛拍岸


...



反映的是作 者面对雄奇壮丽的山河心潮


澎湃,想起了许多得英雄豪杰,而这些英雄豪杰已经是一个一 个得被长江之水冲走


了,只剩下“江山如画”而发出的感慨。



1




其次, 这样得描写,很能让我们想到古战场战斗得激烈,血雨腥风刀剑相逢


为英雄人物的出现做 铺垫。




明确:

环境描写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


赤壁 鏖战的壮阔场面,


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 br>为英雄的出场创


设一个广阔的背景。


< br>3


、朗读指导:正因为这三句波澜壮阔、雄奇壮丽,要读出这种感觉,语调就要< /p>


慷慨激昂,情绪饱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齐读上片。



2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那么,


面对锦绣河山,

苏轼想起了


谁呢?


周喻什么人?



3



在这首词里面是怎么写的?这样塑 造的: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



”引读。



4


、你读了什么样的周瑜?“年轻有为、春风得意、风流潇洒”




朗读指导:这几句是表现周瑜春风得意、潇洒从容、气定神闲的,要读出那 种得


意、轻快,“谈笑间”语速稍快一点,显示轻松获胜,灰飞烟灭读得舒缓,强调对< /p>


方的失败,来反衬周瑜指挥战争的游刃有余、胸有成竹。


示范




5


、在独独众 多得英雄豪杰中有诸葛亮,有曹操,有孙权,为什么选周瑜来写呢?


(三人小组讨论)< /p>



先看周瑜和苏轼的一个对比:



周瑜



























苏轼



年龄:


34


























47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功业:以少胜多






















功业未成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


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


走 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