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露人物形象分析
-
陈白露人物形象分析
【篇一:论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论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摘要:陈白露是曹禺在话剧《日出》中刻画的一个女性人物形
象,
受到过新潮文化的影响,最终却沦为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在追求享
< br>乐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在思想、精神上又痛恨这种腐朽的生活。
经历过种种生活
变化后,对人生心灰意冷,最终在日出之前选择以
死亡告别让她堕落腐化的生活,以死亡
向当时黑暗、冷血的金钱社
会和人性良知发出最后的控诉。《日出》通过人物间冲突来展
现社
会与人性的复杂,
“
损不足而奉有
余
”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陈白
露<
/p>
“
不想死而不得不死
”
< br>的无奈挣扎,是人的悲剧,更是当时社会的
悲剧。
关键词:日出、陈白露、社会、悲剧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善良、年轻、漂亮,受过新潮文化影响
的陈
白露,思想丰富、对人性有着美好的追求,并深深爱恋着心中的诗
< br>人,追求个性解放。在与诗人的恋爱结束后,她开始一个人孤独的
为生存拼搏,艰
辛、无奈的生活开始渐渐的动摇陈白露的纯真本质,
现实的残酷无情,社会的冷漠和黑暗
,大都市的浮华以及物质生活
的诱惑迫使她终于开始走向堕落。
陈白露曾经在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下放任自己,不愿去面对现
实。
梦总会醒来,清醒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痛苦和无奈。
“
p>
人最大的痛苦
就是梦醒来以后无路可走
”<
/p>
,鲁迅先生的话形象的诠释了陈白露的精
神轨迹。在用牺牲自己的
灵魂来追求物质生活的梦里,陈白露没
有痛苦,也没有无奈。
梦总是会醒的,梦醒之后的无路可走的悲哀
有力的印证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残忍和黑暗,正
是在这一系列的因果
关系下最终酿成了陈白露的人生悲剧。
《日出》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各业人们命运的一个缩
影,
潘月亭、李石清、黄省三、王福生、方达生、小东西、翠喜、张乔
< br>治、胡四、顾八奶奶等人在命运漩涡里的麻木的挣扎与沉浮。而做
为《日出》中灵
魂人物,陈白露的人生轨迹的悲剧实质更深刻反映
出当时金钱社会的冷血、残酷。没有独
立的经济基础,又要求奢侈
的物质享受,每当浮华过后
,
夜深人静时的空虚是陈白露看不到自己
的归宿。
“
她爱生活
,
又厌恶生活
”
,为了虚荣的内心,所以只能依靠
被银行经理潘
月亭包养来维持浮华的生活状态,当银行经理潘月亭
在市场中被金八爷欺骗而导致破产后
,陈白露就是去了金钱来源,
而在虚荣心使陈白露不愿意和方达生离开那座城市,人生的
悲剧也
就此走向终点。故事的结局对于陈白露的人生来说,是死亡也是重
生。当时社会背景下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与贫苦大众的困苦潦倒深
刻而形象的展
现在我们眼前。
在挣扎中堕落<
/p>
——
无法挣脱的生活桎梏
陈白露的思想与性格交织着错综复杂的情愫。各种原因,各个
侧面
连在一起,使他的性格在充斥着矛盾中不断挣扎!抽烟、打牌、喝
< br>
酒、嘲弄男人,腐朽的生活在陈白露的性格上的印记逐渐显露。她
厌倦生活,开始
“
玩世不恭且自甘堕落
”
,嘴角上总挂着嘲讽。她虽
然陷入了
“
生活的桎梏
”
,但仍然眷
念着青春,心中仍有不熄的性
情<
/p>
??
陈白露的复杂性格的形成是因为有它复杂的现实因素,同时也
有它形成的过程。
“
她爱生活,她也厌恶生活,生活对于她是一串习惯的侄梏,她不再
想真实的感情的慰藉。这些年的飘泊教聪明了她,世上并没有她在
女孩几时
代所幻梦的爱情。生活是铁一般的真实,有它自来的残忍!
习惯,自己所习惯的种种生活
的方式,是最狠心的桎梏,使你即使
怎样羡慕着自由,怎样憧憬着在情爱里伟大的牺牲,
也难以飞出自
己的生活的狭之笼
......
< br>终于,像寓言中那习惯干金丝笼的鸟,已失掉
在自由的树林里盘旋的能力和兴趣,
又回到自己的丑恶的生活圈子
里。
”
也
许我们应当理解曾经被生活欺骗的女人,即便是经历了孩子
夭折、婚姻破裂后的身心俱疲
,也要继续挣扎在黑暗的社会里闯荡,
但却不幸落入黑暗社会的陷阱,沦为交际花。陈白
露就这样在清醒
中堕落,清醒的看着自己的渐渐沦落,生活的残忍在慢慢改变陈白
露的本质,对未来的憧憬,对爱情的梦想,对新生活的向往在现实
的黑
暗的社会里褪色。尽管厌恶憎恨没有灵魂的麻木的生活,但也
无法摆脱、挣脱不开生活的
桎梏。
偶尔的清醒还是被现实的残
酷所淹没,虽然早已厌倦了这种麻木没
有尊严的生活,渴望内心真正的归宿,但却害怕再
一次被生活所愚
弄。在方达生没来之前,陈白露用玩世不恭的
态度来掩盖她内心的
痛苦,用外表的光鲜夺目来掩盖内心萎靡颓废,在醉生梦死的生活<
/p>
中消磨时光。方达生到来,激起陈白露内心的波澜,使她的精神矛
盾突出起来,加剧了她灵魂深处的斗争。同时方达生在文中说的最
多的话就是要陈白露跟
他离开城市:
“
竹均,你为什么不跟我
走?
”“
你跟我走!还是跟我走吧
”<
/p>
,
“
只要你跟我走,你现在还是孩
子,过真正的自由的生活
”
,
方达生尽管不停地向陈白露承诺和召唤,
但陈白露已
经被现实的黑暗的社会所腐化,而方达生以为他可以帮
陈白露摆脱堕落的桎梏,但是,在
那个金钱统治的社会,生活道路
是严峻的。摆在陈白露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
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
。
就其出身、教育、性格和追求来说,她是不愿意这样堕落的,但是
现实生活逼迫的她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这正是造成她性格复杂性
的现实根源。在虚荣
、浮华的内心世界里越陷越深,成为陈白露
“
思
想的桎梏
”
,同时也就使她越来越深地陷入内心的痛苦
与挣扎之中。
自我救赎
——
以死亡来挣脱黑暗
虽然陈白露在内心早已厌倦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醉生梦死的糜烂
生活,她嘲笑男人追逐名利的卑劣行为,但她却还得依靠此类男人
支持日常生活开销,
所以她的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矛盾性,这样的矛
盾也直接暴露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在厌恶腐
朽生活得同时,又无法
抵御这种金钱社会的生活对她的腐蚀而无法自拔。不断承受着这种
生活方式对灵魂的折磨,虽然不想在这样生活下去
,
但是又离不开这
个丑恶
的地方,离不开虚荣的生活带来的物质享受。虽然不能自拔
,
但
精神
上却还保留着纯真的本性
,
当亲眼
目睹
“
小东西
”
被摧残、被蹂虐
,
不甘
痛苦地在生
活中挣扎而努力反抗时,终于激醒内心的声音,连声自
语:
“<
/p>
打的好!打的好!打的痛快
”
。看到小东
西的遭遇就像看到自
己的人生一样,陈白露不想再让自己的悲剧蔓延到小东西身上而第<
/p>
一次求潘月亭出面帮忙。她一直渴望纯洁而普通的人生,不断的重
新审视自己、拷问自己,并希望决定自己的命运。
“
人不能一辈子总住在旅馆里
”
。潘月亭破产后,没有了经济来源的
陈白露无法偿还巨额债款,旅馆管家福升拿
出大把的账单时,陈白
露对生活的绝望了逐渐上升至顶点。张乔治、福生等人的行为使她
厌倦了这些自私、虚伪的富人们的逢场作戏。矛盾的精神背后,她
向往太阳,向往光明,她承认太阳要出来了
,
但太阳不属于她
,她只
能沉没在黑暗中
,
所以
,
当她赖以寄生的银行家潘月亭破
,
陈白露在感
知
“
梦醒了
无路可以走
”
之后,在日出前服毒自杀,用死亡来挣脱黑
暗,用死亡来结束这早已麻木的心,最终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实现
悲剧人生的一次救赎。
“
太阳升起了,黑暗留在后面。
”
陈白露的命运悲
哀在于她只能用最
极端的的方式来展现自己人生的尊严与美丽,给本是颓废萎靡的结
p>
构氛围带来新的希望,仿佛这麻木残忍的生活将因为陈白露的结束
而
结束,新的希望在冉升,绝望亦将在黑暗中沉沦。
【篇二:曹禺《日出》中陈白露的形象特征】
《日出》中的陈白露
看过《日出》的人,无一不对剧中交际花陈白露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文主要从
陈白露的人生经历、交往对象、悲剧色彩等方面来分析
其人物形象。在《日出》中,陈白
露既是全剧结构的中心人物,也
是震撼人心的悲剧形象。她是矛盾的,她的思想性格无不
处于复杂
的矛盾之中。
“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
这
句话在剧中时常出现,陈白露多次吟咏它,和
潘月亭,对方达生或
是自言自语。然则,当她向他们吐露时,前两者皆不懂。细细揣摩<
/p>
此句,有几层含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陈白露身上所具有的某些
性格特点。第一,从字面上看,太阳战胜了黑夜,送来了光明,是
希望;但这光明与她并
没有关系,在第一缕曙光即将照入她的生活
之际,她已快要沉睡了,这是无奈。这实际上
是陈白露性格中的矛
盾复杂之处,这与她的人生经历有关,她出身书香门第,受过
“
五四
”
新思潮的洗
礼,是名进步的
“
五四
”
知识女性,她追求自由、解放,
勇敢地挣脱家庭的束缚,只是闯入社会,此时
的她还是那个天真,
大胆的竹筠,对着人世间的美好爱情充满了向往,这是她身上的
p>
“
光
明
”
;另一方面,她是资产阶级知识女性,有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
普遍特点
,在
“
五四
”
退潮之后,一旦生活的热情过去之后剩下的即
是失望与无奈。他们原先生活在
“
锦衣玉食
”
的生活,一
旦离家一切
都要自理,这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习惯的过程;再之,以往对爱情
对生活的梦做得太完美,然而生活是现实的,总喜欢把幻想破灭,
久之,便
是裂痕,好比鲁迅笔下的涓生、子君。
在曹禺的《日出》里,我们所看到的是交际花陈白露及围绕在她身
边的人在豪华旅馆
及一个下等妓院所发生的故事。而这些人我认为
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即潘月亭、顾八
奶奶、张乔治等构成的金
八党;第二,即小东西、翠喜等弱者一族;第三,即方达生所代
表
的活在心中的呆子。
金八党是上层社会的有钱人,他们颠倒白天黑夜,大肆挥霍,过得
是纸醉金
迷的夜生活,而陈白露作为一名出色的交际花,她过得是
资产阶级的寄生生活,然则对供
养她的金主又加以玩弄。首先,对
潘月亭这个她赖以生存的金主,她
“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
没事时她
不愿见他。当王福升提到
“
大丰银行的
潘经理,昨天晚上来了三遍
”
她不耐烦地连说
< br>“
知道知道
”“
你不要叫他来,
你跟潘经理说,我要睡
了
”
;然而当她
发现小东西想救她时,面对黑三那群流氓,她又不得
不让王福升去请他。见着潘月亭后面
对其殷勤她不想理会
“
你这么相
信你的
魔力么?
”
却又不得不低头,
“
嗯,我想你
——”“
嗯,我想你
跟我办一件事
”
。在此,正反映了陈白露的矛盾,一
方面她是依着潘
月亭而生活,而另一方面她的自尊又不允许她低头,于是就这么别
扭着,想推却又不能推开他,不想找他却又不得不利用他的金钱与
权势
来为自己谋利。其次,对张乔治,她多半是敷衍着,甚至多有
厌恶。当乔治向她求婚,炫
耀着他的
“
房子
”
、
“
股票
”
、
“
现款
”
及他
的
“
哲学博士、经济学士、政治硕
士
”
等一系列的财产文凭时,她没
听完
即大喊方达生,说
“
我要吸一点新鲜空气,这屋子忽然酸得厉害
”
可见,金钱的奴隶也有厌恶铜臭的时候,她并没有完全被金钱
所同
化。再之,对顾八奶奶这样有钱却俗不可耐的孤孀时,她流露出不
< br>屑与无奈,一个劲地叹着气,一会
“
幽默地望着她
”
一会
“
讽刺地
p>
”“
恭
喜你一天比一天活的有道理,现在你
跟胡四要讲起
‘
三从四
德
’
了
”
< br>言语中多是讽刺。凡此种种,我们不难推测,正是陈白露这种
不愿
“
与资产阶级同流合污
”“
不
甘心这样活下去
”
才有了她后面的自
杀
,强调了她的悲剧命运。
小东西是
柔弱的无助的但又是向往自由的,这点与陈白露有相似之
处。她被金八看上却不愿委身与
他并打了他,她的反抗精神是陈白
露所欣赏的,想做而不敢做的。对小东西,陈白露既同
情又敬佩,
因而使得她不顾一切的想要救她。一方面,她的
“<
/p>
旧我
”
不断恢复,
另一方面又要周旋于金八党之间强颜欢笑,这使得她与
“
上流
社会
”
也越来越不协调,精神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加之,营救
小东西的
失败使她同时看到了自己的命运,
“
< br>她是卖给了这个地方的
”
,她的
自负、自傲都受到了打击,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了怀疑,
“
金八他
们允
许不允许我们活着
”
,这又是一将
她推往死亡悲剧命运的因素。
方达
生作为陈白露的旧时朋友,在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
他的到来,使得沉沦在声色
场中的陈白露有了清醒的机会,开启了
她记忆的闸门。当方达生说她
“
还有从前的那点孩子气
”
唤她<
/p>
“
竹筠
”
时,她
情不自禁一声叹息
“
达生,我从前有过这么一个时期,是一个<
/p>
快活的孩子么
”“
竹筠,竹筠,多少年没
有人这么叫我了
”
。但与此同
时,也正
是他映衬了陈白露的悲剧性。方达生正直,与竹筠一样受
过五四的洗礼,不同的是他依然
活在自己心里,比白露高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