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教案(新课标) 精品
-
《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能力特征: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
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巧。
德育目
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意见。
教学要点:
1
、
学习本文作者真诚而委婉的劝谏艺术。
2
、
品味本文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
、问答法。
2
、探究拓展法。
教学过程:
一、巩固背诵。(学生先根据内容层次试背,再齐背。)
二、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略)
三、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
“
龙鳞
”
,逆
“
圣听
”
,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忠
心耿耿,尽
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
传。但是,唐代著
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
p>
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
魏
征写了《谏太
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
惕。<
/p>
四、研习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出示投影:
(一)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
“
下愚
”
,称唐太宗为
“
明哲
”
?
(二)能否将
“
臣闻
”
改为
“
臣以为
”
?
(三)能否删去文中
“
承天景命
”
一句?
(四)能否将
“
诚能见可欲
”
改为
“
是故见可欲
”
?
小结: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真诚谦虚、委婉而又通达。
五、品味语言特色:
1
、
委婉谦虚。
2
、
多用比喻,生动形象。
3
、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谈谈其表达效果。
对偶句:
•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
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排比句: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p>
•
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小结: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
、画线句的出处,说说引用的作用。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出自《诗经大雅》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
载舟覆舟
(出自《荀子王制篇》
p>
“
君则舟也,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
诚能见可欲(出自《老子》上篇:
“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p>
”
)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引用了《易经》
“
卑
以自牧
”
的意思。)
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成武》
p>
“
垂拱而天下治。
”
)
小结:
“
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金
”“
字字
有出处
”“
事事有依据
”
(强调积累下列成语:局安思危、戒奢以俭、靡
不有初、鲜克有终、垂拱而治、纵情傲物、载舟
覆舟、长治久安、竭诚待下)
六、延伸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