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p>
一、积累与运用
(21
分
< br>)
1
.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
< br>1
)—(
2
)题。(
5
分)
(
1
p>
)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2
分)
A
.笔画横轻竖重,撇捺出笔劲利。
B
.笔力浑厚强劲,气势庄严雄浑。
C
.结构阔大端正,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
< br>
D
.从总体上看,作品刚健而娟秀,飘逸而灵动。
p>
(
2
)用正楷或
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
观。(
3
分)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2
分)
A
.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我们不应是过度狂热的追求完美无
瑕,以至于
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甚至到了厌世的境地。
p>
B
.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
,
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
这美
p>
丽的景色实在引人入胜
,
游人们不由得陶醉
其中。
C
.他对答如流的态度是那么
的胸无成竹,那十拿九稳的神情,真是让我无
地自容,暗暗发窘。
D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
值不高者,否则
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解析:
C
选项里“胸无成竹”的意思是是指心
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与语
境不符,应该用“胸有成竹”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2
分)
A
.小明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
“
快乐英语
”
、
p>
“
英语
角
”
栏目主持,真让人佩服。
B
.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
攀登到
顶峰。
C
.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
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
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
饮恨败北。
D
.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
,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
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解析:
A
选项应该在主
持后面加
“
的职务
”
< br>,承担
......
的职务;
B
选项应改为
“尽管”;
C
选项中“问题”与“改善”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解
决”。故选
p>
D.
4
.下列文
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p>
(
2
分)
p>
A
.
《不求甚解》是邓拓的议论文作品,文
章主要是为了议论:
“
重要的书必
须常
常反复阅读
,
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即多次反复、虚心领会
.”
这个<
/p>
道理
B
.《谈
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
·
培根所写的著作
《随
笔》中的一篇文章。
C
p>
.《天净沙
·
秋思》《山坡羊
·
潼关怀古》《江城子
·
密
州出猎》都是元曲,
其中
“
天净沙
p>
”“
山坡羊
”“
江
城子
”
是曲牌,
“
秋思
”“
潼关怀古
” “
密州出猎
”
是题
目。<
/p>
D
.《简
·<
/p>
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
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
事。小说引人入
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
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
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
的妇女形象。
解析:
C
项中提及的《江城子
·
密州出猎》应该是宋词而不是元曲。
5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br> B
)(
2
分)
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
就是打不败他。”
。
p>
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一关,就别想在生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
面对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
< br>
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
人生在世,确实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
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
好每一关,我们
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
A.
B. C. D.
解析:
B
按照逻辑顺序排列。注意关联词语和句子之间的语意联系。
6
.
根据语
境,仿写画线句子。(
2
分)
生命是那园圃中的花,在争奇斗艳中绽放光彩;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马,在
纵横驰骋中彰显英姿。,
。
p>
解析:此题为开放题,答案略。形式上符合要求,
1
分;内容上符合语境,
1
分。注意两个例句的句式,总
体为"生命是……,在……中……",但是
字数是相同的,结构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写出
来的句子字数也要一样多,
结构也要一致。即“在……中”之后要用动宾短语。
如,我们可以写成“生命是那大海中的船,在乘风破浪中抒写辉煌。”
点
评: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如
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
写.
7
.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
分。(
6
分)
p>
(
1
)范仲淹在《渔家傲
< br>?
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
返的矛
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
(
2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
疾以“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
3
)苏轼
在《江城子
?
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
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4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
们学习过文天祥
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
心。
(
5<
/p>
)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杜牧曾发出“东风不与
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怀》中“千
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
叹。
(
6
)《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
本心
”
中的
“
此
”
指:为宫室之美而受之
;
为
妻妾之奉受之
;
为所
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二、古诗文
阅读(
16
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
6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p>
8
—
9
题。
p>
减字木兰花竞渡
[
宋
]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
/p>
8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3
分)
A.
此词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竟渡夺标
的热烈紧张
气氛。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
B.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
/p>
这一句,写各条龙舟上的人擂鼓欢呼,声
抵云霄,如同轰响的
p>
“
春雷
”
,震人心
魄。
C.
“震
”
字准确重现了万人雷动的场景,可见此时已有龙舟胜利抵达终点,
< br>因此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
D.
“金碧楼
”
与前面的
“
红旗
”
、
“
杨柳
”
、
“<
/p>
烟波
”
一起,在听觉上丰富了整个
场面。
“
第一归
”<
/p>
呼应了
“
竞渡
”
的主题,对首句的
“
飞出深深杨柳渚<
/p>
”
进行了完
美的收结。
< br>
解析:
D
选
项应该是在视觉上丰富了整个场面。
9
.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主说理
由。(
3
分)
有道理,<
/p>
“
冲
”
比
“
飞
”
好。
“
冲
”
字更能表现出在
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
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
“
竞渡
”
中的
“
竞
”
字,也
照应下文的
“
惊退万人争战气
”
的
“
争
”
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解析】此题考查
对字词的赏析能力。首先要能辨别两字之间不同的表现
力,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两个字分
别放在上下文中去体味推敲,看哪个字
更能符合全诗豪迈有气势的意境。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
1
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0<
/p>
—
1
3
题。
p>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
频立战
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
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
《汉书》授之曰:
“
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p>
”
公于是博览书史,
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10
p>
.请用“
/
”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
2
分)
登
辅
弼
书
史
策
配享
宗
庙
为
宋
名
将
登
辅
弼
/
书
史
策
/
配
享
宗
庙
/
为
宋
名
将
解析:使用
4
条以上
“/”
的,给
0
分;其他情况,对
1
处给
1
分。)
1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2
分)
A
.是时西边用兵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B
.常被发面铜具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
.士大夫翕然称之
往来翕忽
D
.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风力虽尚劲
解析:
< br>A
.
均指
“
这时
”
之意。
B
< br>.
名词用作动词,
面戴
/
名词作状语,
当面;
C
.
一
致
/
轻
快、敏捷;
D
.崇尚
/
还,依然。
12
.用现代汉
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
分)
(
1
)
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
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
(
2
)
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
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
p>
13
.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2
分)
因为狄青作战骁勇
(频立战功);博古通今(通究古今);辅佐朝政。(每
对
1<
/p>
处给
1
分。)
【参考译文】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
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他)经
常披散
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
武襄公见识高远,气
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
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
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
“
将领
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
”
武襄公从此
就广泛阅读
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
p>
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三、现代文阅读(
33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
1
4
分)
低调显境界
向贤彪
何谓低调,我理解就是走了大
运、干了大事,或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出
成就后,不忘乎所以、盛气凌人,不卖弄显摆
、大肆张扬,而是以平静淡
然的心情对待成功。
低调的人,是生活的智者,他们知道自身的渺小,他们收敛、含蓄,就像
大海
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但没有人能否认它的深邃;低调的人,是生活
的强者,他们相信付
出终有回报,所以他们蓄势待发,当一个目标实现以
后,又把目光投向下一个,总是比别
人抢占先机,获得更大的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知名人士
表现出低调做人的品格。三国时诸葛亮对蜀
国居功至伟,刘备本想以皇位相让,但诸葛亮
谨守属臣本分,低调做人,
而正是他的功成不居,让后人敬佩不已。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
业的奠基人,
是家喻户晓的科技大家。然而,他低调做人。当中央领导同志去看望他,<
/p>
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并号召全国所有科技工作者向他学习时,他却连连
< br>摆手说:
“
向我学习,不敢当!
”
钱老居功不自傲的品格,让我们读懂了一个
高级知识分子对人
生观的诠释。
先哲们都曾用隽永的语言来颂扬低调的品格。<
/p>
如:
“
谦谦君子,
卑以自牧也
”
、
“
< br>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
。低调谦恭,是个人成长的
“
加速器
”
——“若
升高必
自下,若除趋必自迩
”
;是人不
断前进的
“
稳定阀
”
< br>——“人能虚己以游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