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第一次作业
-
《文学概论》第一次作业
一、判断
1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复制,是人性和人格的投影。
(
)
2
、象征,是通过具体事物(象征物)直接地表现思想感情(象征义)
的一种语言写作技巧。
(
)
3
、艺术
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致的。
(
)
4
、作家的艺术经验在于长期积累,一旦成型就会固定下来,一成不变。
p>
5
、作者就是创作某一文学作品的作家本
人。
(
)
6
、文学
艺术在表现人类普遍情感的时候必须以独特的主观态度来表现。
(
)
7
、作家笔下的世界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进行重新创造的结果。
(
)
8
、所谓
直觉就是整体感知和体验对象所形成的意象。
(
)
9
、内心形象的孕育,意味着作家艺术构思使命的完成。
(
p>
)
10
、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故事时间,而叙述时间是隐性
的,读者需依靠理性和经验,
从故事时间中去体认。
(
)
11
、形象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
)
12
、
“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超
常的心理状态,
在其偶然性的表面现象中,
存在
着必然的因素。
(
)
13
、<
/p>
作家的艺术构思活动终止于艺术表现阶段,
艺术构思与艺术表现不
存在交错重叠的情况。
(
)
14
、<
/p>
在具体的象征中,
象征物直接进入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
,
它就是一个须臾不
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围绕着它来展开。<
/p>
(
)
15
、情
节是在故事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故事组织构造的结果。
(
)
16
、<
/p>
文学艺术创作过程自始至终都是用具体个别的形象来反映生活,
很
少有理性的分析和判
断。
(
)
17
、艺术想象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限制。
(
)
18
、随
着文学创作的不断尝试以及文学观念的逐步变化,情节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如情
节的淡化,内化等。
(
)
19
、<
/p>
整体象征并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
而是以作品自身的
形象体系暗示和隐喻
着观念或思想。
(
)
20
、
从故事发展线索而言,
从属事件
即使省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
但从
整个叙事
而言,它们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
)
21
、<
/p>
斯宾塞认为游戏和艺术都是人的过剩精力的宣泄,
是人在无现实功
利目的的心态下的一
种生命活动。
(
)
22
、作家的艺术经验在于长期积累,一旦成型就会固定下来,一成不变。
(
)
二、填空
1
、
关于文学的源泉问题,
历史上曾出现了三种主要的说法:
(
)
、
(
)
、
(
)
。
2
、叙事性作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写来塑造
人物形象的,
(
)
、
(
)
、
(
)
是叙事作品题材的三要素。
3
p>
、
、文学是以(
)
为媒介材料进行创作的一种艺术活动,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
特
殊要求,即(
)性、
(
)性和(
)性。
4
、
小说的叙事方式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叙述模式,它可以粗略地概括
为
(
)
、
(
)
、
(
)等三种。
5
、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共同发表过两篇文章阐述了自己对文学作品存
在的看法,这两篇文章是(
)
、
(
)
。
6
p>
、在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的命题中,现代批评家们称作者创造出来的
“作品”为
(
)
,称由读者参与创造而完成的作品为(
)
。
p>
7
、认为文学的本质存在于文学的接受史中的美学思潮是(
)
。
8
p>
、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作家特定的(
)
相联系的,充满了复杂性。
9
、想象在人类全部创造性的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创造
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
重要的方法之一,想象一般分为(
)和(
)两种。
10
、象征模式包括两个基本类型:
(
)的象征和(
)的象征。
11
、克罗奇把(
)作为艺术的存在方式,科林伍德把(
)作为艺术的存在
方式。
12
、作家从事文学创作时,
(
)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
/p>
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不
可或缺的基础。
三、单选
1
、
(
)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
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
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
)
A
故事
B
情节
C
叙事
D
布局
2
、
下列哪种说法不能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一命题的依据:
(
)
A
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B
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C
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D
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
3
p>
、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作家的艺术构思起始于一定的(
)
。
A
直接素材
B
创作冲动
C
形象孕育
D
体验生活
4
、
叙述者
=
人物的这种叙述视角又称
为
(
)
,
也就是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
的一
样多。
A
见证人视角
B
内焦点叙事
C
主人公视角
D
外视角
5
、
黑格尔说:
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周
围的事物时,
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
人必须认识
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
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
诗。
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从黑格尔的话中引申出来
:
(
)
A
人只有认识了自己和自己的处境才符合人区别于非人的属性
B
文学是展开人的价值的唯一的形式
C
文学使人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
D
文学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
< br>6
、提出
陶冶(净化)说
的是:
(
)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贺拉斯
7
、唐代刘知几讲:“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
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这段话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哪种特点
(
)
。
A
精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8
、有些小说家利用人物的记忆和内心活动,通过打乱时序的方法,重新组合,达到一种新
的美学目的。有人称之为“时间的歪曲”,或者称之为:
(
)
。
A
叙述时间
B
心理时间
C
物理时间
D
情节时间
9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这种观点认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