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代表作品
-
白居易代表作品
《放言五首》
(
其三
)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
【背景】
唐元和五年
(810)
,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
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
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
己的心情:
“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
何事奈吾何”
(
其一
)
,
“两回
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
(
其五
)
。过了五年,白居
易也被
贬为江州司马。
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
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
情的诗篇:
《
< br>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白居易在贬官途中,
风吹浪激,
感慨万千,
也写下五首
< br>《放言》
诗奉和。
白居易
(77
2
年~
846
年
)
,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人
(
今陕西渭南县附近
)
,生于唐代
p>
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
大夫
,
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
长庆年间
(821
年
-824
年
)
任杭
州刺史,宝历二年
(8
25
年
)
,调任苏州刺史,后任太子少
傅,因
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
< br>后卒于洛阳的香山。
《池上竹下作》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简析
]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
相传白居易十六
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
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
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
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
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
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
,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
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
二句“一岁一枯荣”
,进
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
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
四句
“野火烧不尽,
< br>春风吹又生”
,
一句写
“枯”<
/p>
,
一句写
“荣”
,
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
风一吹,
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
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
强
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用“侵
”
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
“古道”
“荒城”又点
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
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
弥漫原
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
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
写景抒情水乳交融,
意境
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
安,
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
顾况看了名字,
开玩笑说: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但当翻开诗卷
,读到这首诗中“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
“有才如此,
居亦何难
!
”<
/p>
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
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忆江南
(
其一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
忆江南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又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