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面试试讲教案—人教版数学(五下)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面试试讲教案—人教版数学
(
五下
)
课题一: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要求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
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
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一个,
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头各
一块,
沙一
堆;投影仪和
1
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
1
立方分米、
p>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
学生准备:<
/p>
12
个
1
立方厘
米的正方体学具。
教学重点
体积的含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
和正方体,
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
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
二、探索研究
1
.实验观察
观察(
1
)
:把一块石头放入有红色
水的玻璃杯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观察(
2
)
:
这只杯子里装
满了细沙,
现在把细沙倒出来放在一边,
取一块木块放入杯子<
/p>
里,再把刚才倒出来的沙装回到杯子里,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观察(
3
)
:在(
1
)中把石块换成小一点的,你观察到什么?为什么
?
图片观察:投影出示课本上的火柴盒、工具箱、水泥板,哪
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
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
解:
(
1
)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体积?(
2
)你能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
的体积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小?(
3
)做第
30
页的“做一做”
。
2
.教学体积单位。
(
1
)介绍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
2
)
1
立方米、
1
立方分数、
1
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1
立方厘米:①让学生拿出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
体并量出它的棱长。②看看我们身边的
什么的体积大约
1
立方厘米。
1
立方
分米:出示一个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我们生活中的
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
1
立方分米。
1
立方米:出示
1
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
1<
/p>
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我
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
1
立方米?
(
3
)建立表象,感知大小
投影显示第
36
页的第
2
题,让学生口答。
3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投
影显示第
31
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说。
三、课堂实践
1
p>
、做练习七的第
1
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
12
个小正方体先摆后说。
2
、做练习七的第
3
题
,学生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课题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体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大块橡皮泥;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
24
块;投影仪。
p>
学
生准备: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12
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
、常
用的体积单位有:
、
、
。
3
p>
、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
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师:
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
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那么怎样
计算
任意一个长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
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
.小组学习
------
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出示:一块长
4
厘米、宽
3
厘米、高
2
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
1
厘米的小正方体
。
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
,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实验:
师生都
拿出准备好的
12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
按第
32
页的第
(
1
)
题摆好。
观察结果:
(
1
)摆成了一个什么?
(
2
)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p>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
431
含体积单位数:
4
×
3
×
1=12
(个)
体积:
4
p>
×
3
×
1=12<
/p>
(立方厘米)
(
3
)它含有多少个
1
立方厘米?
(
4
)它的体积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
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
2
层,再看:
(
1
)摆成
了一个什么?
(
2
< br>)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
3
)它含有多少个
1
立方厘米?
p>
(
4
)它的体积
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
/p>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
p>
用字母表示:
V
=
a
×
p>
b
×
h=abh
应用:出示例
1
,让学生独立解答。
2
.小组学习——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思考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
结论: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
×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
V=a3
说明:
p>
a
×
a
×
a
可以写成
a3
,读作
:
a
的立方。
应用:出示例
2
,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
.做第
34
页的“做一做”的第
1
题。
(
1
)先让
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
2
)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
3
)集体订正。
2
、做第
33
页的“做一做
”的第
2
题。
3
、做练习七的第
4
、
6
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
5
、
7
题。
课题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教学要求
在理解底面积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
提高学生综合
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
教学重点
理解底面积。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指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
、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投影显示)
2
、填空。
(
1
)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
2
)长方体的体积
=
。
(
3
)正方体的体积
=
。
p>
二、探索研究
1
.观察。
(
1
)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
棱长×棱长”各表示什
么?(将复习题中的图用投影显示出“底面积”
< br>)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
=
p>
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棱长
2
.思考。
(
1
)这条棱长实际上是特殊的什么?
(
2
)正方体的体
积公式又可以写成什么?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p>
=
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V = sh
三、课堂实践
1
.做第
35
页的“做一做”的第
1
题。学生独立做后,学生讲评。
2<
/p>
.做第
35
页的“做一做”的第
2
题。
首先帮助学生
理解:
什么是横截面;
把这根木料竖起来实际上就是什么?再让
学生做后
学生讲评。
3
.做练习七的第
9
题,学生独立解答,老师个别辅导
,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