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词解释全新

萌到你眼炸
837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18: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罗凯楠)


1


、人物再现法



它是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


等再现方 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人间喜剧》中 的再现人物共有


400


多个,散见在


7 5


部作品之中。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既将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

< br>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2


、社会问题剧


1868



1891


年,挪威剧作 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


9


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


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


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


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


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 p>


3


、自然派



是俄国


19


世纪


40< /p>



50


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 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


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 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


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 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


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 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


是自然派作家。



4


、多余人



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



他们受过 启蒙思想的影


响,不满现实,但贵族生活方式使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最终一事无成。成 为“永远不会


站在政府方面”,


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 面”的“多余人”;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


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


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5


、托尔斯泰主义


< br>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人民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它的基本内容是


“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托尔斯


泰主义是空想的,客观上有麻醉人民、阻碍革命发展的消极作用,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快


要到来时人民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的出发点是伟大的。



6


、冰山原则



是指美国作家海明威独特的叙事艺术。


1932


年,



他在《午后之死》一书中指出,作


家必须要有 丰富的生活与感情基础,



创作力求做到含蓄简约,

< p>
作品应该像在大海中庄严宏


伟地移动的冰山一样,



“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样,读者自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


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



7



未来主义



发端于意大利,随后传播到俄、法、英、


德诸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派别,主要成员


有意大利作家马利涅蒂、



帕拉泽斯基和俄国马雅可夫斯基等。未来主义着力表现运动感,



歌颂进取性的运动、速度的美、机器文明和城市的动乱生活,肯定战争、暴 力、



恐怖,


借助幻象表现生活。



8


、黑色幽默



当代美国文学中的重要流派,



196 5•


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辑印小说片断集


《黑色幽默》


而得名,又云黑色喜剧、



病态幽默

< p>
0


。此派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往往通过冷嘲热

讽、



玩世不恭的态度,通过残酷而荒诞的寓言式艺术形象 来鞭挞社会,



把滑稽幽默与崇


高严肃 、喜剧与悲剧、顺序与错乱交错迭印,组成一体,



从强烈对比 中揭露现实。主要作


家有海勒、品钦、巴思和巴塞尔姆。



9



意识流小说:于


20


世纪初兴起于四方影响及世界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一般着重表现人


物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为主要特征。


代表作家有乔伊斯、伍尔芙、



普鲁斯特、福克纳等 。


40


年代后,纯粹的意识流小说已不


复存在,但其写作技巧已渗透进后来的各种创作中。



10



象征主义:


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 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


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在西欧的文学史上,


19


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

< br>称前期象征主义,


以与


20


世纪 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象征主义重视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内


心感 受,注重联想、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手法。代表诗人有兰


波、 魏尔伦、马拉美。



11


< p>
前象征主义︰


19


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 派。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


尔伦、


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


《应和》


首次提出着名的象 征主义“应和”


论。后象征主义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

< br>20


年代达到高潮,


40


年代接


近尾,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它的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


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


应。



12


、表现主义 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是


20


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 际性文学运动。表


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领域 ,其中戏剧和诗歌的成就


最为突出。表现主义文学


,

< p>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怪诞、诡异的特色。具有原创性、开拓性。是一种反


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表现主义诗歌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的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

< p>
情。初期的抒情诗形式自由、句子简短、节奏鲜明、往往以音响引起联想,不受句法约束。现主义的 基


本特征


:


要求表现事物存在的本质 ,要求突破人的行为和人处的环境的描写而结实人的灵魂。



1 3


、卡夫卡式:卡夫卡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内心状态和幻像的一种记录。他常常描


写人物内心的幻想和怪诞,用支离破碎的荒诞画面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深层心理骚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