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分析比较

玛丽莲梦兔
545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19: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谁说)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分析比较



随着高中生物课 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不同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相继投


入使用,

< br>供各地学校选用,


目前已经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0XX


年初审通


过的新教材有五个版本,从教材的编写来看 ,各个版本的教材各具精彩和创意。在


河南省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教材是人教版(朱正威 、赵占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



江苏教版


(汪忠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是人教版之外使用较为广泛的


一种版本,在河南省有平顶山市、新乡市、周口市 、信阳市等几个市使用。本文试


从两种版本教材知识内容体系的编排、具体知识内容的选 择、学习方法的设计和在


高考中的作用差别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 br>


1


教材知识内容体系的编排



新课标的教材知识内容编写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生物学以生命的基

< p>
本特征为框架来整理和概括生物科学事实,这样虽然容易被理解,但是科学事实本

< br>身和若干科学事实的简单堆砌毕竟还不等于科学。


因此新课标教材调整了编写思路 ,


依据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其核心是追求课程内容结构化,而生物学科的内


容包括由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理论体系,及其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 p>
因此,生物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也可以根据学科思想和方法

< br>建构,两者各有其合理性。在新教材的编写中各个模块都兼顾了知识理论体系和科


学思想方法。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在教材编写体例方面和教材栏目设计方面各具特


点。< /p>



1.1


教材编写体例的比较



教材



章编排体例



章题名→引言→题图→第一节


人教版



→第二节→……→本章小结→自我


检测题



章题名→引言→题图→各节题


目录→第一节→第二节→……



节编排体例



问题探讨→本节聚焦→正


文→练习→课外阅读资料



学习目标→导言→正文→


继续探究→拓展视野→走进职

< br>业(或无)



苏教版



在章编排体例中,人教版在每章最后增加了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题,更好反馈

学生学习情况。苏教版在每章引言和题图后将各节题目以目录形式呈现,以利于学


生 对本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在节编排体例中,人教版在每节开 始以问题探讨这一环节引入本节内容,使学


生更快进入情景。苏教版则是以学习目标的形 式使学生明确本节重点。



1.2


教材栏目设计的比较



高中生物教材设 计时将内容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来,人教版和苏教版设计了很多


不同的栏目。




1


< br>人教版教材内容共分


13


个栏目,


分别属于探究学习和反馈拓展两个板块。






探究学习板块



问题探讨



本节聚焦



旁栏思考(相关信息



想象空间



旁栏思考


题)



知识内容(思考与讨论



技能训练



资料


搜集和分析



探究



调查



实验



制作



建构模型



课外实践)




反馈拓展板块




课后练习



本章小结




网站登录



自我检测




科学史话



科学前沿



科学家的故事



与生物相关的职业



科学·技术·社会



⑴问题探讨栏目







创设学 习情境,


促使学生在更高水平上改变学习方式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⑵本节聚焦栏目







以问题 形式让学生明确本节核心问题,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⑶旁栏思考栏目







这个栏 目分为相关信息、想象空间和旁栏思考题三个子栏目。可以活跃学


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想 象力,充分挖掘相关问题。



⑷知识内容栏目







本栏目 分为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资料搜集和分析、探究、调查、实验、


制作、建构模型和课 外实践九个子栏目。透过各种形式的子栏目将不同知识内容以


不同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 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强化探究


性学习和动手能力。



类型



思考与讨论



探究



特点



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让学生自行制定探究方


能力目标侧重点



培养思维能力



全面提高科学探究能< /p>


案,自主探究的空间大



技能训练



就科学探究的某一环节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资料搜集和分析



让学生搜集资料





训练过程技能



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


能力



调查



提出要求和提示,


让学生


到自然界或社会中进行调查



培养调查能力



实验



说明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培养操作技能和观察


能力



制作



建构模型



动手制作模型



学生动手动脑建构模型



培养动手能力



领悟和运用建构模型


的方法



课外实践



⑸课后练习栏目



提出课外实践的方向



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练习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⑹本章小结栏目







通过对该章的知识要点归纳,在于帮助学生进行本章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⑺网站登录栏目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利用互联网途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⑻自我检测栏目







通过典型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新知识,在拓展视野的同时,活跃学生

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生命本质的关注。



⑼科学史话栏目







介绍生物科学发展历史,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⑽科学前沿栏目







介绍某 些生物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现以及生物学热点进展,以及生物科


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 关系。



⑾科学家的故事栏目







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故事,发现科学家身上的优秀精神和宝贵品质。



⑿与生物相关的职业栏目



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生物学职业,从而进行一定的职业指导。




⒀科学·技术·社会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深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2



苏教版教材内容共分


12


个栏目,


分别属于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两个板块。





自主学习板块



回眸历史



积极思维



边做边学



课题研究



放眼社会



评价指南




自我发展板块



历史长河



知识海洋



继续探究



拓展视野



走近职业



研究性学习



⑴回眸历史栏目







让学生 回眸生物科学发展史,了解科学家们的丰功伟绩和艰辛工作,知道


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 要事件。



⑵积极思维栏目







引导学生通过应用概念、理解图表、建构模型、信息处理等思维过程,自

主学习新知识。




⑶边做边学栏目







让学生 在



做中学



,即通过验证性实验、制作、调查、观察等操作活动学


习新知识。



⑷课题研究栏目







让学生 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与实验,交


流与合作,结论与反思 等。




⑸放眼社会栏目







让学生理解和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⑹评价指南栏目







让学通 过练习与思考恰当地自我评价,并通过自我矫正达到课程目标的基


本要求。



⑺历史长河栏目







介绍某 些生物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过程。仅供教师选讲、学生选学。



⑻知识海洋栏目







介绍某 些生物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现状。仅供教师选讲、学生选学。



⑼继续探究栏目







强化探究能力,紧密联系社会与生活实际。



⑽拓展视野栏目







介绍生 物科学热点进展,以及生物科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⑾走进职业栏目










进行一定的职业指导,包括进行创业指导。



⑿研究性学习栏目










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仅供教师选择、学生选作。



2


具体知识内容的选择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都是根据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编写的


,


其 知识内


容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


但在探究 性活动,


旁栏思考,


教材习题,


教材插 图,


课外读资


料,生物学事实的时间、名称、外文注释等方面都 存在着一些差异。



2.1


探究性活动



对两个版本教材中探究性 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中探究


活动分为


“ 实验”



“建构模型”



“探究”



“调查”



探究性实验接近于


40%



其中


“技


能训练”是人教版特有的栏目设置。苏教版教 材中探究性活动分为“边做边学”和


“课题研究”


< p>
每一节后面还设置了


“继续探究”


栏目,


探究性实验所占的比例更多。


虽然两个版本教材的探究性实验在数量与比 例上有所差距,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教材


中对探究性实验的重视。除了具体探究性实验外, 几乎每章、节的内容都是以学生


探讨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通过探究活动的设置和开 展,使学生亲历思考和探


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其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发掘 知识,使学生在探


讨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对于学生 终身的发展


是大有裨益的。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


人教版



苏教版



观察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固 定装


分裂;



片;



模拟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


程;



变化的模型;



制作

< br>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环境 中化学物质对染色体结


构变异的影响;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