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课本黑体字总汇
-
高中生物知识点精编
必修
1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
1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
担者。
4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
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
要的作用。
5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
、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叫做自由水。
9
、细胞中大多数无
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
、细
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
、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
、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
的生物膜系统。
13
、细胞核控制
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
、细胞
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
p>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p>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
/p>
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 br>17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
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
质。
21
、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
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
、
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
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
1
24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
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
能量,生成许多
ATP
的过程。
<
/p>
25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
26
、吸收光能的四种色
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27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
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8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
/p>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9
、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
/p>
阶段。
30
、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
应阶段。
31
、细胞表面积与
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32
、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
< br>过程。
33
、连续分裂的细
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4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
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
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p>
35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
的潜能。
36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
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37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
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必修
2
1
、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p>
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不相融合;
< br>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自由
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
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
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
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
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
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 br>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叫一个四
分
体。
5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
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6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
细胞。
2
7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8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
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
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
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9
、
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
10
、有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1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 br>DNA
,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
12
、
DNA
分子是以
4
种脱氧核苷
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
4
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
A
、
T
、
C
、
G
四种碱基。
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
旋。
腺嘌呤(
A
< br>)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
T
)的量;鸟嘌呤(
G
)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
C
< br>)的量。
DNA
中,
A
一定与
T
配对,<
/p>
G
一定与
C
配对
。这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3
、
DNA
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复制需要模板、
原料、
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
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
进行。
14
、遗传信息蕴藏在
4
种碱基的
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
分子的
多
样性,
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
又
构成了每一个
DNA
分子的特异性;
D
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
DNA
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
15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p>
片段。
16
、
RNA
是在细胞核中,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17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
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
程叫做翻译。
18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9
、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0
、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
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1
、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
变在生物界
中是普遍存在的。
22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23
、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p>
24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
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5
、染色体
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性
状的
变异。
26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
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
染色体数目以染色
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