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提纲
-2018假期
八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提纲
◆第一次作文
:
珍藏的记忆
一、选好事例
1
、
p>
珍藏它是因为那件事太有意义了,
难忘它是因为那件事太让你感动了
。
一个浅浅的微笑,
一次无言的挥手,一个蹒跚的背影……都能
让人感动不已。这微笑、这挥手、
这背影……请
你仔细口味吧,
它对你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它引发出的你的情感就在其中。
2
、注意事项
:
(
p>
1
)事情叙述要具体,抒发感情要真切,避免毫无真情的空话、套话
。
(
2
)叙
事要完整,
表述过程中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
3
)
p>
避免平铺直叙,语言表述要尽量生动。
最好能够围绕中心穿插适当的
抒情或议论,写
出内心感受。
p>
(
4
)写出生活情景。此类文章最忌讳生编
乱造,能够写出生活情景才能感人。
二、题目: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要求:
1
、最好写成一篇记叙性的散文。
2
、内容要具体,中心要明确,力求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
、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
第二次作文
[
放飞想象的翅膀,绽放情感的心花
]
本次作文题目训练,让学生分析,
思考,口头作文,再书面写作。
一、作文
1
、学生
听音乐《春天在哪里》,以“春天,让我看到什么或春天让我听到什么或春天
让我想到什
么”的句式开头,写几句话。
2
、一些春天所特有的景物,如小草
、花……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自由发表看
法及抒发感情)。
3
、想象
和抒情、议论是写“虚”必具的三种能力。
常见方法有:
A
合理想象
B
直抒胸臆
C
在叙述、描写中抒情
D
在叙述、描写或说明中
表明看法
4
、以《
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合理展开想象,进行抒情、议论。
2
、字数
600
字左右。
◆第三次作文
[安排顺序巧
说明思路清]
一、要点梳理
p>
1
.回顾《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总说和分说)
2
.分说
有哪些不同的说明顺序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
3
.四段例文:
(
1
p>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
120
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
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
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
一
会
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
18O
度的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
空中滑翔几分钟。
那么,
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
行本领呢?原来,
燕子的身躯成流线型,
两只翅膀
既窄又长,每秒种可以振动
ZO
次,它们的尾巴几乎
是整个身躯长度的
1
/
3
,这些对飞行
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
2O
克,堪称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
2
p>
)被人们称为京九铁路龙头的北京西客站,建筑面积比老北京站整整大
6
倍。整
个车站平面呈工字形布局,南北开口,上进下出,高
架候车。地下大厅宽
86
米,长
217
米,
贯通南北,
连接上下,是旅客进出
站和换乘铁路与地铁的主通道,
车站中央有四个层面,上
层为高
架候车站,
旅客可以从南北站房的中央大厅进站,
乘自动扶梯到
上层高架候车厅,
通
过
18
.
8
米的高大通廊进入分布在两侧的
6
个候车厅。
(
p>
3
)古浪地处温带,属大陆性气候。春天多沙尘暴天气,夏天炎热,
秋天多阴雨天气,
冬天严寒干燥。
(
p>
4
)某洗发露的用法:充分湿润头发,加以适量洗发露轻揉,然后用
清水彻底洗净。
(
1
)这四段文字在分说时分别用了什么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程序顺序)。
(
2
p>
)谈谈每一种说明方法在例文中的具体运用。
明确:第一段文字,第
1
部分先写“燕子善飞”这一特征,第
2
部分回答了“燕子为
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这样由果索因,是
逻辑顺序。
p>
第二段文字,
分说北京西客站时,
从南北写
到了车站中央,
车站中央的四个层面又从
下写到上。是按空间顺
序来写的。
p>
第三段文字,写古浪的气候特征时,从春说到冬,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四段文字,说明洗发露的用法,
是按操作步骤写的,是程序顺序。
三、延伸生活:
1
< br>、写什么?查阅有关科技成果网络及书刊资料,写自已最想说明的事物。
2
、怎么写?根据资料,确定说明目的,恰当安排说明顺序,确定哪些
详写?哪些略写?
3
、写作要求:以
一项科技成果为说明对象,完成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说明文。
◆第四次作文
叙事类文体
p>
通过对传统节日
“中秋“的追源及探究,
了
解蕴藏在背后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探寻日常
生活背后的学问。并
学习话题作文的立意,讨论立意,提高立意能力。
一、<
/p>
“中秋”
是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节日,
从
小到大,
我们和亲人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
丰富的民俗文化,凝
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中秋”,描写“中秋”。
二、追源探究:
中秋是
个古老的话题,
你能说说有关描写中秋的诗句和名篇吗?你能说说有关中秋的传
说、对联吗?
三、
赏析佳作《圆桌•圆月》,思考问题:立意,也就是确立中心,有什么要求呢?
《圆桌•圆月》
老家有一张圆桌,以前我们一家总围着它共进晚餐。
p>
每年中秋,
我们便把它抬到四楼的露天阳台祭月,
< br>等香柱烧完,
一家人便围在圆圆的桌
子旁,吃着圆圆的月
饼、尝着圆圆的月糕、赏着圆圆的月亮……那时,感
觉一切都是圆的,总有完美无缺的感觉。
p>
前几年,父亲将我送到深圳读书,寄居在姑姑家,老家圆圆的桌子旁缺出一个空位。每
逢佳节,
我总会想起一家人围着圆圆桌子的情景,
那份美的感觉……前两年,
老爸又将生意
转向广州,
也很少回家,
桌子多了两个空位。
接着妈妈和
家人都去了广州。
家乡那张圆圆的
桌子平时便没有人围着,回想
起来,也有五年没跟家
人过中秋了,只有新年那十几天时间,家人才可以围着它团圆。
p>
越来越留恋那张圆桌,便迫切地想什么时候又可以又像以前一样一家人围着桌子过节。
中秋夜,我们在深圳也像在家乡那样祭月,望着圆
圆的月亮,电话里传来妈妈的声音:
“你们有没有祭月?”
“有,令晚的月好国,妈,你们那边呢?”
p>
“傻孩子,
也一样,
都是同一个月亮嘛。<
/p>
……换了新学校离家远吗?骑单车要小心,早
上有没有吃早餐…<
/p>
梦是圆的,
月是圆的,思念是圆的。
月圆要经过慢的自圆其形的过程,
圆
月被云挡住,
要经过云渐渐散去重现圆月的过程。
唤,我明白,我会等待……等待一家人围着圆桌赏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