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初中文言文读本

萌到你眼炸
837次浏览
2021年02月22日 23: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考专项计划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永恒)



新编初中文言文读本



1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媪曰:



欲做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磨针溪,


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


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


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 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


妇人 在干什么。老妇人说:



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


就回去把自己 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2


.画龙点睛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 于壁,不点睛。每曰:



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因点其


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 睛者皆在。



张僧繇在南京安乐寺,在墙上画了四条龙,没有点 眼睛,常常说,点上眼睛就飞了,人认为


他说狂诞的话,于是他就点了其中的一条,一会 儿,



雷电打破墙,一条龙乘云飞走了,没

有点睛的都还在。




3


.黄香事亲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①。年 方九岁,知事亲之理②。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


帐,


令 枕席清凉,


蚊蝇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


至于冬日严寒,


则以身暖其亲之衾(


qīn


③,


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赞曰④



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叫黄香,是江夏人。当时年 纪正好九岁,他知道侍奉父母


的道理。


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 ,


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


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


把吸人


血的小虫扇开,


侍候父母好好睡觉;


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


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的被子

< br>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名扬京城,号称


< br>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4


.吴猛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 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


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 。爱亲之心至矣。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


血饱,免使噬亲人。





晋朝人吴猛 ,当时八岁,伺候父母极其孝顺。他的家境贫寒,睡觉的地方没有蚊帐。每


到夏天的晚上 ,很多蚊子咬皮肤,吴猛让蚊子随意地咬自己,吸血吃饱。虽然蚊子很多,却


不驱散,惟 恐蚊子飞离自己去咬父母。爱护父母之心无微不至。



有诗说: 夏天的晚上没有


蚊帐,


很多蚊子咬,


却 不肯驱蚊。


让它随意地咬自己,


吸血吃饱,

免得飞到父母那里咬亲人。




5


.鹿乳奉亲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 双目俱患,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


中,


取 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郯子具以情告,

< br>以免。


诗曰:


亲老思鹿乳,


身披 褐毛皮。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性格极孝顺。


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病,想吃


鹿乳。


郯子穿上 了鹿皮,


往深山走去,


混进鹿群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


猎人发现要射杀他时,


他仔细把实情告诉了猎人,


猎人才没有射他。


有诗说:


父母亲老人想吃鹿乳,

< p>
郯子身披鹿皮


想混入鹿群取鹿乳。如果不是高声说话,从山中回来时带着箭 伤。




6


.朱寿昌弃官寻母



1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再适。母子不相 见者五十年。宋神宗朝,弃


官入秦,与家人诀,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 年七十余矣。





宋朝的朱寿昌,当时


7


岁,他的生母刘氏遭到正妻妒忌 ,再次出嫁。母子骨肉分离,五


十年未能相见。


宋神宗当朝时,


他辞掉官职去陕西寻找母亲。


他告知家人自己的决定,


临行


发誓:



找不到母 亲,我今生今世绝不回家。



后来,他在同州找到母亲,这时母 亲已经


70


多岁了。




7


.韦丹放鼋





韦丹少在洛阳,尝至中桥,见 数百人喧集水滨,乃渔者网得大鼋,系之桥柱。丹不忍,


问曰:



几钱可赎?



曰:

< br>“


五千。



丹曰:



吾驴直三千,可乎?



于 是与之,韦丹放鼋于水,


徒步而归。



韦丹年轻时在洛阳,


曾经到了中桥,


看见好几百人在河边喧闹,


原来是一个渔夫用网捉住了


一只大龟,


把它绑在桥柱上。


韦丹看了于心不忍,



(渔夫)



要多少钱可以买它?回答说,

五千。韦丹说,我的驴值三千,可以交换吗?渔夫就答应了他,韦丹就把龟放回水中,自己

< br>步行回去了。




8


.范元琰为人





范元琰,吴郡钱塘人也。及长 好学,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见人盗其


菘,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 对。母问盗者为谁,答曰:



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


名,愿不泄也。



于是母子秘之。





范元琰,南 朝时吴郡钱塘人。等他长大喜欢学习,没有以自己的长处而看不起别人。元


琰家中很贫困 ,


仅靠种菜维持生活。


曾经发现有人正在偷他家的白菜。


元琰急忙退回了家中。


母亲问他原因,元琰把刚才看到的事情告诉了母 亲。母亲问偷菜的人是谁,元琰说:



我之

所以退回来,


就是怕偷菜的那个人感到羞耻,


我告诉您他的 名字,


希望您不要泄露给他人啊!



母 子保守这个秘密。




9


.陆绩怀桔





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 。术出桔,绩怀桔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



陆郎作


宾客而怀桔乎?



绩跪答曰:



欲归遗母。



术大奇之。





陆 绩当时六岁,去九江拜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陆绩放了三个橘子在胸中,回去时,


拜辞 袁术。三个橘子跌到地上。袁术说:



陆郎你来做客人,怎么胸 中藏了橘子。



陆绩便双


膝跪在地上回 答:



想回去给母亲吃。袁术大大的惊奇。



10


.邴原泣学


邴(


b


ǐ


ng

)原少孤


(1)


,数岁时过


(2)


书舍


(3)


而泣


(4)


。师曰:



童子何

< p>
(5)


泣?



原曰:凡得 学


者,有亲也。一则羡


(16)


其不孤 ,二则慕


(7)



(8)



(9)


学,中心


(10)



(11)



(12)


,故


(13)


泣耳。



师恻(



)然


(15)


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邴原小时侯就是孤儿,(只有)几岁时,(每次)经过书塾就哭了, 老师问他说:



孩子,


你为什么哭泣?



邴原答道:



凡是能够学习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


父母,二来羡慕他们能够 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哭泣。



老师怜悯地说:

< p>


你想读书就来


吧,不收学费。

< br>”




11


.桓荣勤学有获



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


< p>
但自苦气力,何时复


2




施用乎?



荣 笑而不应。及为太常


,


元卿恨曰;



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当初恒 荣遭遇非常事变,


与同族的恒元卿一样处于饥渴困顿之中,


但恒 荣勤学不止,


元卿讥


笑恒荣说:



你只不过是白费气力罢了,什么时候能再用上啊!



恒荣笑着不回应他。等到他


做了太常,


元卿感叹道:< /p>



我就象农家人一样目光短浅,


哪里能料 到学习能有这样的好处呀!





12


.割席分坐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 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


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 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 p>




< p>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


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

< p>
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


是我的朋友了。




13



< p>
圣小儿



祖莹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 ;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


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 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


甚盛,内外亲属呼为



圣小儿







祖莹八岁能够背 诵《诗》、《书》,迷恋读书,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禁止他,但是


不能够使他停下来 读书,他经常偷偷地在灰堆中藏着蜡烛,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


点燃蜡烛读书, 用他的衣服遮盖窗户,害怕漏光,被家里人发觉,于是他名声大振,里里外


外的亲属都叫 他圣小儿。




14


.羔羊救母





邠州屠者安姓家,有牝羊并羔 。一日欲割其母,方缚上架,其羔忽向安双跪前膝,两目


涕零。安惊异良久,遂致刀于地 ,去呼童稚,共事宰。乃回,遽失刀。乃为羔衔之,致墙根


下,而卧其上。屠遍索方觉, 遂并释之,放生焉。(《虞初新志》)





邠州有一姓安的屠户,家中养了一头母羊和一头小羊。有一 天,屠户要把把母羊宰杀,


刚刚捆绑在架子上,羔羊忽然向屠户双膝跪求,两眼流泪。安 屠户为此竟震惊了许多时间,


于是把刀放在地上,


去请一儿童来 相帮他一起宰杀,


等他回来,


屠刀竟不见了。

< br>原来是羔羊


用口拖弋到墙根,


藏在肚底下。


安屠户多次寻找方才发现,


便连忙放下屠刀,


于是解 开捆绑


母羊的绳索,同羔羊一起放生。




15


.蔡磷还亡友财





蔡磷,吴县人。重诺责①。有 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


归之。愕然不受,曰:



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



券在心,不在 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④而致之。





蔡磷,吴县人。


(



)


重视诺 言和责任。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字


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 。蔡勉旃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


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 接受,说道:



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


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



蔡勉旃笑着说:



字据是在心里,不


是在纸上。你的父亲知道我人品,所以不告诉你。


最终用车子把千两白银送还给他。




16


.诸葛恪得驴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 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


3




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



乞请笔益两字。



因听与笔 。恪续其下曰:




驴。



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诸葛恪字元逊,是诸葛瑾的大 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


孙权召集大臣们,


差人牵一头驴来,


在驴的脸上挂一张纸写上:


诸葛子 瑜。


诸葛恪跪下来说:



请给我笔,< /p>


增加两个字。



于是任凭给他笔。


诸葛恪接下去写到:



的驴。



在场的人都笑了。


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p>



17


.杨修啖酪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



盖头 上题





字 ,以示众。众莫之解。次至杨修,修便


啖,曰:



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





有人进贡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 酪,


曹操吃了一点,


在杯盖上写了一个





字,


给 大家看,


没人看懂是什么意思。轮到杨修的时候,他就吃了一口,说:

< br>“


主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有


什么好怀疑呢?

< p>




18


.兽面人心





负责水道运输的高官施世纶, 面容相当丑陋,人们给他起了外号叫



缺不全

< br>”


。他刚任县


令,去拜见上司,上司忍不住掩口发笑,他 不紧不慢的说:



你是因为我的相貌丑吗?人的


面孔野兽心肠,才是可恶的。象我这样的野兽的面孔人的心肠,有什么不好吗?





19


.黄公格虎





安期生得道于之罘之山,


持赤刀以役虎。


左右指使,


进退如役小儿。


东海黄公见而慕之,


谓其神灵在刀焉,窃而佩之。行遇虎于路, 出刀以格之,弗胜,为虎所食。





安期生在之罘的山上修炼道家,拿着赤色的刀指挥老虎。左右指挥老虎,就像指使小孩< /p>


一样进退



。东海的黄公见了很羡慕他, 认为他之所以那么神是因为那把刀,偷来佩带。在


路上遇上老虎,拔出刀用来与它格斗, 没打赢,被老虎所吃。




20


.文徽明习字





文徵


(zhēng)


明临①写《千字文》,日(


2

< br>)以十本为率(


3


),书


(4)



(5)


大进


(6)


。平


生于(


7

< br>)书


(18)


,未尝


(9)


苟且


(10)


,或


(11)


答人简札


(12)


,少


(13)


不当意,必再三易


(14)


之不厌


(15)


,故


( 16)


愈老而愈益


(17)


精妙。(选 自《书林纪事》)





文徵明临贴写


《千字文》


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


书法就迅速进步。


他平生对于写字 ,


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


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


必定会不厌其烦地修改它到满


意为止。 因此,他越到老,书法越精致巧妙。




21


.黄琬巧对太后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


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


在旁,


曰:



何不言日 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


即以其言 应诏,而深奇爱之。





黄琬小时候聪明,


祖父黄琼做魏郡太守。


建和 元年正月发生日食。


京城看不见日食情况,


黄琼把情况告诉皇上 。


皇太后下达命令问他太阳被吃掉的情况。


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 太后不


知道的情况。黄琬当时


7


岁,在 旁边说:



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

< p>


黄琼大


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认为 极其与众不同而喜爱他。





22


.朱晖退贼


朱晖早孤,


有胆气。


年十三,


道遇 群贼,


白刃劫诸妇女,


掠夺衣服。


众皆 惊惶,


伏地莫敢动。


4


-高考专项计划


-高考专项计划


-高考专项计划


-高考专项计划


-高考专项计划


-高考专项计划


-高考专项计划


-高考专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