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赵公救灾记完美版
-五月英语
越州赵公救灾记
江苏省淮州中学
杨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掌握
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2
p>
、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
.朗读
点拨、引导赏析、感悟、理解、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做人的可贵
品质。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
掌握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2
、
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以历
史上的那些清正廉洁著名人物导入。
2
、以将琐事写得详略得当、富有条
理的文章导入。
二、了解作者。
曾巩
(1019
—
1083)
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 br>,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北宋
散文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
(1057
年
)
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
与兄长曾布一道
,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
而警敏,不
类童子”
,而且记忆力超群,
“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
。
嘉祐二年
(10
57
年
)
,
3
9
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
史馆
书籍,
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
熙
宁二年
(1069
年
)
先后在齐、
襄、洪、福、
明、亳等州任知州,
颇有政声。元丰三年
(1080
年
)
,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
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
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
。
曾巩在政治舞台上
的表现并不算是
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
曾巩为文主张是接近欧阳修的。先道而后文,但比欧阳修更侧
重于道。文章写得自然淳
朴,自成一家。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与欧
阳修近似。其次,曾巩文章
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曳之姿,纵横开合,有如韩愈。赠序
之文,尤有特点。代表作有《战
国策目录序》
、
《宜黄县学记》
、
《墨池记》等。
三、初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1
、学生结合注释了解文本大意。明
确文章的中心事件。
明确:救灾。
2
、理清文本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分
条概括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
1
——
1
)
:写灾前准备。
第二部分(
2
——
3
)
:写救灾措施。
第三部分(
4
——
5
)
:写赵公救灾中的品德和救灾措施的意义。
第四部分(
6
——
6
)
:交代写作缘由。
四、细读文本,问题探讨。
(一)
、研读第一部分,探讨以下问
题。
1
、自由读文本质疑,师生共同解答,突出重点字词句。
(
1
p>
)重要字词。
前民之未饥
为书问属县
灾所被者几乡
当廪于官者几人
可僦民
僧道士食之羡粟
其几具存
谨其备
(
2
)重要句子
.
1
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
2
僧道士
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3
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2
、
p>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救灾,而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救灾,却从救灾之前开始写起,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
1
)对人
物进行总体勾画,给读者以总的印象,突出人物品德:遇事从容、严谨精细,
具有远见卓
识。同时,从接连七问中也看到了赵公的忧心如焚。
(
2
)使救
灾的记叙更加完整。
3
、齐读第一部分,再次感受人物品格。
(二)
、
研读第二部分,探讨以下问题。
1
、自由读文本质疑,师生共同解答,突出重点字词句。
(
1
)重要字词。
故事
佐其费
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
计官为不足用也
寓于境
有是具也
为病坊
处疾病之无归者
属以视医药饮食
令无失所恃
使在处随收瘗之
(
2
p>
)重要句子。
1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
其费。
2
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
3
计官为
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2
、第二、三节分别写了哪两件事?
明确:救饥和救疫。
3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赵公从哪些方面去安排救饥工作的。从中我
们可以看到一个怎么
样的赵公?
明确:
工作安排:
救饥:
(
1
)忧领粮秩序混乱——男女分开
(
2
p>
)忧百姓流亡——广设救济点
(
3
)忧官
吏不够——聘离职官员
(
4
)虑能自食者——令富人开仓
(
< br>5
)虑需举债者——令富人放债
救疫:
(
1
)忧疾病无归者——为病坊,属人照顾
(
2
)忧死无葬者——就地安葬
形象:严谨周密、细致深入的工作作风和忧民爱民的品格。
4
、
第二部分里用了大量的数据,有何作用?
明确:准确有力的介绍了救灾措施
,充分的反映了赵公出色的救灾政绩,歌颂了赵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