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淮阴侯列传教案
-8省高考改革方案
《淮阴侯列传》教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
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等相关文言常识
2
、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
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3
、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
的见解
学习重点:
1
、学习并积累文言常识
2
、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学习难点:
1
、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2
、体会
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学习方法:
1
、学会由旧知往新知的延伸
2
、设计相关的问题切入
学习时数:
3
学时
学习过程:
第
1
学时
学习要点:了解故事背景,积累文言字词与句式,疏通课文大意
想想:
刘邦曾说过:
“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
国家,
抚百姓,
给馈饷,
不绝
粮道,
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
战必
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
所以取天下也。
”可见,刘邦
是很赏识韩信的军事才能的。作为
一代名将,
“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
定齐
,
南摧楚兵二十万
,
杀龙且
,
而楚遂灭。汉并天下
,
皆信力也。
”没有韩信就没有
汉家王朝。可韩信的结
局却是夷灭三族。这是为什么呢?
一、人物简介和相关背景:
p>
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
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
206
)
p>
,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
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
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
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
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
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
阵,使将士死地求生,各自为战,大破
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
将齐、
楚联军各个击灭
。
四年二月,
被封为齐王。
参与指挥垓
下
(今安徽灵璧南)
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
,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
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
即夺其兵权,
徙为楚王,
继又黜为淮阴侯。
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
乃与萧何
定计,
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
二、积累文言知识:
(一)
、注音:
< br>商贾
(
g
ǔ)
< br>
晨炊蓐
(
r
ù)
食
漂
(
pi
ǎ
o
)
染
井陉
(
x
í
ng
)
裨
(
p>
b
.
.
.
.
.
ì)
益
偏裨(
p
í
)
挈(
qi
è)诏赦(
zh
à
o
sh
è
)
辎(
z
ī
)重
.<
/p>
.
.
.
.
1
(二)
、重点文言词语
:
1.
又不能治生商贾
维持
<
/p>
.
2.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把
.
3.<
/p>
臣闻千里馈粮,士
有饥色
运送
.<
/p>
4.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并列
.<
/p>
5.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给予
.
6.
韩信使人间视,
知其不用
暗中
.<
/p>
7.
赵见我走,
必空壁逐我
军营
.
8.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重金收买
.
9.
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只是
.
10
.
信
由此日夜怨望
怨恨
.
11
.
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只管
.
12
不伐已功,不矜
其能
夸耀
依仗
.
13
.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
安定
.
(三
)
、找出下列句中
的通假字并解释:
1
.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蓐通褥
床褥)
2
.于是信孰视之
(孰通熟
仔细
)
3
.俯出袴下,蒲伏
(蒲伏通匍匐
跪在地上爬行)
4
.虏魏王,禽夏说
(禽通擒
捉拿
)
5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罢通疲
疲劳
)
6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萆通蔽
隐蔽)
7
.出、背水陈
(陈通阵
列成阵势)
8
.东乡坐,西乡对
(乡通向
方向)
9
.兵法右倍山陵
(倍通背
背靠
背向
)
10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拊通抚
)
11
.人言公之畔
(畔通叛
叛乱
)
12
.上怒曰:
“亨之。
”
(亨通烹
一种酷刑)
(四)
、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解释:
1
.
有一母见信饥,
饭信,
竟漂数十日
(信,
名词活用为动词
,
给…….
饭吃)
2
.
众辱之曰
(
众,
名词做状语,
在众人面前)
.
3
.<
/p>
樵苏后爨,
师不宿饱
(
饱,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吃
饱)
.
4
.
陛下不过将十万。
(将,
名词活用为动词,
率领)
< br>
.
5
.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辟,动词
的使动;步,名词活用为动词,
散步)
.
6
.
异姓
并起,
英俊乌集。
(乌,
名词做状语,
像乌鸦一样)
< br>.
(五)
、
重点句子翻译:
p>
2
1.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
低下身去,
< br>趴在地上,
从他的胯下匍匐着爬了
过去。
)
2.
信乃解其缚,东乡
坐,西乡对,师事之。
(于是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
p>
请他面向东坐,
自己面向西对坐着,
像对待
老师
那样对待他。
)
3.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
/p>
(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右边和背后靠山,前边和左边临水。
)<
/p>
4.
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
用之乎!
(现在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
用他们取胜呢
!
)
5.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
人
力也。
(陛下不能带兵,
却善于驾驭将领,
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
况且陛下是上
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
6.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
天哉!
(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至被妇儿小子所欺
骗,难道不是天意吗
!
)
7.
且天
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
(况且天下磨快武器、
手执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
< br>只是力不从心
罢了。您怎么能够把他们都煮死呢
?
)
8.
假令韩信
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假使韩信能够
谦恭退让,
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不自恃自己的才能,
那就差不多
了)
三、疏通文意:
< br>第一部分(
1
—
3
)
:早年屈辱
第二部分(
4
—
7
)
:井陉之战
< br>
第三部分(
8
)
:被贬之后
第四部分(
9
—
10
)
:谋反被诛
第五部分(
11
)
:史官论赞
p>
第
2
学时
学习要点:
研读第一、二部分
一、文章开始的三小节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
1
p>
、请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用四个字概括每个小故事
三个故事可以概括为:
怒绝亭长
漂母饭信
胯下受辱
p>
2
、分析每个故事中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3
这三个故事都反映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
第一个故事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
第二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自信和抱负,
第三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
p>
(补充)
三个故事的结局:
(韩信被封为楚
王)
信至国,
召所从食漂母,
赐千金。
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
“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p>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
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
“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
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p>
”
二、研读第二部分
1
、研究文本
P138
中“阅
读与探讨”部分的“萧何追韩信”
“登坛拜将”
。
讨论
:
这是从正面还是侧面写韩信的卓越才能
?
侧面描写
2
、
p>
4
—
7
节是写与赵
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给这场战争取一个名称,并且说说是从
正面还是侧面表现韩信的军事
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