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篇目梳理

别妄想泡我
809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3: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上海钦赐仰殿)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复习讲义



《越州赵公救灾记》




.


解释加点的字



1.



民之未饥



在……之前






灾所


被< /p>


者几乡:覆盖





多余;簿籍;实存



2.


可僦


民使治之者几所



雇;处





3.


僧道士食之羡


粟书于籍


者其几具存




.< /p>


..


4.


使各书


以对,而谨其备





...


5.


公敛富人所输



交纳




.< /p>


9.


有是具




措施





稍微



12 .


或便宜


,多辄




..









上书;谨慎地做好,形容词作动词



6.



其费



补助




8.


而寓


于境者






10.



疾病之无归者



安顿





夜惫心力不



懈:通“早”;通“稍” ,




7.


使 自十月




旧历每月初一




11.


使在处


随收瘗

< p>



就地;埋葬



..



bi


à


ny


í



便宜


:


方便


,


适宜。此处 指对救灾有利;立即,





14.


公所拊循



抚慰



..




16.


盖灾沴


之行



灾气



18.


予故采


于越



访询









13.


民 不幸罹


旱疫



遭受




17 .



世不能使之无





15.


所 以经营绥辑



用来……;谋划;安抚



......


太平的





19.


其 科条


可不待顷而具



..


救灾的具体条规


.


办法



退休



政治上的实绩;记载



20.


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




..


21.


岂弟之实


在于身者,此不著






.


指出句中通 假字并解释



1.


蚤夜惫心力不少懈




蚤同“早”;少





“稍”,稍微、略微



2.


乐为之识其详





识同“志”,记载



3.


岂弟之实在于身者




岂弟同“恺悌”,和乐平易




.


词类活用



5.


民饥馑疾疠




染上疫病;


名词作

< br>..


1.


当廪


于官者几人



赈济、供给粮食;


动词




名词作动词



2.



廪穷人






每年,


名词作状语



向上;


名词作状语


< br>6.


民病


而后图之


< p>


遭受灾难,


名词作


动词



每天,


名词作状语



7.


著其荒政可师




学习、


效法,


名作





8.



于衢






安家,


名词作动词



3.


人受粟日


一升




4.


有上


请者







.


古今异义词



1.


明年春





明年;第二年




2.


所以经营绥辑



经营;谋划



3.


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



荒政,救荒的措施政绩;以为,把……作为




.


句子翻译


(已与教参核对 ,认真读背)




故事


,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按照旧例


,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就停止。



⒉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1





赵公聚 敛富户人家交纳及僧人道士和士人的余粮,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


来补助救济的费用。



⒊计官为不足用也,


取吏之不在职而 寓于境者


,给其食而


任以事




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


便选取没有任 职而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



给他们粮食并

把赈济的事务委任给他们




⒋< /p>


民取息钱者


,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有愿意借贷款的老百姓


,告诉富人尽可能地借给他 们,等庄稼成熟,


由官府


替债主责成债户偿还。



⒌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救灾工作权益从事有不符合公文规定的,


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 /p>


不因此连


累下属。



⒍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赵公抚慰百姓所做的一切,使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



⒎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赵公用来经营安排的措施前前后后整个过程,周到细致,没有一点不完备。


⒏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他救灾虽然只在越州施行,


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 下;


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


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以传给后 人。



⒐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 有为,与夫素得之者,


则有间矣。



百 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


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较大差距了;不


熟悉却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较大差距。



⒑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 志


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


且近乎!



我所以特意到越地访询,


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


并乐意把它详细地记


载下来,


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呢,


也是使后来有心


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


能 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


那些


救灾的具体条规办法可以不需 多长时间就制定好,


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


小并且只影响 眼前呢?



⒒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


.< /p>


岂弟之实在于身者,


此不著。


著其荒政可 师者,


以为


《越


州赵公救灾记》云。< /p>



他在朝廷上的直道正行的品德,


在身上 体现出的和乐平易的德行,


这里不再


记载。记载了他值得效法的 救灾措施和政绩,把它作为《越州赵公救灾记》。



《游褒禅山记》



< br>.


解释加点字



1.

< p>
慧褒始舍


于其



:筑室居 住;山脚





2.


而卒


葬之:死后




3.


以故其后名


之曰“褒 禅”:动词,



称作



4.


其文漫灭:模糊不清


< p>
5.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也:走到尽头





相关义项:①缺乏财物:穷则思变。



②处境恶劣,不得志:穷而后工,穷


则独善其身③达到极点:穷形尽相。


穷兵黩武。④完了:山穷水尽。日暮


途穷。⑤推究到极点:穷追不舍(极


力追寻;


尽力紧追)


⑥边远的


:


穷边


(


< br>僻的边远地区


)


6.


问其深< /p>


:名词,深度






2





7.


拥火以入:拿着火把


< p>
8.


而其见


愈奇:名词,看见的景色




9.


火尚足以明


也:动词,照明




10.


常在於险远:


名词,险远的地方



...


11.


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


之,


:名



词 ,幽深昏暗叫人迷惑的地方;帮助



12.

尽吾志


也:努力




13.


又以悲


夫古书之不存:意动,以…

< p>


为悲,感叹



14.< /p>


后世之谬


其传而莫能名


者:使动,




之也:治学的人



16.


有穴窈然:幽暗深邃



17.


则或咎


其欲出者:责怪

< br>



18.


世之奇伟

< p>
.


瑰怪


.


非常之观:


非同寻


..


常;景象




.


重点虚词



1.



音谬:大概



2.


以其乃

< br>华山之阳名之也:是




3.< /p>


火且


尽:将要




4.


比好游者尚


不能十一:还




使…谬,弄错;说明白


< p>
15.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


句子翻译


(已与教参核对,认真读背)



1.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


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


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


火把


还能够继续


照明



我们出


洞以后,


就有人


埋怨


那主张退出的人,


我也后悔

自己


跟他出来,


而未能


极尽


游洞


的乐趣。



2.


于是予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由此

< br>我有所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往往有所心得 ,


是因为他们探究


.


思考深入,而且非 常广泛。



3.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


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 有志者不能至也。




平坦而又近的地 方,


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


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都在险阻而僻


远的地方,而 人们很少到哪里。所以不是有志气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4.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

< p>
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有了志气与 体力,


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是到了那幽深昏暗的地方,却


没有外物来帮助,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而未能达到)那里,在别


人看来是 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也是应当悔恨的。



5.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


便 可以不用悔恨,


谁还能讥讽他呢


?这就


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6.


余于仆碑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 深思而慎取之也



我由那座倒在地上的石碑,

< br>又因此感叹那些古代文献未能存留,


后人讹传却


没有人弄 清真相的事,


哪能说得完呢!


这就是学者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谨 慎地选


取的缘故。



《后赤壁赋》






3





一、加点实词解释



7.


攀栖鹘之危(



)巢



1.


是岁十月之望(


农历十五




8.


听(


任凭


)其所止而休焉



2.


霜露既(


已经


)降


9.


适(


恰好

< br>)有孤鹤



3.


今者薄(


迫近


)暮



10.< /p>


横江东(


向东,名作状


)来



4.


顾(


只是

< p>
)安所得酒乎?



11.


掠予舟而西(


向西飞,名作动


)也


< /p>


5.


道士顾(


回头


)笑



12.


开户(



)视之



6.


履(


名作动,踩


)巉岩



二、虚词解释



1.

< br>已而(


不久



叹曰


2.


须臾(


不一会儿



客去


3.


归而谋


诸(


之于





4.


以(




待子不时之需


5.

予乃摄衣


而(


表修饰


< p>


6.



而(< /p>


表承接



登舟



三、句子翻译


(已和教参核对,认真读背)


1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 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



长江的 水流得哗哗响,


陡峭的江岸


高峻耸立;山峦很高,


月亮就显得小了



水位降低,


原来淹没在水里的石头露出来了。


才过了多久啊


< p>
以前的风景竟再也


认不出来了。



2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着险峻的山岩,


拨开


杂乱的野草,


坐在像虎豹一样的山石上,

< br>再爬上像虬


龙一样弯曲的树干,攀登猛禽栖居的悬崖,俯视水神冯夷的深宫。



3




而登舟,


放乎中流




其所止而休





我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歇息。



《张中丞传后叙》




.


解释加点实词



1.


士卒仅


万人:近




2.


阳阳


如平常:安定镇定 的样子



..


3.

此矢所以志


也:


“识”作标记


< /p>



4.


嵩常


在围 中:


“尝”曾经



< br>5.



霁云坐:请


< p>


6.


将其创残


饿羸


之余:受伤残疾;



..



瘦弱



7.



强兵坐而观者:握有

< p>



8.


以示

< p>
贺兰:给„„看




9.


弃城而逆遁


:事先转移



..


10.


从而尤


之:怪罪




11.


如 此卓卓


:特异,不同寻常



..


12.


其讲


之精矣:谋划



13.


自比

< br>于逆乱:并




14.


然尚恨


有阙者:遗憾




15.


授之柄


而处其下:权柄





16.


不能通知


二父志:完全了解



..


17.


疑畏死而辞服


于贼 :请降



..


18.

< br>必以其言为信


:真




..


19.


翰以文章自名


:自许,自负



..


20.


外无待


:依靠,后援




21.


以此诟


远:诽谤




22.


其藏腑


必有先受其病者:


“脏腑”


..


即内脏



23.


引绳而绝


之:使动,使„„断



< br>24.


乌有


城坏其徒


俱死:哪有 ,岂有部


..



下,随从



25.


开门纳


巡:使进入




26.


吾 于书读不过


三遍:不超过



..


27.


颜色


不乱:面色



..


28.


嵩将诣


州讼理:到




29.



食与乐:准备




30.


皆感激


为云泣下:感动



..




4




< /p>


31.


虽愚人亦能数


日而知死处矣:计算




32.


粗 问巡


.


远事,不能细


也:形容词



33.


设淫辞


而助 之攻:淫滥的邪说



..


34.


少依


于巡:跟随




作动词,细致了解




.


解释虚词



③巡因一见问姓名:凭



1.


为①不为许远立传:替



④因乱抽它帙以试:于是



②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写



5.


之①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主谓


③欲将 以有为也:作为



之间,取独



④为所杀:被



6.


且①虽食,且不下咽:却



⑥不可为不义屈:被



②且将戮:将



⑦虽至愚者不忍为:做



③人相食且尽:将



2.


以①以与贼抗而不降乎:来



7.


及①远虽材若不及巡者:比得上



②而贼语以国亡主灭:用



②及其无救而且穷也:等到



③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因为



8.< /p>



与巡俱守死:最终




④以为巡死而远就虏:认为



9.


远诚


畏死:如果真的



3.


虽①远虽材若不及巡者: 虽然



10.


以千百就


尽之卒:将




②虽至愚者不忍为:即使



11.


宁能知人之卒


不救:始终



4.


因①因拔所佩刀:于是




②因诵嵩


所读


书:于是




.

翻译句子


(已和教参核对,认真读背)


< br>1.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 /p>


而为之邪?



哪里有城被攻破,


他的部下全部牺牲了,


唯独自己蒙受耻辱求得活命的事?


即使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哎呀!


(有人)却认为那么贤明的


许远竟然会干出这种事来。



2.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

< br>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


其 讲之精矣。



在张、


许二公防守睢阳之 初,


他们


怎么会



料到



别人始终不肯来救援,


因而


就丢下城池预先逃走呢?如果这座城池不能守住,即使逃到别处又有 什么好处


呢?到了没有救援并且弹尽粮绝之时,


带领这支因作战 负伤残废、


饿得瘦弱不堪


的残余部队,纵使想要突围出去,一定 也是做不到的。凭二公的贤能,他们的谋


划是很精细的。



3.


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尔。


< /p>


城池遭攻陷后


被俘虏


,和张巡的就义相比 ,只是时间先后不同罢了。



4.


而贼 语以国亡主灭


,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


但是叛军会拿国家和皇上已被消灭的情况告诉他


,


许远见救兵不来,而叛军


越来越多,一定会认为叛军 所说的是


真的



5.


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当时,


丢下城池逃跑苟且偷生的,不能一一计算; 握有强大兵力却坐视不救


的,一个接着一个。



6.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我曾先后在汴州


.


徐州节 度使幕府中参与军务,屡次来往于两州之间,亲自


祭吊人们所说的双庙。



7.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 ,延霁云坐。






5





可是看 中南霁云作战勇悍有力,


不听南霁云苦苦请求救援的话,


却硬留 下他,


为他准备了酒宴和歌舞,请他坐在席上。



《伶官传序》



.


解释加点字



1.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p>


推究;……


5.


忧劳可 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的原因



使……兴



2.


少牢:


古代祭品,一猪一羊



6.< /p>


忽微:


微小的事。


< br>3.


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装



4.


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本,


推究。




.


句子翻译


(已和教参核对,认真读背)



1.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国家 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


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推究 庄宗得天下


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2.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 旋


而纳之。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 用猪


.


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

用锦囊盛着,


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3.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 欤?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说推究他成功 与失败的事迹,


都是由于


人事呢?


< /p>


4.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 爱的事物困扰,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送李愿归盘古序》




.


解释加点实词



1.


草木葱茂,


居民鲜





2.



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谷。


< /p>







3.


隐者之所盘旋



盘桓,逗留


4.


名声昭


于时



显扬



..



5.


进退


百官而佐天子出 令



任免


6.


车服不维


:束缚



..



7.


盘之中,维


子之宫




8.


理乱不加,黜陟


不闻



:提升





9.


飘轻裾,翳


长袖:掩映,遮蔽


10.


盘之上可以稼


:耕种





11.


嗟盘之乐兮 乐且无殃


:灾祸


12.


无不足兮奚


所望:何,什么


< /p>




13.


采于 山,美可茹


:食


14.


形势:地位和权势




15.



吾车兮秣吾马:用油涂车轴,使之润滑



名作动




16.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


之:认 为有气魄



意动用法


< p>



.


虚词



1.


而①夹道而


疾驰



修饰



②清声而


便体



表并列



③足将进而


趑趄



转折




.< /p>



2.


于①采于


山,


美可茹





②钓于


水 ,


鲜可食





③与其有誉于

前,孰若无悔








6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