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余年寄山水
907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4: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老妈们)







高中政治


-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


发展教案.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考点点击



1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2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4



-






新人教版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作用



二、真题回顾



1

< br>、


(江苏


20


)彩色动画影片《 大闹天宫》自


上个世纪


60


年代开始影 响几代中国人


,


其后


通过录像带、


VCD


、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


广泛


,


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如今人 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


3D


版的《大


闹 天宫》


。这表明(





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


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


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2



(海南


1 8



为制作纪录片


《中国古建筑》



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


地拍摄


101


处古建筑,


运用三维动画 技术再


现已消失古建筑,


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


个时期的建筑文



化。


该纪 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


2





这表明科学技术(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 储存方式的


变革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③


是传统建筑 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是


促进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江苏


37


< br>当然,


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味


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 和仪式。


我们要


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核心主题中,


变革过节的


方式。现在确实也出现了多样化过节方式,


比如拜年用电话、短信、视频等表达问候,


清明节用植树、献花、赋诗等寄托哀思。但< /p>


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


如何才能彰显传统节日 的文化内涵、


传承节


日的文化意义,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


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


端午节即将到来,


请你设计一 个有助于


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


< p>


《文化生活》


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

< p>
(6



)


答:主题活 动示例


:


以“重读《离骚》


,


追思




屈原”为主题的阅读节。



3





活动意 义:


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


创新;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


神。



4



(新课标


39



(26



)


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


脑樟树中提 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


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


记载:


“治头脑疼痛,


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 烟熏鼻,吐出痰诞


即愈。



唐代医药典 籍称龙脑


“为百药之先,


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


龙脑樟 树在我国


“销声匿迹”


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


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 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


和实验室,


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


脑的 资料,


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


龙脑樟树原料林,


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


自然的状况;


研制了 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




业化提取成 套设备,


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


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 第一个龙脑


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


据;通过 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


品牌。




4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

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12


分)



三、知识梳理


1.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1


)含义:传统文化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


形 成的,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


稳定性



的文化。




2


)特点:①传统文化具


有继承性。主要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 筑、


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


们的物质生活和 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是


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思



想对人们


的价值观念、

< br>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



路具


有深刻的影响


< br>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 p>


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


统文 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注意:





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非“永恒


不变”


,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其“变的绝对


性”与“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



③传统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p>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存在差异,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一个民


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


心理、


族的传统文化,


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


民族生



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



影响:



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


传统文化的相


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

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就能对社会与


人的发展起积极 作用。


反之,


如果一成不变,


传统文化 也会阻碍社会进步、


妨碍人的发展,


起消极作用


2.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取其精


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2



面对传统文化,


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



实生


活中的作用,


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对于传统文化 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积极


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


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


腐朽的东西 ,应该自觉加以改造与剔除。







5




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态度:


一是全盘否 定



4


二是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 传统虚无


主义,



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和保守主义。



3.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和发展是同


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




化在继承中发展。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


2


(有所必然 要求。


文化继承对传统文化有所


淘汰、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 展。同时,


又不断革除



推出体现时代 精神的新陈旧的、


过时的旧文化,



。 文化,这就是“推陈出


新、革故鼎新”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


发展的过程中(


3


“取其精华、取其 糟粕”


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是改造传统文化侧


重于对传统文 化的正确态度,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过程。 的继承、


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





化的过程。


4.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包

< p>
括:


也决定着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


的变化 ,文化的发展方向。


(最大因素)


、②





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


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br>(内在


因素)


、③思想运动催生






、④教育是



社会,促进文化发展(助 推器)


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


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


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四、构建体系






6
















五、巩固练习



是地位统传文化 中的习


1


.传统俗在


( )



B



A


.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标志



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


.是传


统 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D C



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陈出新、


革故鼎.

< br>“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


,这是文

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下列关新”



( )


于这段话的解释正确的是是指一


切传统文化的精华②“精华 ”



①这里的


文化的创新过程是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


结合是指一切传统文化④文“糟粕”的过程


③这里的


7





化创新也包括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D


①④


C


.②④①②④


A


①②



B

“弃官寻母”等之说。古代孝有“卖身葬


父”


3.





4


孝”


不仅包括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


版“< /p>


2


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


“ 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





人的心理



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 )


①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②践行孝道的


方式要顺应时代的变迁③传统文化是 现代




明发展的源头④“孝道”的内 涵具有相


对稳定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12


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年逾五旬的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和杰出现代舞者王迪合


作表演的舞蹈《雀之恋》


“美得令人窒息”



“原生态作品展现的是一个原汁 原味的民


族的文化特色,而《雀之恋》会追求这背后


的精神上的 东西。


杨丽萍之所以重视继承传


统文化是因为

< br>( )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

传统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


D


.③④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


8





些对现 代有积极


5.


如在春作用的千年古俗,


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


在清明提倡植节宣传


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 内容;


在重树和缅怀亲


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

< p>
;( )


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这启示我们



承要所用,


全部继我化


A.


传统文都可为




统文化都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


B.


否定旧的文 化传统,


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



C. D.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年


广州市天河区从幼儿园 到中小学都要


6.2012


将经典教育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全推< /p>


行国民教育,


( )


面铺开。该区这么做的原因



①传 统文化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


文化源远流长④经典文



③传统文化


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化教育有利于弘扬民族


的优秀传统文化①②③


D. C.


B.A.


①②③④



!


.一样的中秋,不一


样的两岸月饼狂欢盛宴


7



今年中秋节,海峡两岸的金门、厦门、漳州


等地的月饼大赛也同步启动,


决出了中秋月


9





饼状元。



中秋赏月、中秋月饼是海 峡两岸


人民的共同习俗。


从文化角度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涵不变


②在台湾同胞的传统文化血脉中,


始终涌动


着对祖国的认同 感



③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


的精华



④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8



2012



7

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奥运会期


间,


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 各类展现英国


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


深受世界各地游客


的喜爱,


这同时也让英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


各 地。


英国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10



A


.①③


B


.②①


C


④.




D


.②③






9.2600

年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至今。



关历史事件最早的记载 见于


《左传》



《史记》



元人纪君祥据以创作杂剧,影响深远;现今


京剧、


潮剧、


秦腔、


豫剧、

< br>越剧都保留有


《赵


氏孤儿》这一剧目,同一题材的小说、 话剧


亦不鲜见;这一故事十八世纪还曾传入欧洲,


伏尔泰将之改 编为话剧《中国孤儿》


,上演


引起轰动。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②传


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与发展不竭的源泉



③文化传承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基


础< /p>




.①④


C


.②④



B



①③


A



②③


D


日国 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


府工


10.2012


年月


63


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


出占< /p>


2012


作报告中指出,


我国高度重视教 。



4%


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



育是因为:



< p>


②教育具有选①教育是文化传播


的主要手段




11






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教育是


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③②


B.




A. D.


①④


C.


②④

北京故宫是全国人民的故宫,世界的故宫;


11.


不守文化 之道,也是故宫的根;文化是


故宫的命,



)故宫的前进就可能走


偏。这说明(②文化是民族


①传统建筑


以文化之道为载体



的,又是世界的④传统


文化具③文化继承要不断推陈出新




有相对稳定性



①③


C.





A.



B.




D.


②④《关于开展京剧月,年


12.2012 2

< p>
是教育部出台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


知》


两周 年的日子,


“京剧进课堂”


在山东、


北 京等地正悄然升温。



开展京剧进中小学


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④



③传


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12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 br>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B


.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印烙的史历了上打化文统传.


C


D


.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清明祭祖”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送元


14.


宝、


烧纸钱等是古人 留下的传统方式。


而今,


一在祭祖扫墓、植树祭祖,些地方出现 了鲜


花祭祖、这启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


了一片绿色。< /p>


( )


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古为今用,尊重< /p>


差异,


A


.理解个性


B




洋为中


用保持内涵,


.革故鼎新.


c


推陈出新,



D


改变形式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


系,说法正确

< br>15.( )


的是②继承是发展①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





的必要前提④发展是继承③在发展的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