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 课时练(I)卷

余年寄山水
891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4: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社区文体活动)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21


杨氏之子



课时练(

< br>I


)卷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

< p>
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



基础知识


(



6


题;共


13


)



1.



1


分)



给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颓(tuí



tū)


________







耽(dàn




dān)


________







疲惫(bēi




bèi)


________



褐(hē



h


è)


________







嘲(cáo




cháo)


________







冤枉(wáng




wàng)


________



偏僻(pì



bì)


________





跷跷(qiāo



< br>qiào)


________




2.



1


分)



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3.



1


分)


(2017


六上·金山期中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铸砚示志



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 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


“丧” 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





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或劝改业


________



②砚穿则易


________




2




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


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砚台来向别人示威。










1






6




B .


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







C .


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







D .


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送给别人。








3




桑维翰对自己的长相的态度是“________”(用文中的字回答)




4




读了本文,你获得的启示是


________





4.



1


分)


(2020


二下·莒南期中


)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wēn


nuǎn________的春风吹拂着大地,


水面荡起了



wén________。


liǔ


s hù________便迫不及待地


tǔ________


出< /p>




________。


远远望去,


cūn________头那一棵


kāi mǎn________粉嫩花朵的


táo________树


gé wài________



yǐn rén




zhù




mù________。



5.



3


分)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 /p>


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写出文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甚聪惠


________







为设果


________




2




“孔君平诣其父”中的“其”指的是


________






3




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


________< /p>


作用。





4




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6.



6


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 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

< br>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


________



乃:


________






2






6




翻译:


________




2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


________



曰:


________



翻译:


________




3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p>
未:


________


闻:


________



翻译:


________





3






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