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实录及解读(于永正)
-
杨氏之子
【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1
< br>、师;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都是用普通话也叫白话写的,叫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古人写的,< /p>
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来齐读课题。师: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古
文比现代文简
洁。故事有趣,但不好读》
。
师:同学们,学好古文能增长很多知识。我们不但要把唐诗、宋词、元曲学好,还
要学一些文言文。
2
p>
、理解题意。师: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之是主次,相当于的,氏:姓氏,表示家族的意思。
二、疏通课文
p>
师:生试读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我们一句一句来找人读,看他的字音以及字词之
间的停
顿对不对,谁来?
同学们
要注意啊,梁国是一个地方。待读完一句,让全体同学一起读一遍。
p>
师:不错。请坐下。
)
“杨氏之子”
。
“子”是个小男孩,读的时候,心情是轻松的,是高兴的,要好玩。
因为是小孩的事。
师:好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个古人的话说成现代的话,把古文的意思用现代的话说一说。
“梁
国杨
氏子九岁。
”谁来说?说错了没关系。
生: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人家有个男孩子九岁了,非常聪明。
师:梁国这个地方有一户姓杨的人家,这个姓杨的人有一个儿
子,今年九岁了。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
讲的任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了总起全文的作用
。——这个孩子姓什么?
师:要记住啊!他是杨家的后代,当然姓杨啦!咱们班有没有
姓杨的?站起来。你们杨家的上辈、上
上辈、上上上辈,
(众笑
)有一个男小孩,甚聪慧。这是值得骄傲的啊。你们也甚聪慧,
“惠”和“慧”
在古代是一个意思。
(板书“慧”
)
要写好这个字,
“心
”字底要写大点。把手伸出来,再写一遍,大点啊!
卧钩卧倒。两点要生动点。
接着往下说。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
儿出”
。你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
p>
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叫父亲的儿子出来。
p>
师:
“乃”就是“就”
。
< br>“父不在,乃呼儿出。
”谁叫的?。师:孔君平叫的吗?
p>
师:孔君平拜访他的父亲,父不在家,就叫他的儿子。这里省略了许多内容。我们推想一下,
可能是
哪些人开门?
生:我
觉得第一种可能是妈妈见孔先生来拜访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不在家,她把孩子叫出来的。模仿
一下当时的情景。
师:
(笑)噢
,这是一种可能。妈妈还可能会说——哎!孩子,快出来!快出来!你孔叔叔来了,你先过
来陪孔叔叔坐一坐。如果是佣人,譬如说,他一开门,一见孔先生忙说,对不起,孔先生,我家主人不在
家。
(以不同角色描述)孔君平问:
“哎!他
小孩在家吗?我就喜欢那小孩。
”
“在在。哎!快出来!快出来
!
孔先生来了!
”我们知道古文十分简练,像这篇文章中它省略
了一些叙述文字,这要靠思考和想象去补充。
师:再往下说。
“为设果,果有杨梅
”
。什么意思?谁能用现代的话说一说,请。
生:那个孩子给他端上来一盘杨梅。
师:
有不
同意见吗?你
(指刚才发言的学生)
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生:
孩子为孔先
生端上来一盘水果,
水果里面有杨梅。
师:
(问
前一个发言的学生)你接受这个意见吗?
师:对,不是一种水果,有几种,其中有杨梅。
p>
师:你看这个姓杨的小男孩为这个姓孔的先生,端上来一盘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杨梅的“
杨”字
怎么写的?看清楚,怎么写的?木字旁。和杨氏的“杨”怎么样?
师:孔君平跟他幽默一下。
“孔指以
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
”这句话意
思是什么?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我们家的果子。
p>
师:
“我们?”
“君”是“我们”吗?“君
”是什么意思?是客气。坐下思考,思考好再举手。
生:孔
君平指着杨梅说:
“这可是你家的果子啊!
”
< br>
师:这是你家的果子,明白啦?这
话听清楚啦?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还要再加几句,你来试试。
生:孔
君平指着杨梅问——师:不是问,是说。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
“这是你们家的果子。
”
师:用今天的话来说,还要再加上几句,我的意思谁明白啦?
p>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
“这杨梅和你一个姓,是你们家的果子。<
/p>
”
师:明白了吗?你呀,姓杨;杨梅呢
,它也姓杨。两个“杨”是一个字。看来,杨梅是你们家的果喽。清
楚了吗?往下说。<
/p>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禽,先讲禽。
生:禽是家养的一种动物。
师:这
里的“禽”不是家禽,
“禽”指的是鸟,飞禽走兽嘛。用今天的话来说——
生:最后一句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儿子听了这话回答说:
p>
“孔先生,您姓孔,孔雀也姓孔,我可没听
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
师:
“未闻”是什么意思?生:没有
听说过。
师:好的。既然读懂了,再朗读一遍吧。大声地读。
(生读)
三、背诵积累
师:看
谁记忆力超常,现在就会背了,站起来,勇敢试一试,考一考记忆力。总是你第一个举手。
师:掌声。
(全体鼓掌)师:谁再来背一遍?(一生背)
(全体鼓掌)
师:大家一齐来背。
第二课时
一、品读文本
师:上
节课读了课文大家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文中那个词直接写出了杨氏之子很聪明。
《板书甚聪慧》老师提一个问题:你从哪儿看出这小孩“甚聪惠”?告诉于老师“聪惠”是什么意思?
生:聪明。你说了,
“惠”就是“慧
”的意思。
师:是的,
“惠”是个通
假字,它和“慧”一个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慧”呢?这个“惠”的意思
多啦,<
/p>
仁爱,
善良,
温顺,
好处,
等等。
眼睛看着它,
再看杨
氏之子的表现,
你们觉得这个小男孩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个杨氏之子不但很聪明,而且很乖。
p>
师:好一个乖孩子!一个懂事的孩子!你讲得多明白!小孩又聪明又乖,明白啦?
师:先看他聪明在哪儿?默读思考。请后面的那个同学说。
p>
生:他聪明在反应很快,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此是君家果”
,他马上
想到了孔君平他的姓和孔雀这个
动物,马上就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师:
“反
应快”
,是不是啊?反应快,而且立即就进行“反击”
。这叫什
么?生:会说。
师:他的聪明还表现在哪里?生:还会听。
师:嗯,还会听。
(板书:会听
反应快
会说)他是怎么会听的?从哪儿看出他是会听的?
生:在孔君平指着杨梅说:
“此是君
家果”的时候,换了别人,可能会想:这不就是我们家的果子吗?
这有什么可说的。可是
他却从中听出了另有意思。师:说出来。
生:听出了孔君平是拿他的姓及杨梅的“杨”跟他开玩笑的。
师:拿他的姓和杨梅的“杨”字跟他开玩笑。你姓杨,杨梅也“姓”杨,这么说杨梅就是
你们家的果子了!
真会听!他听出了话里有话。能听出话中话的人是会听的。听话听音,
锣鼓听声,你们看聪明不聪明?再
把下一句读一读,齐读,未闻——
师:这小孩的确是聪明过人,——会听,反应快,会说
。下面老师想问一下,他乖在哪儿呢?
生:
“为设果,果有杨梅”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他很乖,很懂事,有教养。
师:他乖在什么地方,说清楚。
生:他很会招待客人。
师:以礼待人啊!非常热情,非常好客,非常大方,不只端一
种杨梅果,而是拿出好多水果装在一个大
盘子端出来了。热情吗?
师:大方吗?
师:懂礼不?
师:还从哪里能看出这个小孩乖,有教养?这一点很难看出来,
(生思考,师期待着
)看出来了我一定给
他掌声。
p>
生:从第二句“乃呼儿出”
。他看到父亲不在家,有人来了,自己出
来招待客人。
师:嗯——年纪不大,很懂事。还从哪儿看出他乖?请说。
生:最后一句,他非常聪明,听出
孔先生话里有话,如果他不懂礼貌,他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p>
师:嗯,那他怎么说的?生:他说: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师:从哪个词中看出他乖。
生:从“未闻”
。师:为什么?
p>
生:
因为他要是不乖的话,
他就直接说:<
/p>
“那孔雀也是
‘姓’
孔的,
它也就是你家的鸟儿了!
”
加上
“未
闻”就有礼貌。
师:他如果不礼貌,对孔君平不尊重的话呢,就会说:
“如此说来,孔雀
就是你家的鸟儿啦!
”是不是?他
表达的时候拐了个小弯——我
可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儿啊!很巧妙地“回击”了他。加上“未闻”多么
得体呀!多么
尊重长辈呀!乖不乖?
师:聪惠不聪惠?
师:读书要读出里
面的味道来。不要放走关键的字啊!抓住它,思考它,你的收获就很大。要好好读书,
带
着思考读书,带着思考走进课堂。读出味道来,才能体会出读书的乐趣。
师:让我们再把课文读一遍。
p>
(学生再次读全文)
二、讲解对话精妙之处。
师;这篇课
文记叙了杨氏之子以: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来反驳孔君平的杨梅是君家果”的故事,那么现
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到底秒在何处?《都根据任务的姓氏来借题发挥,而且杨家儿子反应快,思维敏捷》
三、读写结合
师:这
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
,是南朝刘义庆写的。有人考证说,杨氏之子叫杨修,这个杨修
聪明
过人。
《杨氏之子》是记叙文,下面老师请后面三排同学—
—一、二、三,把第一句话,改写成一段话。
杨修九岁了,他长得什么模样?想象一下?
外貌、穿戴,都写下来好不好?当中的一、二排同学,从“孔
君平诣其父”到“果有杨梅
”
,写一段话。杨修家是大户人家,谁来招待,谁来开门呢?小孩子出来是谁
叫出来的?小孩出来以后,会怎么样跟孔君平见面?发挥想象。这个是重点。前一二三排,从“孔指 以示
儿曰”到结束,小杨修拿出水果以后,他们怎么说的,不会只说两句话,要展开想象
,他们还会说些什么。
利用
5
分钟时间
构思一下,写一段话,发挥想象力,来个“故事新编”
(板书:故事新编)加油吧!快写
吧!
师:最后
2
分钟,抓紧时间进行修改。写好了,朗读一遍,声音放开。
杨氏之子作文
1
、古时候,梁国有一户姓杨的富贵人家,他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叫杨修。杨修是
一位天才,不仅
非常聪明,而且乖巧,长得十分可爱。瞧,一双机灵的眼睛,放出智慧的
光芒,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
说出的话比蜜还甜,再加上他整洁的服饰,堂堂的相貌,
真是人见人爱。
2
、
有一天,
杨修父亲的朋友孔君平来拜访父亲,
正好父亲有事出门不在家,
为了不让孔先生失望而归,
母亲把杨修叫出来陪孔先生说话。杨修来到客厅,见到孔先生忙施礼问候,又端来水果招待。这是一个大
果盘,里面放着黄澄澄的沙果、黄里透红的杏儿,还有几颗鲜红的杨梅。他热情地说:<
/p>
“孔叔叔,天气炎
热,您吃点水果吧!
”
孔先生早就听说杨修聪明伶俐,反应机敏,能言善变,有心试试他,看着果盘,一
边说着
好好好,一边禁不住露出微笑。
3
、孔先生指着杨梅笑着对杨修说:
“嗯?小家伙!你姓杨,杨梅也‘姓’杨,这是你家的果子,我还
能吃吗?”杨修听了孔先生的话,知道他话里有话,是故意拿他的姓开玩笑。心想:常听父亲说孔先生才
高八斗,远近闻名,是了不得的人物。于是略一沉思,喜上眉梢。杨修听了,眼睛嘀溜转了一圈
,便笑着
说:
“您姓孔,这孔雀也姓孔,但是,我却从没听说过
孔雀是你们家的鸟呀?”
“哈哈哈„„”孔君平开怀
大笑起来,
对杨修说:
“赶明儿上我家看孔雀去!你真聪明哪!
”杨修也笑
嘻嘻地说:
“好,改日我一定带
着杨梅登门拜访。
”二人又大笑起来。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与反思
河南省濮阳市子路小学
武凤霞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
说一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p>
生(沉思后,有同学举手):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