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案

余年寄山水
888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5: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自驾出游)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史纲


(下)


第三单元


——


走向整体的世界的第一课。


本单元是学习近代世界历


史的开端,


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节点,


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开端,


对于我们认


识世界,


认识人类社 会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中外史纲的全球航路的开辟与传统课文不


同,增加了其他航路的开辟的新知识,更进一步说明了新航路开辟所引发全球流动性。

< br>


【教学目标】



1

< p>
.通过对史料分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认识新航路开辟是世界从分散走向


整体过程的重要节点。



2


.运用时空地位,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分析,演绎中世纪欧洲对世界的认识,培


养 对人类历史文明进步的认同感。



3


. 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全球史观审视新航开辟,理解新航路开辟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的重 大意义。



【教学重点】


< p>
新航路开辟背景和影响。新航路开辟与地理大发现两个概念的辨析。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除葡萄牙和西 班牙开辟的新航路之外,


其他国家开辟的新航线。


新航路开辟引 发


全球流动,促进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



【教学方法】



1


.新课改下的讲授法



2


.讨论法



3


.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p>
3


分钟)



播发视频“世 界历史之欧洲人新航路开辟”(


2


分钟)



开辟新航路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甚至可以被视作是人 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


何以开辟新航路获得如此崇高的历史评价你?让我们一起 来回顾、


审视、


反思那个时代、


那个< /p>



1



时代的人与事。



二、新课学习



(

一)中世纪欧洲的故事


———


背景篇总

25


分钟



1

.展示材料


1



T&O map< /p>



6


分钟)


< /p>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


1


并提问

< p>


①你知道这是一副什么图像吗?依据是什么?



②你能够描述一下这幅图像的格局吗?为什么这幅图像呈现出这样的格局?背后又受什< /p>


么历史因素影响呢?



③在这种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欧洲人是如何看待图中各个部分的?



学生活动:观察图像中的英文,可知这是一幅地图。



通过教师强调中世纪人们的生活思想都深受教会的控制,


以及三大洲布局 及其规整,


学生


推测出地图的背后受天主教因素的影响。



教师活动:教师补充实际上这是一幅“


T& O


地图”,反过来叫“


O&T


地图”也 可以,根


据维基百科,


这种地图最初出现于

8


世纪,


是一名僧侣创作的。


而所 示的这幅地图则已经经过


了简化,出版于


15

< br>世纪后期。可以代表中世纪时期一般有阅读能力或者接受了宗教宣传的人


对世界的 看法:这个世界由亚洲、欧洲、非洲构成,分别是诺亚的三个儿子闪、雅弗与含的后


代居 所,被顿河、地中海与尼罗河分隔开来;亚洲因为是基督诞生与殉难的地方,因而具有神


圣的意义,耶路撒冷处于世界的中心,在东方遥远的地方,是伊甸园的所在,在一些地图上,

有六翼天使手执火剑保护的标识。


在罗马看来,


非洲是未开 化之地,


而东方则在异教的统治下


沦陷,天主教徒有不可推卸的 将基督教的圣帜插向远方的义务。



设计意图:一幅与当下迥然 不同的地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带出的一个


与今日迥然不同的世界观,


以及在这种特殊世界观背后的特殊时代,


为引出传播宗教成为新 航


路开辟的精神动力做铺垫。



教师活 动:展示材料


2


“达伽马登陆图”并提问从图中可获取什么信息 ?



学生活动:


仔细观察历史图片,< /p>


可回答出当地居民向航海家奉上黄金,


并且后面的两个水


手拿着十字架。



教师活动:进一步说明新航路 开辟一个重要的动因为了传播宗教。



2


.欧洲社会经济生活(


8


分钟)


< /p>



1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


3


《马可波罗游记》插画并提问①你能以简单的语言描述为大


家介绍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吗?



学生活动:


1275


年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父到达中国,在中国游历达

< p>
17


年。回国后不幸



2



卷入意大利战争,失败后在监狱中写下被誉为东方夜谈的《马 可波罗游记》




教师活动:


教师讲解图片,


在这幅版画里,


忽必烈和他的大 臣们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


服饰中的一些部分可能与土耳其人相似。实际上,人常常 只能用自己的旧知识来理解新事物。



马可·波罗的书出版以后 大受欢迎,


在欧洲相继出现了


175


个 不同语言的版本,


成为当时


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可是另一方面 ,整个


14


世纪里,佛罗伦萨的街头都有被起名为“马


可·波罗”的小丑,说着没有人相信的大话以博众人一笑。


< p>
教师提问:①你能够理解为什么马可·波罗游记这么受人追捧?同时也会遭人质疑?



②结合我们之前叙述的中世纪欧洲世界观,


欧洲人可 能会相信马可·波罗对东方描述的哪


些部分,拒绝相信哪些部分?




学生活动: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以 及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相信东方黄金遍地。


随着商品经济


发展和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货币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 标志。


因此社会各阶层


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对东方 就更加向往了。



不相信,东方文化非常先进,社会生活和谐有 序,国家治理井井有条。因为当时欧洲人认


为只有信仰基督教,人间才会有如此光景。< /p>



教师活动:在马可·波罗的笔下,东方是富庶的,在异教君主的 统治下井井有条,那里使


用黑色的石头作燃料,


那里充满黄金与 白银,


那里有被称为“天堂”的美好都市。


在宗教观念


的影响下,


欧洲人相信东方的富庶,


因为那里是 耶路撒冷与伊甸园的所在,


但是他们不相信世


上有不信基督的英 明君主,他们宁肯相信忽必烈是凭借魔法师军团而非理智统治国家。


< br>设计意图:用一幅插图来具体化地说明欧洲对马可波罗及其《游记》对误读,在其背后仍

< br>然是世界观的限制。同时也为引出“黄金热”做铺垫。




2


)展示材料


4

“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并结和图片提问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


主人手下的书 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起 学生兴趣,导入开辟新航路又一动因“黄金热”。



过渡:既然 欧洲社会强烈的需求扩大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渴望前往东方获得商品和黄金,


那么中世纪 原有的商道便不能满足其需求了,


何况到了


15


世纪原有的商道还出现了新的问题。



3


.历史的双重危机(宗教与商业危机)



5


分钟)



教师活动:提问以前有哪些传统的商路 ?并出示材料


5



14


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



学生活动:观察地图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教师活动:补充解释



1453


年千年帝国拜占庭在奥斯曼土耳其的持续打击下轰然中倒塌,欧亚大陆的连接部分


落入异教


(


信奉真主的阿拉伯教

)


手中,


这给欧洲基督教扩张事业带来极大打击。


宗教危机之外,



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