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余年寄山水
661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5: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麦粒)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新源县坎苏乡中学



云爱华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是新源县坎苏乡中学的云爱华。


< br>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


单元《小 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一、教材分析(地位及作用)



本课时 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


义和性质,整数的加减 法的算理和算法,形成了一定的计算能力。生活中大量


整数加减法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 奠定了感性基础。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本课通过在简单的生活情 境中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


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 减法的计算,领悟数


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



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 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


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


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


功的乐趣。



这 样的设计,更多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既掌握认知目


1



标,又在学习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 的价值。



三、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是:


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 p>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


教学难点


确定为:理


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四、说教学理念


< br>这是一节计算教学课,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学会了整数加减法的计


算方法。 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的能力。



1


、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文化用品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


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


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生活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


生活的基本 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


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 值。



2


、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 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


、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 习热情。



五、说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选用了“创、导、探、放”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学生是学习


的主体,我将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实践应用中去理解


和掌握新 知。运用“班班通”


,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充分表现了课程内容,而

< br>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出学习的趣味性。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


2



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四让”的特色:< /p>



1


)问题让学生提

出;



2


)算理让学生发现;



3


)疑难让学生研讨;

< br>(


4


)评价让学生参与。以上


的 “四让”


,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特色。

< p>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教学活动:


活动一、查学诊断:


采用我当售货员、学生当消费者的情境设计读读认认

< p>
常用的学习用具的单价,充分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小数的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


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

< p>
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


运用学生关 注或感兴趣


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


,


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


,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


因此我


以教材为基础,创造性地使用,选择了学生更加熟 悉的文化用品的购买从而提


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 /p>


活动二、示标导入:


展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过程方 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达成新课改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全


面提高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引 导学生读解教学目标,对学习有明确的认识,为全面


掌握知识作好准备,这样既激发学生 的参与热情,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三、导学施教:



1


、我首先采用“文具店的故事”发现了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来导入【目的主要


是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欲望】


引导学生 观察,发现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说说各种学习用品的价格


.


接着


我引导学生


: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


,


汇报提出


的问题,可能提出很多的问题,最后我适当选择两个问题


,

板书:


“一支铅笔和


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