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春秋小学
孔艳艳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
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简单的小数加
减法是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
2
课时的内容。<
/p>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时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
的意义和性质,
整数的加减法的
算理和算法,
形成了一定的计算能力。
生活中大量整数加减法的
应用,
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感性基础。
为此,
< br>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本课通过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
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
确地进行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
并服务于生活的
p>
理念。
2
、教学目标
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
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
的联系,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
知识和经验探索并
解决新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
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
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
验
成功的乐趣。
5
/ 1
这样的设计,
更多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
既掌
握认
知目标,
又在学习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 br>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
价值。
3
、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
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是:
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并
能正确进行计算。
根据教材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将本课的
教学难点
< br>确定为: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二、教材处理
这是一节计算教学课,
学生已
经初步认识了小数,
学会了整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
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讨论归纳的能力
。
但是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小数加减法,
对小数加减法笔算的
算理以
及小数点为何要对齐缺乏理解与体验。
为此充分利用教材
所创设的文
具店买文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找到图中的数学信息,进一
步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情绪与兴趣,
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
使学
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
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p>
并通过对比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和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帮助学生理
解
小数加减法笔算算理,总结笔算方法。
三、教法、学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
、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
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
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
通过观察计算、探究、
讨论、比较等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发
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1.
自主学习的方法
:
教学例
1
时
,
让学生通过自学
,
根据问题层层深入
探究、归纳和判断得出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
/
2
2.
计算、观察、发现的方法<
/p>
:
在讲解计算法则时,让学生自己算,自
己发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
< br>合作学习的方法
:<<
课程标准
>>
引导下的学习十分重视学生间的合
作交流,在做习题的时候
,
让学生合作交流,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智
慧,而且培养了表达
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课件直观演示小数加法、
减
法竖式计算过
程,
引导学生对比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和小数表示
的实际含义帮助学
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笔算算理,总结笔算方法。
五、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通过温习笔算整数加减法,让学生回顾整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