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集体备课教案

玛丽莲梦兔
688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5: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新少女的祈祷)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赵云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


小数加、


减法、


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 运算定律推广到


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例


1

< p>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


齐的算理。例

< br>2


: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例


3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


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例


4


: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


减算。


本单元计算的重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


计算的结果都要考 虑


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基于以上原因,


所以把小数加减法集中


进行教学。


这样既突 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又节省了教学时间,


使学生能以


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在算理上是


相通的。


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


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


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


移到小数加减法这 一新的情境中。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经历< /p>


计算的全过程,


同时经过合作交流,


共同 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


理解


“数位对齐”


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


0


时, 应根据小数的基本


性质省略


0


不写,使 结果形式达到最简。又如,例


3


中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出


示了解题的三种不同思路,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作了积极的引导。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 算中


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


进行加 、减及混合运算。



2


.使 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


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


.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


减计算能力的自 觉性。



4


.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5


.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 灵活性,提高数学思考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




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难点:



1


、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




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




感受解 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关键: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


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 要数位对齐的道理,


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


小数的简 算。



四、教学建议



1


、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现实生活中,蕴< /p>


含着小数加减计算的活动大量存在。


教学时,

既可根据教材提供的运动场上的信


息,


也可根据当地生活、


生产实际作为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素材,


通过结合学


生熟悉的生活来学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


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


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 数的加减法


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教学时帮助学生激 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


一已有知识经验,


并尝试用它来计算 小数加减法;


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


齐数位,懂得道理何 在。



3


、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


的理念落到实处,


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


积极鼓励学生用


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


提出自己的解法。


通过合作交流,


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


路,


感受解题策略的多 样性和灵活性,


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4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数学课程


目标之一,


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p>
教学时,


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


的丰富素材 ,根据素材给出的若干信息去发现隐含在信息中的若干数学问题。



五、课时安排: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


课时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


95~ 97


页例


1



2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 2000-493


2




引入: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


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



教授新课



1




创设情 景:


2004


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


女子


10


米跳台双人决赛中,


中国的 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




劳丽诗 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


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




小组尝 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汇报:



1




小数点对齐




2




数位对齐




3




得数的末尾有


0


,一般要把


0


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 没有去掉


0


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


0

< br>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




小结: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


的法则进行计算。


得数里的小数点,


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的小数部分


末尾有


0


一般要把


0


去掉。



三、复习巩固:



1




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




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




培红小 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


1118.32


元;自己修桌椅, 又节约



120.8


元。一共节约了多 少元?



4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


52.5


千克,箱重


2.5


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略)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




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




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3.6-1.6 7+2.3


3




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二、



笔算练习



1


、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单位



元)



2


、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3


、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三、



解决问题



1




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




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四、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


100


页例


3


< p>




型:新授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 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


混合运算。



2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


教具准备:投影片


.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 /p>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


在计算< /p>


.




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


、导入


: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 的顺序相同


.


二、新课


:


1




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




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2




今天第


2


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


要完成比赛,


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


多少千米?< /p>



2




小组合作要求:




1




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2




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




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




汇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