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玛丽莲梦兔
942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06: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小鸟游戏)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一、量表简介


六、焦虑,如紧张,心神不定,烦躁


;


七、学习压力,如感 到学


习负担重、存在厌学、害怕考试等问题


;

< br>八、适应不良,如不适应学


校生活


;

九、情绪不平衡,如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忽


高忽低

< br>;


十、心理不平衡,如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常不服气。

< br>本量表既可以从整体上衡量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根据每


个量表的平均分 进行评价。



二、计分方法与结果解释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采用五级计分法,即无为


1


分,


轻度为


2


分, 中度为


3


分,偏重为


4


分,严重为


5


分。该总均分是



60


个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


60


,得出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


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10


个分量表分别由


6

个项目组成的,


将每个分量表


6


项 得分之和除以


6


,就是该量表的因子分。如果心


理健康总均分或因子分低于


2


分,表示心理比较健康< /p>


;


超过


2



(




2



)


,表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 p>
;


总均分或因子分是


5


分 ,


表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三、测试结果总体概述



考虑学生实际 ,排除假选择的可能性,对因子分


2.5


分以上的进

< p>
行了统计,参测学生各因子所占比例为:强迫症状


19.16%

< p>
、偏执


13.53%


、敌对


14.05%


、人际关系敏感


20.81%

< br>、抑郁


16.43%


、焦虑


20 .53%


、适应不良


24.33%


、情 绪不稳定


26.67%


、心理不平衡


9 .11%




从以上数据看出如下问题:



1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焦虑、


人际关 系敏感五项都超过学生数的


20%




2


、学生进入职校后,大部分学生住校,开始远离父母,进行相


对独立的生活,增加了与同学相处的时间,但是学生来自不同的学


校,相互熟悉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表现在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


人际关系敏感比较明 显的比例较高,当然情绪不稳还应该考虑到离


家住校后的想家情绪的影响。



四、综合建议的三个策略



1


、掌握应对策略,对班级测试指数高的项目因子,即不要迷信


测试、也要适时调节:针对班级整体发挥集体的作用,有意识的开


展班级活动,充分利 用班级骨干,也要充分给重点学生创造活动平


台。


< p>
2


、各类因子指向的学生应对策略建议: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

< p>
景及家庭状况,必要时对家长提出建议


;


对学生要 有针对性的关注和


关心,更重要的是针对性的安排谈话和活动,做学生忠实的倾听者,< /p>


加强认知指导。



3

、个别特殊学生关注策略:经常倾听和关注,不歧视,不传播,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严重的一定要告知家长


转介到专门心理咨询部门进行治疗或矫正< /p>



综上所述,本次测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为班主任及家长提


供一些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依据。



报 告人:李冰


20XX



9



18




一、调查研究目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为 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时代的命题


,


为能够及时

< br>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


我针对中学生心 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


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

< p>
育存在的规律


,


以便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心 理学研究依据。



二、调查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前 进路中学一、二年级学生



2


、研究方 法


:


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


,


个别谈话和召开部分学生


座谈会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


(


为被调查者学生保密


,


维护


其个人稳私权


,


体现心理健康调 查的原则性


)




三、结果与分析


:



1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2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


我把 中学生心理健康


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

学习适应性


,


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


人际关系


的和谐程度


,


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1)


中学生学习适应性。



(2)


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通过调查问卷


,


可以按计分方法把学生分为 四种价值类型


:


踏实型


,


从众型


,


功利型和冷漠型。



(3)


中学生人际关系。


< p>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


,


异性同学的 关系


,


和师生关


系。

< br>


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分数最高为


10


,


表示人际关系最好


;


最低为


0



,


表示最差。调查结果只有


17%


的学生达到


8


分以上


,


表示人 际关


系较好的类型


;40%


的学生达到


6


分—


8


分数 段


,


表示人际关系一般


;



43%


是不及格的


,


人际关系较差


,


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问及 “你


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吗”时,有


81%


的学生都答会


,


当问及“你


的 好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


,


你会真的感到眼红

< br>,


妒忌吗”时,


70%



学生答会的


,


这是令人心颤的回答。也许只有 在心理健康不记名的调


查中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丑陋”,但确是非常真实的一面。这些 都


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


因 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



,


授 业


,


解惑


,


还 要做到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


,


朋友的角色

< br>,


这样


才有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

,


帮助学生解除困惑


,


让他们以健 康的


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4)


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人格倾向百分比



学习焦虑


43%



对人焦虑


36%



孤独倾向


13%



自责倾向


9%



过敏倾向


2%



身体症状


9%



恐怖倾向


2%



冲动倾向


7%



3


、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2)


情感容易激动


,


心里话愿和朋友谈


,


但不愿与家长


,


老师谈。



(3)

学习自觉性较高


,


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

< br>,


争强好胜


,


坚持错误


,


但仍稚嫩。



(4)


能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


,


自我控制力 较好。



(5)


理想逐步向概括性发展


,


能够对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点加以分


析。



(6)


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 解


,


对人生和世界评价带个人人性特


点 。



四讨论与建议


: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查资料显示结果是不容忽视的


,


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


,


发展学生健康心理 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为


让教师们培养出健康向上


,< /p>


求知进取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提出以下


建议:

< br>


1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


提高健康教育的观念意识


,


促进学生综合< /p>


素质的提高。



2


、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辅导。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