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手抄报资料

玛丽莲梦兔
631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10: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壶奥)


小年手抄报资料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


,亦称


小年、小年下、小年节。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


辞灶、醉司命 。





祀灶 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胶东地区灶神画像贴在


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幅“上 天言好事,回宫降吉


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祭祀时, 摆上糖瓜、果品


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


?


揭下烧掉,这就是


送灶王爷上天了。


烧时要加 一些谷草和杂粮,


好给灶王喂马。


过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的说法,山东通常都由男人


致祭,但在恩县、博平等地却是妇女率儿童焚香拜奠祀灶。


旧灶


?


烧了以后,

有的把新灶


?


当时贴上,


有的则到 除夕再贴,


所以对联又有


“二十三日上天去,

< br>正月初一下界来”


的词句。





祀灶多用甜和黏的食品。普通用的是糖瓜、枣等,临朐


还用羊枣、柿饼,威海用糯米饼、小糖瓜,无棣、恩县、博


平、


招远、


日照等地加用黍糕或枣糕,


意思是粘住 灶王的嘴,


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或者是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所以

< br>成武等地称此为“涂神口”


,有的还真在灶神的嘴上或锅灶


门口粘上一小块糖。也有的在灶门口抹点酒糟或酒,谓“醉


司命”





供品除糖瓜之类外,有的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


身面”之意,有的供面条,有的还 供上用秫秸插成的灶马、


灶鸡,好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祭祀之后,还要举


行欢送仪式。一家人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掉旧灶


王像和一 匹纸马,同时老年人念念有词:


“灶王灶王,你上


天堂,多说好 ,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


”那些迫切需要


生儿育女的则念道 :


“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


少说歹,马尾巴上带个 胖小子来。


”这样就算把灶王爷送走


了。淄川、招远等地在辞灶 之后还有卜灶的习俗,即悄悄外


出听人说话以卜吉凶。





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 忌,民间家贫不能成


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


。古代称 大寒后


10


日为阳


宅乱岁,嫁娶无禁。 现在农村还多在年底结婚。





我国春节,


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


民谣 中



二十三,


糖瓜粘


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




官三民四船家五



的说 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


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





祭灶 ,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



灶王爷



神位。人们称这 尊神




司命菩萨





灶君司命



,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



九天


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 为一家的


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

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


贴在墙上的。

< p>
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


有的则有男女两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