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手抄报内容

玛丽莲梦兔
651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11: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三国英雄传1)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2018


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区



1.


下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雷雨时在大树下躲雨



B.


在高压线下钓鱼



C.


在同一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


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



【答案】


D


【解析】


A


、雷雨时,不可以在大树下避雨,要注意防雷电,故


A


错误;



B


、高压线下钓鱼,鱼线很容易接触到高压线,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


B

< br>错误;



C


、在同一个插座上同 时使用了多个大功率的用电器,由


路火灾,故


C


错误;



D


、当发现有人触电 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因为人体是导体,不


能 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日常安全用电常识,关键是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


体。




2.


在北京

< p>
8


分钟的节目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令人忍俊不禁。这只大熊猫是用一种特 制的铝合金材料制成


的,它的高度为


2.35m


,质量却只有


10kg


,它利用了铝合金的哪一种性质 (









A.


质量小






B.


密度小






C.


比热容小






D.


导热性能好



【答案】


B


【解析】解:由题知,大 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


2.35m


, 质量却只有


10kg


,也


就是说它的体 积很大,质量很小,根据


ρ=


可知,材料的体积相同时,质量越 小,密度越小。所以它利用


可得,会使干路中的电流过大,容易发生电

< br>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了铝合金密度小的性质。 故


ACD


错误,


B

正确。



故选:


B




点睛: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常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解答本题 时,要紧扣大熊


猫高度大,质量小的特点进行分析。



3.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


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B.


用抽水机抽水



C.


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


D.


钢笔吸墨水



【答案】


C


【解析】解:

< p>
A


、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 作用下,被压入口


腔内。利用了大气压。故


A

< br>不合题意;



B


、抽水机抽水, 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


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故


B


不合题意。



C


、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是利用人的压力将药液注 入人体肌肉的,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


C


符合题意。



D


、用力一按橡皮囊,排出了里面的空气 ,当其恢复原状时,橡皮囊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


压的作用下,墨水被压 入钢笔内,利用了大气压。故


D


不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此类问题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内部的气 压小于外界大气


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4.


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 能源。在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的




A.


水能



B.


风能



C.


太阳能



D.


煤炭



【答案】


D



D


、煤炭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


D


符合题意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故选:


D




点睛:根据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作答。



5.


下列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br>(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解:

< p>
A


、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故


A



确。



B


、由


v

< br>﹣


t


图象可知,该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做的是匀加速直 线运动,故


B


错误。



C



s


t


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故

C


错误。



D

、速度随时间而变化,表示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D


错 误。



故选:


A




点睛:图象能直观形象地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物理上常用的研究方法。对 于


s-t


图象,要读


出随着时间的变化 路程如何变化,从而找到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6.


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 5.3cm





B. 5.25cm





C. 3.25cm





D. 3.3cm



【答案】


C


【解析】解:



1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


)由图知,在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 个小格代表


1mm


,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测量时起始端没从


0


开始,把


2.00cm

< br>处当作


“0”


刻度,右侧示数为


5.25cm


,减去


2.00cm


即为 物体长度,物


体的长度为


5.25cm



2.00cm=3.25cm




故选:


C




点睛: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对于零刻线磨损或未从 零刻线量起的,


一定要减去前面的初始值;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7.


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房噪声



C.


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



D.


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通能量



【答案】


A


【解析】解:

< p>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


A


正确;



B


、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


B


错误;



C



音色是发声 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就是根据发


声体的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故


C


错误;


D


、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受处减 弱;



8.



2018



2


19


日平昌冬奥会上,中国选手高亭宇以


34



65


的成绩获得男子速滑铜牌。这是冬奥速


滑史上中国男子获得的首枚奖牌。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高 亭宇速滑时用力蹬跑,身体迅速前进,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溜冰鞋上的冰刀是为了减小压强



C.


高亭宇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D.


当高亭宇站在领奖台上时,他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B


【解析】解:



A

、高亭宇速滑时用力蹬地,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地面给人一个反作用力,身体迅速前进,故


A



确;


< p>
B


、滑冰鞋上的冰刀很薄,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 大压强,故


B


错误;



C


、高亭宇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 动状态,故


C


正确;



D


、当高亭宇站在领奖台上时,他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她的支持力,二力符合 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


是平衡力,故


D

正确。



故选:


B




点睛:二力的平衡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两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个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即为一对平衡力。



9.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扫地时灰尘飞舞


B.


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



C.


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


秋天,桂花飘香



【答案】


A


【解析】解:

< p>
A


、尘埃在空中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是看不 见的,故


A


符合题


意;



B


、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是汽油分子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的结果,故


B


不符合题意;



C


、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是白糖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 果,故


C


不符合题意;



D


、桂花飘香是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分子和固体小颗粒的区别,分子是看不见的,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小颗 粒的运动属于机


械运动;



10.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


深秋,路边草上的霜



B.


夏天,吃冰棒凉快



C.


冬天出现的浓雾



D.


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



【答案】


D


【解析】解:



A

、深秋,路边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

< br>A


错误;



B

< br>、夏天,吃冰棒凉快,是因为冰棒熔化吸热,降低人体的温度,故


B


错误;



C


、冬天出现的浓 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


C


错误;



D


、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 能干,是固态的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要判断出属于升华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升华的特点,升华是物体由固态直接变 为气态的过程,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11.


下列各电路图中完全无误的是(






A.


【答案】


D


【解析】解:



A

、图中电流表与灯并联,故


A


错误




B


、图中电压表与灯串联,故


B


错误




C


、图中电压表虽然与灯并联,但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从正接线柱流 出,故


C


错误




D


、图中电流表与灯串联,并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 接线柱流出,连接正确,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进行判断。



12.


如图所示,当滑片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B.


C.


D.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

< p>
A


.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方接线柱和左上方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当滑片向左滑 动时,电阻丝接入


电路的长度变短,所以电阻变小,故


A


不符合题意;



B



滑动变阻器的两个上方接线柱接入电路中,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且不变, 故


B


不符合题


意。


C



滑动变阻器的两个下方接线 柱接入电路中,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且不变,故


C


不符合题


意;



D

< br>.滑动变阻器的左上方接线柱和右下方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当滑片向左滑动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变< /p>


长,所以电阻变大,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滑动变阻器使用时,接线柱的选取要一上一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取决于电阻丝接


入电路的长度,要使滑片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就要使电阻丝 接入电路的长度变长,由此入手


分析。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13.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 转,该电路故


障可能是(







A.


电流表开路,并且


L


1



L


2


灯丝断了



B.


L


1


灯丝断了



C.


灯泡


L


2


开路



D.


灯泡


L


1


短路



【答案】


B


【解析】图中两灯串 联,两灯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动,故电路中出现了断路,又因为电压表指针明显偏


转, 所以不会是


L


2


断路,所以只会是


L


1


断路,即


B< /p>


正确。



点睛:电路故障判断类选择题可 将选项带入电路图中分析,找出与题目条件一致的故障原因。



视频



14.


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A.


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



B.


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C.


用手机打电话



D.


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答案】


D


【解析】解:

< p>
A


、利用微波雷达可以跟踪飞行目标,微波属于电磁波,故


A


不符合题意;



B


、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时利用的是电磁波,故


B

< br>不符合题意;



C


、手机可以发 出电磁波,也可以接收电磁波,故


C


不符合题意;



D


、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声呐发出的是超 声波,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电磁波和声波都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不能在真空中 传播。



15.


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 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


F




F



,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ρ


< br>、


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A.


F




F




B.


F




F




C.


ρ




ρ




D.


ρ




ρ




【答案】


C


【解析】解:

< p>
AB


、由于密度计两次静止时都处于漂浮,则


F< /p>



=G




即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


G


.故


AB


错误;



CD


、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 br>V


甲排



V

乙排





F





gV



可知:


ρ




ρ



; 故


C


正确,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同一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所受到的重力。< /p>



16.


高铁站台的安全线到站台边缘 的距离比普通火车站台的安全线到站台边缘的距离更远,


这是因为高铁列


车经过站台时车身附近的空气(






A.


流速更快,压强更小


B.


流速更快,压强更大



C.


流速更慢,压强更小


D.


流速更慢,压强更大



【答案】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故选:


A




点睛: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 流速越大,压强


越小。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



二、填空题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17.


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 ____


;松手后箭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________




【答案】






(1).


形状






(2).


运动状态



【解析】解: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在拉力的作用下弓变弯了;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松手后弓对箭产生了力的作用将箭向前飞出,改变了箭的运动 状态




点睛: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8. < /p>


如图,一开口的杯子,装上


8cm


深的水 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


0.6kg


,杯 子与


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60cm


2


。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______


Pa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______


Pa



g



10 N/kg





【答案】






(1).


1000






(2).


800


10N/kg=6N




【解析】解: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


F=G=mg=0.6k g×


10



3


m


2




受力 面积:


S=60cm


2


=6×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p=


=

=1000Pa




由液体内部的 压强公式


p=ρgh


得,


8cm


深的水对杯底部的压强为:



p=ρgh=1 .0×10


3


kg/m


3


×


10N/kg×



10



2


m=800Pa

< br>。



点睛:求压强时,应注意区分液体压强和固体产生的 压强。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利用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进行计 算;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固体压强,可利用压强定义式


p=


计算 得出。



19.


小明身高

< p>
1.6m


,站在距平面镜


3m

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他的像高


______


m< /p>


,像到平面镜的距


离为


_____


m




【答案】






(1).


1.6






(2).


3

【解析】解:



1


)根据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身高


1.6m


的小明同学他在 镜中的像高仍


然为


1.6m





2


)由平面镜成像 的特点知,像和物体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当人到镜面的距离


3m


时,像到镜面的距离


也为


3m




点睛: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 大小相同;



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 物体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