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范成大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余年寄山水
616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11: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关辛)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


《宋史

< p>


范成大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p>
范成大,字至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摧进士第。隆兴元年,累迁著作


佐郎,除吏部郎官,言者论其超躐,罢。起知处州。



处民以争 役嚣讼,成大为创义役,随家贫富输金买田,助当役者,甲乙轮第


至二十年,民便之。其 后入奏,言及此,诏颁其法于诸



。处多山田,梁天监中



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 立水则上


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隆兴再讲和,失定受书之礼


[



]


,上尝悔之。


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国书专求陵寝。上面谕


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至燕山,密草奏,具言受书式,怀之入。


初进国书,词气慷慨,金君臣方倾听,成大忽奏曰:“两朝既为叔侄,而受


书礼未称,臣有疏。”搢笏出之。金主大骇,曰:“此岂献书处耶? ”左右以笏


标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书达。



既而归馆所,金主遣伴使宣旨取奏。成大之未起也,金庭纷然,太子欲杀成


大, 越王止之,竟得全节而归。知静江府。



广西窘匮,

< p>
专藉盐利,


漕臣尽取之,


于是属邑有增价抑配之敝 ,


诏复行钞盐,


漕司


拘钞钱均给所部, 而钱不时至,成大入境,曰:“利害有大于此乎?”奏疏


..


谓 :“能裁抑漕司强取之数,以宽郡县,则科抑可禁。”上从之。



数年,广州盐商上书,乞复令客贩,宰相可其说,大出银钱助之。人多以为


非,下有司 议,卒不易成大说。除四川制置使,凡人才可用者,悉致



下, 用所



长,不拘小节,其杰然者露章荐之,往往显于朝,位至< /p>


二府




..< /p>


除端明殿学士,


寻帅金陵。


会岁旱,


奏移军储米二十万振饥民,


减租米五万。


绍 熙三年,加大学士。四年薨。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自号石湖,有《石湖


集》行于世 。




[


注< /p>


]


继“绍兴和议”(1141)后,隆兴二年

(1164



)


宋金再订和约,改 “君


臣之国”为“叔侄之国”,宋递交金国文书改“奉表”为“国书”,却没有改


“受书之礼”(宋国起立受金国书


)





1.


下列对文中 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梁天监中作通济堰


/


溉田二十万亩


/


堰岁 久坏


/


成大访故迹迭石


/


筑防置堤闸


/


四十九所


/< /p>


立水则上中下


/


溉灌有序


/


民食其利


/


B.


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


/


二十万亩


/


堰岁久坏


/


成大访故迹< /p>


/


迭石筑防


/


置 堤闸


四十九


/


所立水则上中下


/


溉灌有序


/


民食其利


/


C.


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


/


二十万亩


/


堰岁久 坏


/


成大访故迹迭石


/


筑防置堤闸


四十九


/


所立水则


/


上中下溉灌有序


/

< br>民食其利


/


D.


梁天监中作通 济堰


/


溉田二十万亩


/


堰岁久坏


/


成大访故迹


/


迭石筑防


/


置堤闸


四十九所


/


立水则


/

< br>上中下溉灌有序


/


民食其利


/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A.


路,两宋行政区域名。行政区域名,各个朝代不同,如汉为州,唐为道,


元为行省。



B.


漕司,即< /p>



漕运司



,是 宋代独有的管理催征税赋、办理漕运等事务的官署


或官员。


< /p>


C.


幕,即



幕 府



。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设立府署招致人才帮助自己处理


事务。



D.


二府,是宋代最高国务机关。西府



枢密院


主管军务,东府



政事堂



主管


政务。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p>


A.


范成大解决社会争端,造福地方。在处州任上,范成大制定义 役之法,以


田租负担应役费用,减轻百姓应役负担,改变



争役嚣讼



的局面。



B.


范成大奉诏出使金国,


不辱使 命。


在金人朝廷上,


范成大借进献国书之机,

< br>呈上要求修改受书礼的奏疏,面对威逼毫不退缩,最终全节而归。



C.


范成大整饬地方盐政,兴利除弊。针对广西盐政弊端,范成大上书朝廷,


建议合理分配盐利,活跃两广盐市交易,这获得宰相的认可和资助。


D.


范成大选用地方人才,不拘一格。任四川制置使时, 范成大重视人才,把


可用之才招致幕下


;


向朝廷隆重推荐杰出人才,使之发挥重要作用。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p>


(1)


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

< br>


译文:



< br>(2)


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



译文:






【答案解析】



答案



1.D


2.B


3.C


4.(1)


皇上当面对范成大讲了接受国书的仪式的事情,范成大请求一并写入


国书 中,


(


皇帝


)


不采纳。




(2)

< br>人们多认为不好,


(


朝廷


)


下发


(


这个意见


)


给官吏们讨论,最终没能改变


范成大的方法。

< br>


解析:



1.


划线句的大意是


:


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始建通济堰,灌溉 水田二十多万亩,


但是,通济堰因年久失修,多有破败,范成大亲自踏勘堰址,通过叠石 筑防,设


置四十九道闸,在堰的上中下游设立用水法则,灌溉有序,百姓获得很大利益。


句中,“迭石”“筑防”结构相同,意义连贯,中间不做停顿,故排除

< br>A



C



如将“所”与“立水则”断为一处,


需考虑“所


+

< p>
动词”,



组成名词性短语,




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