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奋读书的故事!

温柔似野鬼°
589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12: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粉红丝带活动)


关于勤奋读书的故事!








爱读书的陶行知





陶行知小时候十分聪明。他常到邻村叶家玩,看到厅堂里的对 联


字画,就用竹条在泥地上描摹。他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却无力缴纳

< br>学费,幸好有位秀才在附近开馆教书,很喜欢聪明好学的陶行知,愿


意免费收他为 学生。这样,


6


岁的陶行知就得到了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


9


岁时,陶行知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他聪明伶俐,就把他送到吴尔宽 先


生的学堂伴读,陶行知这才正式入学。在那里,陶行知练出了一手好

< br>书法。启蒙教育结束之后,他便进入学堂,读四书五经。





10


岁 时,因父亲失业,陶行知只得半工半读。他每天砍一担柴,


挑到城里卖掉后再去上学,每 天往返


20


里,就这样学完了四书五经。


这时的陶行知已深知读书对穷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容易,所以学习更为


刻苦自觉。他听说 距黄潭源村


15


里的小南海航埠头曹家,有一位满腹

< p>
经纶的前清贡生王老先生在主持学馆,便前去求学。王老先生被他的


诚意所 感动,便免费让他伴读。





少年陶行知迫于生活的压力,不能一心读书,必须经常参加劳动。


他 有时替父亲挑瓜、挑柴进城出售,有时帮母亲挑水、洗菜。崇一堂


校长见陶行知勤奋好学 ,便允许他免费入学。这样,


15


岁的陶行知进


入了崇一学堂。因为基础扎实,他一入学就直接被编入二年级,毕业


时,他的成 绩名列第一。在崇一学堂读书期间,陶行知既学现代科学


知识,又没丢下古典文学。因为 家境不好,他向崇一学堂的同学借来


唐诗选本,在吟诵之余将一本书工工整整地抄完了。 还书时,同学的


父亲问陶行知唐朝诗人中最推崇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杜甫和白


居易。”并说::“杜诗沉郁有力,多伤时忧国之作;白诗通俗易懂,


道出民生疾苦。”同学的父亲为陶行知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惊奇,他


认为陶行知一定会 有所作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