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后题思考题及答案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后题思考题及答案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课后题思考题及答案
第
1
课
古代埃及
P3
问题思考:
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p>
尼罗河是古埃及的
文明
,
也是古埃及思想文化发展的源泉。
P5
课后活动:
1
、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
V
,错误的画×。古埃及文明延
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
×)古埃及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很
高的成就
(
V
)
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
“金字塔”
,
象征着无限的权力
(
×)
第
2
课
古代两河流域
P7
问题思考:想想看,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什么进位制?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
p>
的是十进位制。
P9
课后活动:
读材料,想问题。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
“你非吾之主人”
,
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
p>
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
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
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倘自
由民购买奴婢,
未
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
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问题:
①奴隶处
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被压迫的地位,
没有任何自由。
②你认为
《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答:奴隶主阶级。
第
3
课
古代印度
P12
问题思考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吗?河南洛阳龙
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
P14
活动与探究
2
①按从左至右
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
大致时间。答: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
/p>
3500
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
3500
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
2300
年;中国文明,
约公元前
3000
年。②
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
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答:大河流域。
原因
大致有: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有
充沛的水源和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
4
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
、课后活动:查找资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
。答:利:雅典民主政治能
激发公民群体的积极性,
p>
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发展;
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公职向所有
公民开放,
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
国家为担任公职的
公民提供津贴,
保证贫穷公
民也能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弊:
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
只有成年男性公
民才
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排除在外;它是一种直接的民主,容易
p>
造成民主决策的失误,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第
5
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P25
课后活动想一想:
这会对罗马帝国造成什么后
果?罗马帝国社会建立在奴隶
制基础之上。居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生活日益腐化
p>
,
挥霍大量钱财,举办各
种庆典娱乐活动,
寻欢作乐。造成罗马帝国社会矛盾尖锐
,
农业萎缩,商业萧条,
城市衰落,财政枯竭,政治混乱,奴隶贫民不断起义和大批蛮族乘机入境,帝国
政权陷于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境地。
第
6
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P28
问题思考你知道中国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吗?老子:
p>
字宙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后题思考题及答案
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把天想象
成为
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
本原。
荀子:
天为自
然,没有理性、意
志、善恶好坏之心。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
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
叫做天。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
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
结果。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
<
/p>
P29
材料研读:
“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
切人有效,应该永远有效。
”你如何理解这
句话?答:
这句话体现了所有人都享有基本权利的观点,
莫定了罗马法的基本原
p>
则。
P30
课后活动
1
、读材料,想问题。想一想,他说的话有道理吗?你怎样
理解?有道理。
罗
马法是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
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
代法律的先驱,
中国的法律制订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罗马法所体现的人人
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
的永恒价值。
第
7
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P36
课后活动: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
V
,错误的画×。从
国王那里得到土地的人,将
土地再赏赐给他的属下,他也是其属下的封君(
V
)
罗马教会的地位在查理曼帝国时期得到提高(
V
)
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
兵役义务(×)西欧国王与属下的关系类似古代中国皇帝与
臣僚的关系(
X
)
。
< br>
2
p>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是说每个封主只可以
管辖自己的附庸,
但无权管辖自己的附庸的附庸。
说明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是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服从,不能越级从属。
第
8
课
西欧庄园
P41
课后活动:
< br>1.
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
V
,错误的画×。西欧庄国中的农
民和农奴要向国王纳租税(
V
)西欧庄国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国法庭维护自己的
一些权益(
V
)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户
之间具有一定的契
约关系(
V
)
2
、讨论:中世纪西欧庄园有什么特点?经
济上:自给自足,生产所需的产品,
基本不需要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 br>
组织上:
各自为政,
庄园主管
理该庄园事务,
很少受上级政府的统辖和约束。
军事上:
有自己的奴仆、
有自己的私人武装。
人
员上:庄园内的农民、奴仆等人对庄园主
有人身依附关系,听命于庄园主
第
9
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P46
课后活动:
< br>1
、下列各项中,
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关的是国王
与教皇的支持(
V
)城市
的自由和自治
(
V
)选拔官吏的需要()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V
)
2
、讨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有哪些?①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前的社会
生
产力飞速进步,是从
10
世纪全民的、大规模的开垦荒地和围海
造田开始的,
即中世纪有名的垦殖运动。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经济
条
件。②西欧封建制度的脆弱和不完善乃是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重要政治因素。
③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也是中世纪社会中多阶级、多阶层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④中世纪从古代原始社会、
古典社会乃至基督教义中承继下来的平等自主理性等
观念,为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
10
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P50
课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