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翁传译文

余年寄山水
762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13: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前赴后继前仆后继)


丹溪翁传译文




丹溪 翁是婺州义乌县人,姓朱,名震亨,表字彦修,学习的人尊


称他叫丹溪翁。他自幼爱好学 习,每天能记千字。稍微长大,跟


从辞官居乡的老先生学习经书,


攻读科举考试的学业。


后来听说


许文懿公得到朱熹四传的学说 ,


在八华山讲学,


又前去拜他为师。


逐 渐


知道道德性命的学说,广博深奥,专精严密,于是成为理学


家 。有一天,许文懿对他说:“我患病卧床已久,如果不是精通


医学的人,就不能使我病愈 。你是聪明非凡的人,大概肯从事医


学技艺吧?”丹溪翁因为母亲患脾病,对于医学也粗 略学习过,


等到听了许文懿的话,


便感慨地说:


“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


艺,用来推行由爱己而及于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 没有出仕,


也像做官一样了。


”于是全部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 业,


专心在


医学方面尽力。





当时正在盛行北宋陈师文、裴宗元 等编定的《和剂局方》,


丹溪翁日夜学习它,


不久他醒悟说:< /p>


“拿古方来治疗当今的疾病,


它们的情况不能完全符合。


如果要设立医学法度,


确定治疗规范,


符合医治 准则,就必须依据《素问》、《难经》等各种医经!但


是我们本乡的各位医生很少能够通 晓《素问》、《难经》的。”


于是整理行装外出游访,寻求别的老师请教。他渡过浙河, 奔走


吴县,穿越宛陵,到过南徐,最后抵达建业,都没有遇到良师。

等他返回武林,


忽然有个把他郡中罗先生来相告的人。


罗先 生名


叫知悌,表字子敬,世人称他太无先生,曾是南宋理宗时的宫中

近侍,学问上对于医学精通,得到金代刘完素的再传,并且广博


地通晓张从正、李杲 两位医家的学说。然而他心胸狭小得很,凭


借医技厌烦侍奉他人,难以称心如意。丹溪翁 去拜访他,共多次


往返,不能跟他接交。后来丹溪翁求见更加诚恳,罗知悌这才接


待他,


问道:


“你不是朱彦修吗?”当时丹溪 翁已经具有医学声


名,罗知悌所以知道他。丹溪翁见到老师以后,就面向北方两次


叩拜进谒,接受他传授的医术。


罗知悌接待丹溪翁也很高兴,就


把刘完素、


张从正、


李杲三位医家的著作传授 给他,


为他讲述并


发挥三位医家的学术要旨,

< br>而完全依据于医学经典理论,


并且说:


“全部抛弃你过去 学习的内容,


因为那不是正确的。



丹 溪翁听


了他的讲述,问题都解决消散,在心里没有一点聚积的疑问。过

< br>了不长时间,就完全掌握了老师的学说而返回家乡。





乡里的拘泥陈师文、


裴宗元学说的各 位医生,


听了丹溪翁的


言论,就大为惊讶地又是讥笑又是排斥, 唯独许文懿高兴地说:


“我的病大概将要治愈了吧!


”许文懿得 四肢疾病,


医生不能治


疗的时间已十年有余了,


丹溪翁按照他自己的疗法医治,


的确有


效验。


在这种情况下,原先又讥笑又排斥的那些医生们,才都在


心里佩服在口上 赞誉。几年之间,丹溪翁的声誉大震。丹溪翁不


自我满足,更把刘、张、李三位医家的学 说推广发展。他认为刘


完素、张从正的学说,他们论述脏腑感受致病之气,有风寒暑湿< /p>


燥火六种,


而湿热相火三气导致疾病最多,


于是用推陈致新泻火


的方法治疗,这固然是超过了前代医家。然而有阴虚火动,或是< /p>


阴阳两虚而湿热自盛的病证,


又应当


斟酌


地使用。


又认为李杲论


述饮食劳倦、内 伤脾胃的疾病,是胃脘阳气不能升发,连及心肺


之气,都陷入中焦,而用补中益气的方剂 治疗,这也是前代医家


没有阐述的。然而西北地区天不足,东南地区地不满,天就是指< /p>


阳气,地就是指阴气。所以西北地区的人们,阳气容易不足;东


南 地区的人们,阴火容易亢盛。如果不了解这点,而只是拘泥李


杲的补中益气法,


那么脾胃阳气不足的病人当然能够治愈,


但对


于 那些阴火亢盛的病人也沿用这种治法,


我怕反而增加病人的疾


病 。于是把三位医家的学说,去其短而取其长,又根据太极之理


检验,还根据《易经》、《 礼记》、《通书》、《正蒙》等书中


的有关内容,更把《内经》的理论贯穿始终,来探寻 其学说的主


旨。他认为《内经》中论述的火,大概跟太极动而产生阳气、五


行中火性恒动理论相符合;他又认为《内经》中论述的人体精血


阴气最容易虚 损,又跟《礼记》中谈到的养育阴气的意思正好相


同。丹溪翁于是提出了相火易动和阳常 有余阴常不足两条理论,


来阐发他的观点。





从此,丹溪翁的医术更加闻名。各 地因为疾病来迎请的人,


就聚集在路上,


丹溪翁都前往奔赴病人 家里。


他所治的病有多少,


病状怎样,施用何种良方,服用何种 药剂治愈,从过去到现在,


取得效验的是哪些人,


住在何县何里 以及病人姓名,


从人们的所


见所闻中了解这些情况,清清楚楚地 可以记载。




浦江郑义士患痢疾,一天晚上忽然昏倒,两目上视,小便失


禁并汗液泄出。丹溪翁为 他诊察,脉象虚大没有规律,就告诉家


人说:


“这是阴虚而阳气 突然断绝,


是由于病后饮酒并且行房事


而得这种病,然而我能治 愈他的病。”赶快让人配制人参膏,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