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

萌到你眼炸
671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13: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蕊的组词)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






《你是 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


心中的爱 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



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 接,情感如水面


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

< p>


诗的第五节


/


你是爱,是 暖,


是希望,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p>


”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


尽盛 赞,


美不胜收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与 诗的开篇呼应,


重复中有变化,


诗情回旋而流转,


毫无滞涩之感。








作为诗 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


此诗的节奏、


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 语词的中性状态,


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 的,甚至走向旖旎和


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 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


“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 式突出了“我”的指向,


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

< br>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



颂四月天, 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


“你是爱,


是暖,是希望”


,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 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


画面背后,


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 的雅致,


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


象。

< p>
[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语言艺术








《你是人间四月天》


这首诗的语言,


画面感极强。


不同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

< p>
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毗类情感的特点,


也就是说,

< br>在诗歌意象、


思想和语言之间,这


首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 的感觉,


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


而是以诉说为主,阅 读者


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共同“呈现”意蕴的面貌,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只 有敞开


的画面,


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


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


温馨 柔媚的情调。








在这首 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


,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


光谱分析会发现,


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

< p>
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


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按 照心理分析来说,则是一种温润的美感。而且,


作者在描写这些美感的时候,又采用了跳 动的笔法,也就是说于变化中、动作中展示色彩,


这可以从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中看到, 这样的文字有“点亮、春的光艳、云烟、黄昏、星子


在无意中闪、夜夜的月圆、水光浮动 ”


,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它不是静


态的描摹 ,


而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背景中来挥洒,有点像绘画中的晕染,


漫出纯粹色彩的


边界,


正是在那模糊之处,美感油然而生;从 人类的接受心理来说,这样的色彩点燃恰好是


抓住了人类注意力的某些特点:

< p>
再似乎不注意的地方写下动态的景观,


稍一提神,


便豁然开


朗,这正是美学欣赏中的恍然一悟。而且,在这样两组文字中,有一种顺承的关 系,第一组


纯粹的色彩只有到了第二组跳动的组合中才更生动,试看这些词:

< p>
“点亮”突出了“点”这


个动作、


“春的光艳”显 示了“春”的灿烂和妖娆、


“云烟”则直接是状态的描写,若隐若现

渺渺茫茫、


“黄昏”看似暗淡实则隐喻了温暖,因为它后面紧跟着的是“风的软”< /p>


、而“星子


在无意中闪”


承续

< p>
“黄昏”


这一意象,


突出了


“闪”


的动态感,


给我们一种灵动的审美体验、


在“夜夜的月圆”和“水光浮动”中,以“暗”和“柔”进一步烘托那种微醺的温暖的感觉。


所以,


在这样的文本细读中,


我们会发现,


当单纯的文字组合在某种一致性的情感脉动中的


时候,那些文字就会 突破其单一的意义,而获得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