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20

萌到你眼炸
596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15: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黑暗中的女神)









































梅花飘香境自高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第四实验小学





刘丽红









































白驹过隙,


时光飞逝,


转眼间,


我已经在三尺讲台上度过了


22

< p>
个春秋。



22


年平凡而 忙碌的教学生涯中,


既有积淀的艰辛,


也有薄发的自豪,


更有成功时的喜悦。


但归根到底一句话,


就是 做一个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


高尚的情操,


扎实的教科研能 力,


才能融会贯通,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一、






勤学苦练铸根基





















1988


年毕业后,我走进县第一实 验小学任教语文,从而走上了充实而


繁忙的教学岗位。初为人师,面对淘气顽皮的孩子们 ,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有时领导来听


课,更是举止拘谨,语无伦次。细心的校长告诉我 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时我

才明白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于是,我决定从点滴做起,苦练教学基本功。我从图

< br>书室借来《教育学》



《心理学》


,订阅《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



《演讲与口才》


等教学杂志刻苦研读。





















刚开始 教学时,


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太标准,


于是我每天晚上坚持看


《晚


间新闻》


,认真倾听播音员的发音。课 上,我用录音机把自己的教学语言录下来,课下再认


真矫正自己的错误发音。

< p>
为了使自己的板书更加规范,


每天下午放学后,


我 独自在教室里练


习粉笔字,


有时还请来书法过硬的老师指点,< /p>


刻苦练习,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为了克服课堂

上呆板的教态,


我无数次对着自家的穿衣镜练表情、


动作、


神态、


语言……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参 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


我便参加了县级语文优质课的评比,


并 获一等奖,


成了学校的


业务骨干。






















199 3


年,我省开始使用九年义务新教材,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此时,

我正逢产假回来,


我校的语文教师已安排妥当,


而学校正好 缺一名业务能力较强的自然教师,


校长就安排我临时先教一教,就是这临时的“先教一教 ,


”让我与自然、科学学科结下了不


解之缘,一教就是


18


年。也就是从这时起,我踏上了自然教学与课程改革的辛苦历程。< /p>





















二、踏踏实实务教学





















22


年的教学工作,我一直在奉行着 一个原则:



“踏踏实实做人、踏踏


实 实做事”


,正是这种踏实,成就了现在的我。





















记得刚刚教学自然课时,


我还是有些茫然。


几年的语文教学,


自己虽然< /p>


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


但对我来说,


这毕 竟是一门陌生的学科,


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怎样设 计教学过程?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关于自然教学的


一系列问题在我的脑海里不 停的浮现着。


于是,我又开始了刻苦地攻读。学习《自然教学大


纲》


,阅读《小学自然教学》



《教育 实践与研究》



《自然学习方法报》等有关杂志,观看名


师的课堂实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逐渐把握了自然教学的特点,理清了教学的脉落。





















为了使 自己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不断提升,


我每天都要花费很大气力去


研究教材,


坚持写详细完备、


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案,

< p>
审慎选择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自然课不 同于语文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记录、统计、整理等多种


学习方 法都要样样精通。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果,每次课前我都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试作,


以便 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 晔”


。每位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可能


会不同,但他们却都有着相 同的条件,都要以深厚的教学底蕴为基础。


因此,我虚心向经验


丰富的老教师请教,


博采众家之长。


市教研室的高兴泽主任、< /p>


袁守信老师、


县局教研室的石


永年、


周爱民主任和教研员李文侠、


张光学老师给予了我正确的引领和极大 帮助。


此外,我


还通过网络和教学刊物搜寻著名教育家刘默耕老 师和特级教师章鼎儿、


路培奇老师的文章认


真学习、

< p>
研究,


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成了我事业道路上的航标灯。


除了专家的引


领外,我还和同伴互听互评、共同研讨,提升自己的教学 水平。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成了我


专业发展的催化剂,刻苦钻研和不懈的努力为我搭起走 向成功的阶梯。


1994


年,县局组织


选拔自然教师下乡送课,我竟被幸运的入选。


1995


年,我市 组织自然优质课评比,我代表


县教育局参加比赛,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夺得贵冠。从此, 成为市、县的自然学科带头人。





















三、






倾心教改挑重担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青年教师搭起了 探索创新、


勇攀高峰的实践平台。



课 改的路程中,我倾心投入,勇挑重担。





















1













明确课改任务





















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 一个新的挑战。


为迎接挑战,


我阅读


了 《新课程改革纲要》


《科学课程标准》等大量有关新课改的资料,认真分析、研究。经过


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渐渐懂得,


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大力推 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然课更名为科学课。在学习内


容上更注重学生实践,

< p>
贴近学生生活。


不论是自然课还是科学课,


教学改 革的重点主要是教


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2













静心反思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


,教师只有不断总结经验,研究困惑 ,


不断改进,


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行为走上正轨。


我常常于课后反思,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


思自己的 教育理念。


以前的自然教学,


过于注重知识与结果,

< p>
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


方法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培养。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我认真学习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树立


“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全新理念,


并应用于科学课 的教学之


中。





















3













大胆实践





















有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做底蕴,我开始在课堂教学中 付诸实


践。





















教学时,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教”


,从


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 动手、动脑、动口做科学、学科学,


强调学生的“做中学”


。< /p>





















教学时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接受式学习”为“启发式”



“自 主


探究性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 注重学生独立钻研。探究性学


习不仅重视探究的知识成果,更重视探究过程,重视探究过 程中获得的体验。所以,我把自


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基本模式分为


“创设问题情境——主动探究——实践应用”


等几个环节。


通 过学生自行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自行设计探究的程序,


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


自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多年的教学中,我不断实践探究, 逐渐形成了“思路清晰、自然朴实、


引导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的课堂教学风格。





















4




勇挑重担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在省、市、县多次组织的活 动


中,我争做教研教改的“领头雁”



挑起了示范引路的重担。自我县推广和使用新教材以来,


曾先后


10


个学期配合教研室为全县自然教师做教材辅导,每次辅导都以媒体的设计新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