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地区学校2017-2018学年(下)七年级语文期中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2》

绝世美人儿
746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16: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蒸蒸日上的近义词)


江苏苏州地区学校


2017-2018


学年(下 )七年级语文期中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2


< br>


2017-2018


学年(下)七年级语文期中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


2







太宗吞蝗







贞观


二年 ,京师


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


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 /p>


:


“人以谷为


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


:


“恐成疾,不 可


!


”太宗曰


:


“所冀移灾朕躬


,何疾之避


?


”遂吞 之。



(选自《贞观政要》







< br>注释



①贞观:唐太宗年号。②京师:京城,国都。③苑 :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


④躬:身体。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掇


数枚而咒曰(





















2


)左右 遽


谏曰(













3


)恐


成疾(< /p>



























4


)所冀


移灾朕 躬(












2.


请 从文中找出表示第一人称的词。


(


写出三个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2


)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
















































































4.


从唐太宗吞食蝗虫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



































































































































































赵普固请



有群臣当迁官


,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 /p>


:


“朕固不为迁官,卿若



之何


?


”普曰


:

< p>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


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岂得以喜怒专之


?


”太祖怒甚,起,普 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


允。



(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释


< p>
①迁官:升迁官职。②通道:不变的惯例。




1.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


/


素恶其 人

























B.< /p>



/


坚以为请





C.


非< /p>


/


陛下之刑赏

























D.



/


之不去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普坚


以为请 (






















2


)且


刑赏天下之刑赏(

< br>












3


)岂得以喜怒专


之(


















4


)竟< /p>


得俞允(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1 / 21

< br>江苏苏州地区学校


2017-2018


学年(下)七年级 语文期中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2





2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 也。
















































































4.


太祖为什么最后批准了赵普的奏请


?















































































5.


对赵普“坚以为请”的做法,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怎 么看


?


为什么


?































































































































































张敞制盗



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


,求问长安父老。偷




盗酋长数人, 居皆温厚


,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


其罪 ,把其宿负




,令致诸偷以自赎。偷 长曰


:


“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



”敞皆以为吏,



遣归休 。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


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


之,一旦捕得数百人。



(选自《汉书·张敞传》






注释


< p>
①视事:办公。②居皆温厚:生活都十分富足。③贳


( sh


ì


)


:宽大,赦免。④把


其 宿负:抓住他们过去所做的坏事。⑤受署:安排。⑥赭


(zh


ě


)


污:用红褐色颜料做记号。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长安市偷盗尤


多(



















2


)今一旦召诣


府(













3


)小偷悉< /p>


来贺


























4


)且


饮醉(< /p>












2.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敞以为


可禁





























②敞皆以为




..


..




③今一旦


召诣府



























④一旦


捕得数百人



..


..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

















































































2


)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
















































































4.


张敞在制盗方面采用了什么奇招


?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为人须学







太宗谓房玄龄曰

< br>:


“为人大须学问。


朕往为群凶未定,

< br>东西征讨,


躬亲戎事



不暇读书 。



比来


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 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




内。古人云


:


‘不学,墙面


,莅事


惟烦。


’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













































(选自《贞观政要》


)


< p>


注释



①戎事:战事。 ②比来:近来。③墙面:面对着墙壁,比喻一无所知。④莅(


l


ì)


2 / 21


江苏苏州地区学校


2017-2018


学年(下)七年级语文期中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 br>2




事:处理政事。




1.


用“


/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


各标一处


)



1


)联
















2


)使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不暇


读书(




















2


)不能自执


书 卷(













3


)不徒


言也(




















4


)大觉


非也(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2


)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4.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











































































































































“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质



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


“必当先读百遍。


”言: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


“苦渴


无日 。


”遇言


:


“当以‘三余’

< p>


”或问“三余”


之意。遇言:

< br>“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







注释

< br>】


①质:质朴。②讷:口齿不流利。③渴:急切,迫切。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性


质讷而好学(





















2


)其义 自见
















3


)或


问“三余 ”之意(

















4


)冬者岁


之余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从学者云:


“苦渴无日。














































































2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br>











































































3.


董遇的“三余”读书法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4.


别 人向董遇求学,可他却“不肯教”


,你认为董遇是一个好老师吗


?


说说理由。





























































































































































3 / 21


江苏苏州地区学校< /p>


2017-2018


学年(下)七年级语文期中专题《课外文言文 阅读


2






炳烛而学



晋平公


问于师旷


: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


矣。


”师旷曰


:


“何不炳烛



?


”平公



: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师旷曰


: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臣闻 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




阳;壮< /p>


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


”平公曰


:


“善哉


!




(选自《说苑》



< br>①






注释



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的 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眼睛失明,


善于弹琴,精于辨音。③暮:晚。④炳 烛:点燃蜡烛照明。炳,点燃。⑤壮:壮年,古人三


十岁以上为壮年。⑥孰与昧行乎:与 摸黑走路相比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盲臣安敢戏


其君乎(

















2


)臣闻


之(< /p>















3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4


)善


哉(














2.


下列句子中“于”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p>


晋平公问于


师旷曰






















B.


其剑自舟中坠于



(

< br>《刻舟求剑》


)







C.


环谒于


邑人


(


《伤仲永》


)
















D.


尝 驾黄鹤返憩于



(


《黄鹤楼》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2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4.


文中师旷运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





































































































































































燃糠自读







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也。家 世寒贱,父祖并


为农夫,欢独好学。年六七岁,知推六




。家贫,父使田中驱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稻过半。父怒, 欲挞之,见赋乃止。乡





中有学舍,


欢贫无以受业


于舍壁后倚听,


无遗忘者。


夕则然松节

读书,


或然糠


自照。


及长,


笃志不倦。







































(


选自《南齐书》


)




注释


< br>①并:都。②六甲:古代以天干地支依次相配成六十组干支,


“甲”字为首,


故称“六甲”


。③受业:跟随老师学习。④然松节:点燃松树的节疤 处。此处含松油较多,


可点燃照明。然,通“燃”


。⑤糠:碾碎 的稻谷外面的硬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父使


田中驱雀(





















2


)父怒 ,欲挞


之(















3


)见赋乃止


























4


)或


然糠自照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家世寒贱,父祖并为农夫,欢独好学。















































































4 / 21


江苏苏州地区学校< /p>


2017-2018


学年(下)七年级语文期中专题《课外文言文 阅读


2





2


)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
















































































3.


下面句子中表现顾欢“勤学”的一组是













































①父祖并为农夫,


欢独好学②年六七岁,


知推六甲③于舍壁后倚听,


无遗 忘者④夕则然松


节读书,或然糠自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 .


“及长,笃志不倦”表现了顾欢怎样的学习精神


?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


:


“童子何泣


?

< br>”原曰


: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




书者,凡得学者,有亲


也。一则愿


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


感 伤,故泣耳。


”师




恻然



:


“欲书可耳


!


”原曰


:


“无钱资。


”师曰


: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 求资也。


”于是


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


《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释



①亲:父母。②愿: 羡慕。③中心:内心。④恻然:怜悯、同情的样子。恻,


悲痛。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过


书舍而泣(























2


)凡得


学者(













3


)童子苟< /p>


有志(























4


)吾徒


相教(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2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


书塾中的老师有什么值得我们敬佩的品质


?




























































































































































4.


从邴原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什么精神


?































































































































































废弈向学







魏甄琛



秀才入都


,颇以弈棋


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


执烛,或时睡顿


,则




杖之。奴曰< /p>


:


“郎君辞父母仕宦


,若读书,执烛即不 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


⑨,


之意乎


?




琛怅然惭感,遂诣李彪 许


假书研习,闻见日优。

















































(


选自《何氏语林》


)





< br>⑤




注释


①甄琛:北魏人,字思伯。下文“李彪”也是北魏人。②举:这里指被举荐。


③都:京城。④弈棋:下棋。⑤苍头:仆役,仆人。⑥睡顿:倦极打瞌睡。⑦仕宦:做官。< /p>


⑧向京:来到京城。⑨许:处所,地方。




5 / 21


江苏苏州地区学校< /p>


2017-2018


学年(下)七年级语文期中专题《课外文言文 阅读


2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颇


以弈棋废 日(





















2


)令苍头执


烛(













3


)或时睡顿,则杖

之(

















4


)今乃围棋日夜不息

< br>(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p>



1


)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 乎


?

















































































2


)假书研习,闻见日优。

















































































3.


甄 琛“弈棋废日”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


引用原文语句回答


)
















































































4.


你如何评价甄琛这个人


?

































































































































































吕蒙为学



吕蒙


入吴,王


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 《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


< br>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


:


“向梦见 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





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


言,政


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


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


)





注释



①吕蒙:字子明,三国时东吴大将。②王:指吴主孙 策。③宗:主旨,根本。


此处引申为主攻,主修。④世祚(


zu


ò


)


:指国运。⑤玄:深奥。⑥政:通 “正”


,只,仅仅。


⑦呓:说梦话。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乃博览群籍























2


)俄而


起惊(











..< /p>



3


)莫


不穷精 极妙(




















4


)政空 诵其文耳













2.


“向”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主要有以下解释:①刚才;② 假如,假使;③接近,将


近;④朝向,向着。本文中“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的“向 ”


,应选择第







项解释。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 /p>


















































































2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4.


文 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


?(


用自己的话回答


)

















































































十一



陆游书巢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 ,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


,而风雨雷


< p>
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或至不得行,则 辄自笑曰


:


“此




非吾所谓巢者耶


?

< p>
”乃引客就


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


:


“信


乎其似



6 / 21


江苏苏州地区学校


2017-201 8


学年(下)七年级语文期中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2




巢也


!




(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



①觌(

< p>
d


í


)


:见,相见。②槁 枝:枯树枝。③就:走近,靠近。④信:确实。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未尝不与书俱






















2


)间


有意欲起(













3


)则辄


自笑曰 (























4


)既


入又不能 出(












2.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乱书围之




























②乃引客就观之







③而


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④而


乱书围之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

















































































2


)乃亦大笑曰


:


“信乎其似巢也

< p>
!

















































































4.


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你对“书巢”主人有何评价。

















































































十二



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


,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


,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

;或与平日







所闻不合,则即


坊肆


中发书而对勘


之。或径行


平原大野,无足< /p>


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



经注疏


;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 p>
注释



①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 文中指顾炎武。②厄塞:险要的地


方。③曲折:详细情况。④即:靠近,引申为走向。⑤ 坊肆:街市中的客店。⑥对勘:核对


校正。⑦径行:直接行走。⑧无足:没有值得。⑨诸 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凡


先生之游 (























2


)以


二马三骡 载书自随(















3


)或


与平日所闻不合(

















4


)则即 坊肆中发


书而对勘之(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

















































































2


)偶有 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3.


古人云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4.


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写道


:


“保天下 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后来这句话演变为

< p>
7 / 21


江苏苏州地区学校


2017-20 18


学年(下)七年级语文期中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2




哪句名言


?
















































































十三



破瓮救友




生七岁,凛然


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


,爱之,退为家人讲, 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 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



石击瓮破之,水迸


,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 p>


注释



①光:即司马光 ,北宋大臣,史学家,曾编撰《资治通鉴》等书。②凛然:严


肃庄重的样子。③《左氏春 秋》


:又称《左传》


,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 ④


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



⑤瓮:水缸。⑥迸:涌出。




1.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退


/


为家人讲


























B.


自是


/


手不释书





C.


群儿


/


戏于庭


























D.


光持石


/


击瓮破之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凛然如


成人(























2


)即了


其大指 (













3


)群儿戏


于庭(























4


)足跌没


水中(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2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p>















































































4.


你从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



























































































































































十四



苻融验走



前秦苻融

< br>,为冀州牧。有老姥


遇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



昏黑,


莫知其孰是



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


:



此易知耳,


可二人并走,


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 正色


谓后出者曰


:


“汝真贼也,何诬人 乎


!


”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


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选自《晋书·符融传》







注释

< p>


①苻(


f


ú)融:字博 休,苻坚的弟弟。②姥


(m


ǔ


)


:年老的妇人。③孰是:哪一


个是


(



)


。④正色:板着面孔,态度严肃。




1.


用“


/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

< p>
各标两处


)



1


)融



























2


)故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路人为逐擒


之(





















2


)乃俱


送之(













3


)贼遂


服罪(

























4


)盖以贼若善走













8 / 21

< br>江苏苏州地区学校


2017-2018


学年(下)七年级 语文期中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2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2


)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 走者贼也。


















































































4.


苻融认为跑在后面的人是贼, 其依据是什么


?(


引用原文语句回答


)
































































































































































5.


苻融通过验走而查清了事实,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十五



庄子刺虎







卞庄子


欲 刺虎,馆竖子


止之,曰


:


“两虎方且食 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



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 ,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


之。有顷两虎果斗 大


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选自《史记·张仪列传》







注释



①卞(


bi


à


n


)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②馆竖子:旅馆的童仆。③须:等待。




1.


给 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


标三处


)


























死。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馆竖子止


之(























2


)两虎方且


食牛(













3


)一举必有 双虎之名


















4


)卞庄子以为然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 。


















































































2


)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4.


“一 举果有双虎之功”一句中的“果”有什么表达效果


?































































































































































十六



一举三役



祥符


中,禁火


。时丁晋公主营复


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 /p>


取土,不日皆成




巨堑


。乃决汴水


入堑中,引诸道


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



斥弃


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省费以亿万计。< /p>



(选自《梦溪笔谈》







< br>【


注释



①祥符:即大中祥符, 宋真宗赵恒年号。②禁火:皇宫中失火。禁,皇帝居住


的地方,文中指皇宫。③营复:文 中指修复。营,建造。④通衢(


q


ú)


:四通八达的道路,


文中指城中的主干道。⑤堑:壕沟,护城河,文中指取土时形成的深 沟。⑥汴水:河流名。


⑦诸道:文中指各地。⑧斥弃:抛弃,文中是废弃的意思。



9 / 21


江苏苏州地区学校


2017-2018


学年(下)七年级语文期中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p>


2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患


取土远(

























2


)尽< /p>


自堑中入至宫门(













3


)事毕






























4


)复为


街衢(












2.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省费以


亿万计






A.< /p>


不以


疾也(


《三峡》




















B.


却以


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







C.


何不试之以


足(


《郑人买履》













D.


徐喷以


烟(


《 幼时记趣》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




















































































2


)一举而三役济,省费以亿万计。



















































































4.


“一举而三役济”说明了什么道 理


?




















































































十七



木楔正阁



苏州重元寺阁,一角忽倾。 计其扶荐


之功,当用钱数千贯


。有游僧曰


:


“不足劳人费





钱。请一夫斫


木为楔


,可以 正也。


”寺主从之。僧每食毕,辄持楔十数,执柯


登阁,敲


槌其间。未逾月,阁柱悉正。



(选自《历代文言小故事》


)





注释



①扶荐:这里指扶正荐直。②贯:古代把铜钱作为货币的单位,


“贯” 是穿连


的意思。一千个铜钱为“一贯”


。③


斫(


zhu


ó)


:削。④楔(


xi


ē)


:一头 厚一头薄的木片,


俗称“楔子”


。⑤柯:斧头柄。这里指斧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计


其扶荐之功(





















2


)不足


劳人费钱(
















3


)寺主从


之(

























4


)阁柱 悉


正(















2.


文中“辄持楔十数”的“十数”是指











































A.


十个















B.


十几个













C.


几十个












D.


不到十个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计其扶荐之功,当用钱数千贯。

















































































2


)僧每 食毕,辄持楔十数,执柯登阁,敲槌其间。
















































































4.


“苏州重元寺阁,一角忽倾”


, 游僧修缮的结果是什么


?(


引用原文语句回答

< br>)















































































5.


游僧能够省钱、省力地完成任务,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十八



庸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

< p>
能治人背驼。曰


:


“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 延吾治,可朝治夕如


10 / 21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