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注意力
-
如何提高幼儿注意力
注意力是将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对象的能力。注意力集
中
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幼儿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幼儿学习
效果的优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可以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提高幼儿注意力的集中能力
,不仅能使幼儿有效地学习,还能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如何提高幼儿注意力
一、
幼儿注意力的表现特点
p>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培养幼儿的注
意力,首先
要了解一下幼儿的注意都有哪些特点。
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是儿童的一个共同心理现象,年龄越
小注意力就越不集中
。这是因为儿童的脑神经发育系统尚不完
善,大脑的抑制功能还不强的缘故。心理学研究
中把注意分为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标也无
须经意志努力而实现的注意
;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
,需要一
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实现的,
不仅脑力消耗大,而且易疲劳。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鲜明、生动、直观、具体的
形象,突然变化的
刺激物,都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但各年
龄段的幼儿由于所受教育以及生理心理发展等
方面的差异,他
们的注意表现了不同的特点:
(
一
)
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班孩子的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
新奇、强烈,以及活动着的刺激
物都能很容易的引起他们的注
意,但不是很稳定。例如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幼儿很投
入
的扮演者里面的角色,当她看到其他幼儿正在建构区里搭建一
座“城堡”,她的注意力便一下转到“城堡”,而走到建构区
去玩了。
< br>
中班孩子经过幼儿园一年的教育,无意注意已
进一步发展,
注意范围扩大,比较稳定,对于感兴趣的事情可以保持长时间
的注意,而且集中的程度也较高。
大班孩子的无意注意已高度发展,而且相当稳定。他们对
于有兴趣的活
动能更长时间的保持注意,中途突然停止他们的
活动,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
二
)
p>
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幼儿前期已出现有意注意的萌芽。进入幼儿期以后,有意
注意才渐渐形
成和发展。
小班幼儿的注意
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则只是初步
形成,而且稳定性很低。即使在良好的教育条件
下,一般也只
能集中注意三到五分钟。而且,小班幼儿注意的对象也比较少。
因此,呈现教具时也不能一次呈现过多。
到了中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
幼儿的
有意注意得到了发展。在适宜的条件之下,注意集中的
时间由原来的三到五分钟提高到十
分钟左右。在游戏的时候,
小班的幼儿往往顾不上其他的幼儿,当他注意到别人正在游戏
时,自己便无法正常的进行活动了。但是中班的幼儿和其他小
朋
友一起玩的时候,不仅能自己玩,还可以同时照顾到其他的
小朋友。这就表明中班幼儿活
动时,已经能够同时注意几种对
象了,注意的分配能力有所提高。
大班幼儿在正确的教育下,有意注意迅速发展,而
且,有
一定的稳定性和自觉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
延长到十至十五分钟。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注
意,观察时既能注意主
要部分又能注意细节部分。
二、幼儿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下列几种:
(
一
)
无关刺激的干扰
幼儿注意
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
幼儿的注意,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例如:教室的布置过
于花哨,更换的次数过于频繁,环境过于喧闹,教师的服装过
于新奇,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注意力。实验表明,让幼儿自己选
择游戏时
,一般以提供四五种不同的游戏为宜。提出太多的游
戏,幼儿既难选择,也难集中注意玩
好。
(
二
)
疲劳
幼儿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
事
单调的活动,便会引起疲劳,出现“保护性抑制”,导致注意
力涣散。所以幼儿的教学活动要注意动静结合,而且时间不能
太长,内容上也要生动有趣
,适当的可以借助教具,引起幼儿
的兴趣,从而防止幼儿产生疲劳和注意涣散。
造成疲劳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科学的
生活规律。有一些家
长很不重视幼儿的作息制度,晚上让幼儿看很长时间的电视,
和家长一样晚睡,第二天就因睡眠不足而迟到,而且上课也没
有精神。
到了双休日,很多家长会带着幼儿到公园、游乐场、
商场等地去玩,一玩就是一整天,虽
然幼儿很开心,但是却破
坏了原来的生活规律,幼儿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且过分兴奋。
经调查表明,幼儿在星期一情绪最难稳定,注意力经常涣散,
这
时对学习和活动极为不利。
(
三
)
教学内容、方法不符合幼儿特点
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都
不能引
起幼儿的注意,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幼儿不感兴趣,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