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
-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各位朋友:
下午好!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一起探讨如何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问题。
因为
我也是一个
12
岁孩子的妈妈,去年她刚升入初中。
学习永远是我们家长关注的
话题,勿庸置疑,也无可厚非。在座的都是三年级的家长。我
们常说三年级是一
个分水岭。有的孩子一二年级成绩不差,考试都能在
< br>90
分以上,升入三年级成
绩开始下滑,掉到
70
、
80
分了,有时作
业还会做到
10
点
11
点。还有的孩子开
始变得不听爸爸妈妈的话。
我们做家
长的心急吧
?
可是我们越心急,
越让
孩子好
好学习,孩子却越学不好。我们越是要求孩子,孩子却越不听我们的。这是为什<
/p>
么呢?
有家长说因为这个年级功课难度
加大了,
英语是考试科目,
阅读题、
作
文要
求高了。还有家长说孩子太贪玩,对学习没兴趣,不喜欢老师,还有家长说是教
p>
育体制有问题……不错,
现实中的确存在以上各种情形。
可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能
顺利过渡呢?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此时为什么会反抗父母?因为孩子在
8
< br>、
9
岁时正处在第
一次心理反抗
期。
孩子这时对客观世界有了强烈的探索欲,
对父母的掌控和替
代
会报以抗拒。
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在提醒我们,
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有
了问题。
凡是进入青
春期后“疯狂”叛逆和“激烈”反抗父母的青少年,
都是缘
于积
聚在潜意识中童年受虐经历的总爆发。我们把孩子养大的过程充满了挑战
性,需要爱心,
更需要技巧和智慧。
我们再来看孩子的学习问题。
影响孩子的学习的因素,
我认为主要是看以下
三个
方面:
一、
看孩子能不能学习,
二、<
/p>
孩子会不会学习,
三、
孩子爱不爱学习。
而这些问题的基础则是我们这些爸爸妈妈会不会做合格的父母。
先来看孩子能不能学习,也就是学习能力的问题。
学习能力包括智力水平和知识储备。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知能力,
它包括注
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个基本因素,抽象思
维能力是智力的
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借用一个形象的说法:观察力是智力的
门户,
没有它,就不能获得和感知知识和信息;注意力是智力的天窗,没有它,就不能<
/p>
集中精力理解知识和信息;
记忆力是智力的仓库,
没有它,
就不能存储和提取知
识和信息;想象力是智力
的翅膀,没有它,就不能延展和创新知识和信息;创造
力是智力的风暴,
没有它,
就不能体会知识和信息带给我们的便利;
思维
力是智
力的心脏,
没有它,
就不把握事
物本质和客观规律。
智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
成就,
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
深度和灵活性,
决定着学
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智力在
12<
/p>
岁以前快速发展,其后发展放缓。
我们
来看看注意力的问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是个常见问题。“注意力”
是指有意识地关注
事物的能力。
注意力好坏的指标有这样的三个:
指向性、
分配
性和转移性。
指向性好的孩子在上课时能
够做到专心听讲,
很少开小差;
分配性
好的孩子能够同时关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
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能够做好课
堂笔记。转移性好的孩子指能够速度较快地将注意力在不同目标之间进行转换,
< br>譬如课间活动后能够在接下来的课中很快集中精力,不会一直回味刚才的游戏。
注
意力差的孩子则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
上课时窗外的鸟叫声、
走廊上的脚步
声,乃至操场上的踢球声都能转移他的注意力。在家里,门铃声、电话声、
说话
声统统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这样就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听课
和写作业上,
造成学
习上的问题。
那么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又有哪些?
首先,注意力的发展与孩子在出生时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有关。一般来说顺产
的孩子更
容易集中,
因为顺产的孩子在出生时受到了更多的触觉、
本体觉
和呼吸
方面的锻炼。当然出生的方式不是孩子能选择的。
p>
其次,注意力的发展与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爬行运动是否充分有关。婴幼儿时
< br>期充分的爬行运动能够促使孩子的肢体肌肉发展更加成熟,肢体运动更加协调,
较
少出现因为肌肉发育不成熟而导致肌肉紧张、不舒服,进而坐不住的现象。
再次,注意力的发展与孩子看电视时间的长短有关。电视画面丰富多彩,比
书本和老教学更具有吸引力,
看电视时间过长的孩子对于阅读和课堂听讲的兴奋
性降低,所以不能够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
还
有些孩子提早上学或过度教育。
当他们入学时并没有达到小学生的入学能
力标准,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充分,大小肌肉发展不足,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坐
不住。
再来看观察力,
观察力更多的用到视知觉能力。
有的孩子总会分
不清
b
和
p,
大和天,士和土,竖式计算时老出错,考试时漏题,读书时加字、减字或者读反
字。一般
家长会认为这是孩子不认真或是观察不仔细。其实除了主观原因之外,
这还与每个孩子的
认知能力有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孩子知觉的发展情况影响着<
/p>
认知能力的发展,
而认知能力发展得好坏会直接促进或阻碍孩子基
本学习技能的
发展,也就是我们所就讲学习好不好,能不能学习的问题。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说,听知觉和视知觉能力起着决定作用。我们来先看<
/p>
阅读和完成作业主要依赖的视知觉的能力。
视知觉不同与视觉,<
/p>
视觉是指眼睛看
到的信息,
视知觉是把眼
睛看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
对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
力。视知
觉上的差异往往决定了理科学习上的表现。
视知觉能力落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视觉分辨,也就是对数学、字母、符号、汉字和图形的区分能力,特别
是对相近或相似的这些数字、
汉字是否能够准确地区分。
< br>视觉分辨不足的孩子容
易把
69
写成
96
;
分不清
b
和
p
等情况;
< br>在计算中容易出错,
会看错数字与符号,
把十位数与个位
数相加,有时在草稿上计算正确了,抄写时却抄错了。
B
、视动协调,视动协调是指视觉与手部精细动作相配合的能力,在写作业
和阅读时都要求眼睛看到的、
大脑反映的和笔书写的达成一致。
孩子首先通过眼
睛将辨认的信息登记在大脑中,
然后
把大脑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操作。
视觉集
中度差的孩子阅读时
容易出现书写错误,
加字漏字甚至跳行,
做计算时就会把数
p>
字跳过去或看错,影响他的审题,也就是说总会丢掉什么看错什么。
C
、视觉记忆和理解,要求孩子对信息能够迅速地准确地接受并
能牢牢地记
住。视觉宽度与记忆不足的孩子在掌握知识点和解应用题时会遇到困难。
p>
同时听知觉的集中程度、
宽度、
记忆和理解存在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孩子在课
堂上的听课效率,听知觉能力
上的差异往往影响文科学习。
听觉集中是指将听觉长时间地集
中到一个目标的能力。
听觉集中好的孩子不
容易受到外界无关声
音的干扰,
能够清楚地辨别各种声音,
清晰地区分各种不同
p>
的节奏和节拍。
良好的听觉集中促使孩子在课堂上紧跟教师的思维,
从教师的话
语中辨别重要知识点和次要知识点,
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重点知
识。
p>
听觉宽度是指孩子对别人的话语每次能记下内容的最大限度。
成年人
的水平
是
7+/-2
。听觉宽度好的孩
子能够抓住教师课堂讲授中更多的要点,也就是说孩
子在课堂上“听全了”,而不至于出
现教师讲了
10
个知识点,孩子只听到
6
个
遗漏
4
个
知识点的情况。
听觉记忆是孩子在长时间内对声音信息的记忆
和理解能力。听觉记忆好的孩
子课后仍能够清晰完整地回忆出课堂听讲的内容,
不会经常出现听后就忘、
“左
耳进右耳出”
p>
的情况。
这种能力对孩子记在头脑中建立知识体系,
以及将来及时
地提取和运用所学知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听觉理解能力将帮助孩子对课堂知识迅速的、深入的消化吸收,也就是听课
内容真正地“听懂了”,同时促进知识的记忆。孩子会学得快,记得牢。
在我长期的咨询工作中,
孩子们总是表现出知觉这方面样的
长项,
或那方面
的短项,没有全能。视、听、运动知觉是每个人
吸收信息的通道与基础,每个人
都存在着训练的必要,
只不过是
补差与提优的区别而已。
这些方面的知识也许有
不少朋友是第一
次接触,
是不是在以前我们曾经以为孩子出错就是主观不努力的
问题?有这样情形的朋友请举手示意。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孩子爱不爱学习。
我们平常所讲的学习态度好不好,
主动不主动都在这个范畴内。
这些个性心理因素我们称之为非智力因素,
它们影
响着前面
我们所说的那些注意力、
记忆力等智力活动和发展,
具有动力作
用。
具
体来说会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
导向、
维持和强化作用。
根据这些因素对心理活
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
我们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三个不同
层次。第一层次,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它属于高层次水平,对学习具
有广泛的制约作用,
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
第二层次,
主要是指个性心理
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
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这些属于中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