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8(111-120回教师版)
-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
111-120<
/p>
回(教师版)
第一百十一回: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情节梳理填空】
姜维四伐中原,邓
艾料敌如神,已经作好了准备。姜维布下疑兵,去攻南
安,
又被
邓艾识破,
在段谷中了邓艾的埋伏,
张嶷
(
y
í)
阵亡,
姜维退回汉中,
仿诸葛亮兵败自贬的旧例,上表自贬为右将军。
魏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不满于司马昭的行为,便送子质于吴,联合东吴征讨
司马昭。东吴大将军孙
綝
派兵援救,司马昭迫使
曹髦御驾亲征,双方对峙于寿
春。
【经典情节复述】
1
、邓艾智败姜伯约
①姜维出兵伐魏,见魏兵已有准备,便留下少量兵力迷惑邓艾,自领大军
去攻南
安。②邓艾看破姜维的计谋,
领兵去上懈、
段谷埋伏。③姜维中
了埋伏,
被夏侯霸救出。④魏将陈泰、邓艾追击之,所幸援兵张嶷赶到,⑤姜维、夏侯<
/p>
霸趁势杀出重围,张嶷则被乱箭射死。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
1
:
姜维狄道城外中了埋伏,
败退汉中后,
用什么理由说服众将
“必
取陇西”的?魏将邓艾凭什么断定姜维
“必出汉中”?邓艾为什么会制胜姜
维
?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
魏洮西一战,挫尽锐气,我军虽败,不曾损折;
2.
我军船载
而进,不致劳困,敌旱地来迎士卒疲惫;
p>
3.
吾兵久经训练,敌乃乌合之众;
4.<
/p>
吾兵自出祁山,掠抄秋谷为食;
5
吾兵一
处而去,敌兵力分开,难以救援。
(答
出其中三条得满分)
p>
知彼知己,审时度势,积极应对,精心设谋,而姜维对敌方却一无
所知,
全然不知自己的行动全在敌人的掌握之中,所以邓艾会赢得这场战斗。
第一百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情节梳理填空】
司马昭采取钟会的
建议,三面包围寿春,以分散诸葛诞的军心。诸葛诞暴
虐无度(杀文钦)
,部将蒋班、焦彝等出城而降。吴将全端、文鸯等人投降司马
昭,诸葛诞被杀,
吴将于诠为乱军所杀。
姜维乘魏国内乱之机,五伐中原。中散
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一篇,劝阻
姜维,维不听。姜维起兵进攻长城,守将司马望奋力抵
抗。邓艾父子来到,抵
住了姜维,并采用缓兵之计等待救应。姜维忧被邓氏父子与关中兵
三面夹击,
又传东吴兵败,只得退兵。
92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
1
:简述诸葛诞的人物形象。
< br>参考答案:
1.
忠于朝廷;
(怒
斥贾充,怒斩乐
綝
)
2.
讨逆决心坚定;
(具表
声讨,送子入吴为质,借东吴
兵力)
3.
勇气有余,谋略不足;
(只
知硬打,不知
用计)
4.
对部下粗暴、
猜疑、残忍。
(斥蒋班、焦彝,杀文钦,对守城士兵以杀
为威)
思考题
2
:
钟会在司马昭战胜诸葛诞的战斗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请举
例说明钟会是如何给司马昭
出谋划策的。
参考答案:
1.
让魏兵弃车仗牛马以诱敌,
然后引兵掩杀;
2
.
三面围城攻打,
一面纵敌,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3.
轻骑抄吴兵之后,杀散吴兵,合围寿春城;
4.
审时度势,在诸葛诞营内蒋班、焦彝、文鸳、文虎等反水,诸葛诞暴杀部下,
人心以变之时,果断发起攻城。
第一百十三回: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情节梳理填空】
此时吴主孙亮才十
六岁,大将军孙
綝
飞扬跋扈,吴主孙亮与全纪密谋除掉
孙
綝
。全纪的母亲泄了密,全纪全家被杀,孙亮
被废为会稽王。
孙权的第六子孙休即位后,对孙
綝
明示恩宠,暗中防范。孙
綝
不知,愈发
骄横。孙休与老将军丁奉定计斩了孙琳。后主刘禅派人作贺,孙休派人还礼
,
吴使薛羽谓吴主蜀之大厦将倾。
孙
休派使者到蜀国,说司马昭不日将篡位,必将入侵蜀、吴以示威,两国
应早加防范。姜维
得到此信,再次上表,率兵二十万六伐中原。于祁山安寨,
与邓艾斗阵,将艾围在垓心,
为司马望所救;二次斗阵,邓艾欲从后刺杀,却
被姜维识破而大败之。邓艾派党均到成都
行使反间计,结连中常侍宦官黄皓散
布姜维怨上投魏流言,后主下星夜派人召姜班师。<
/p>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
1
:第一百十三回中丁奉定下什么计策斩杀东吴大将孙琳的?
参考答案:丁奉借第二天是腊日(古代年终总祭百神之日)皇上要大宴群<
/p>
臣为由,丁奉和魏邈、施朔掌管外部事务,张布作为内应,诱捕了孙
綝
,然后
吴主孙休下令把孙
綝
宰杀于殿东。并处死同党数百人,灭其三族。
第一百十四回: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情节梳理填空】
姜维揭穿后主听信小人之言,后主令姜维再回汉中,伺机伐魏。
司马昭见曹髦对自己有怨愤之心,与贾充合谋,竟然在朝廷上对曹髦横加
指责。曹髦不堪其辱,带人去杀司马昭,在路上却被贾充部下武士成济杀了。
司
马昭另立曹奂为帝,封昭为相国、晋公。
乘魏国内乱,姜维借
昭弑君之名兴师问罪,七伐中原,分三路出祁山。邓
93
艾遣参军王
瓘
(
gu
à
n
)诈降姜维,约邓艾里应外合,却被姜维识破,送给邓艾
的密信又被截获,结果魏军大败
。邓艾杂于军中而逃,王
瓘
投黑龙江死。但蜀
< br>军折了许多粮草,栈道又被烧毁,姜维只好退兵。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
1
:姜维七伐中原时,是如何处置诈降的魏将王瓘的?
参考答案:当王
瓘
率兵来降时,
姜维就识破了他的诡计,于是就采取了将
计就计的策略,把王
瓘
的五千人马分成两拨,让王
瓘
带三千人
马去运粮,留下
两千人马随征听用,这样就削弱了他的力量。当得知王
< br>瓘
与邓艾密谋,在八月
二十日从小路运粮送归大寨,让邓
艾在山谷中接应时,姜维又将计就计,将时
间改为八月十五日,让随征听用的两千魏军赶
着装载干柴茅草的假运粮车来迷
惑魏军,引诱邓艾出兵,然后重兵包围突击杀得魏兵尸横
遍野。王
瓘
得知阴谋
败露后,下令烧了
粮草车辆,在蜀兵四面包围攻击中,投黑龙江而死。
第一百十五回: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情节梳理填空】
姜维一意孤行,八
伐中原,谯周、
廖化劝阻不听。
司马望按照邓艾的计策,
于洮阳巧设伏兵,射死了夏侯霸。张翼攻打祁山,与邓艾相持。
p>
后主刘禅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又听从黄皓的谗言命姜维班师。姜维只得
遵命。回到成都后,刘禅一连十日不上朝。
姜维欲杀宦官黄皓,却被刘禅拦住,
p>
反说他容不下一个宦官。
姜维见刘禅信任
宦官,怕刘禅加害于自己,从秘书郎
郤
正言,便要求领兵
八万往陕西沓中屯田避祸,
既可以种麦补充军粮,
又可以令魏军不敢轻易入侵,
刘禅从之。
司马昭见时机成熟,
拜钟会为镇西将军,
配合邓艾,<
/p>
趁蜀国腐败兴兵灭蜀。
【经典情节复述】
九伐中原
姜维承诸葛丞相遗志,以攻
代守,九伐中原,以图兴复汉室。姜维欲结连
羌胡,不断开拓疆域,秣马厉兵。在“蜀中
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
独力与魏国众将作战,降李简部、斩徐质、射郭淮、破
王经。曾围司马昭于铁
笼山,几使司马昭陨命,一时挫魏国之威。
尽管姜维在前线为西蜀效命,但却抵不上宦官黄皓受宠。黄皓暗受邓艾贿
赂,散布谣言:姜维埋怨天子,不久将投靠魏国。于是姜维被宣入朝,不得不
放弃与魏军斗争的有利局面。后姜维往沓中种麦屯田,徐图进取。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
1
:本回如何体现姜维之“忠”?
参考答案:本回主要采用对比手法表现姜维之“忠”
。首先,八出祁山之执
94
<
/p>
着,与后主沉溺酒色对比,表现了姜维对国家复兴的渴望。其次,在后主听信
谗言下诏招回之后,怒斥谗臣,与宦官黄皓的小人嘴脸对比,表现了臣子对国
之忠。第三,即使处于避祸之中,
依然带兵屯田,表现了对国家君王不离不弃。
思考题
2
:司马昭伐蜀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p>
1.
统一天下。
2.
蜀主刘禅溺于酒色,信用黄皓,大臣皆有避祸
之心
3. <
/p>
姜维在沓中屯田,正避祸之计
4.
钟会已
画好伐蜀图本,细载一路安营
下寨屯粮积草之处,从何而进,从何而退。
第一百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情节梳理填空】
司马昭听说蜀主昏
庸,姜维避祸在沓中屯田,便派邓艾和钟会各起大军,
浩浩荡荡杀奔蜀国。姜维向刘禅求
援,刘禅向宦官询问此事,宦官装神弄鬼,
说蜀国天下太平,魏国土地不久也将归蜀。刘
禅听信巫婆的鬼话,竟然不再听
姜维所言,不肯发兵。姜维的告急文书全被宦官隐藏起来
。
钟会一举夺下了阳安关,
蒋舒投降
,
傅佥战败自刎。
阳安关附近是定军山,
诸葛亮正葬于此。是夜,诸葛亮在定军山显灵,告诫钟会蜀汉气数已尽,劝钟
会进川之
后,不要乱杀无辜。钟会听言,在军前立出一支白旗,上书“保国安
民”
,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汉中百姓出城相迎。乐城守将王含、汉城守将蒋斌
投降
,钟会因此得了汉中。姜维此时被邓艾战败,后用声东击西之计,使得魏
将诸葛绪退兵,
退守剑阁。
【经典情节复述】
1
、武侯显圣定军山
①钟会进驻阳安关的当夜,
诸葛亮显圣,
②定军山上愁
云布合,
狂风大作,
似有数千骑突出。③次日钟会到诸葛亮墓前
致祭,祭毕,狂风愁云变成了清风
细雨,天色晴朗。④是夜,诸葛亮托梦告诫钟会蜀汉气
数已尽,劝钟会进川后
不要乱杀无辜。⑤钟会听其言,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阅读研讨探究】
<
/p>
思考题
1
:钟会为何要祭拜诸葛亮之墓?
参考答案:首先来源于古人对神灵、先贤的景仰。其次,诸葛
亮对蜀地巨
大的影响,钟会可以借诸葛亮之语来安抚蜀地百姓,用武侯的话:汉祚已衰,
天命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
来竖起“保国安民”的大旗,加速了平定蜀国的战争进程。
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情节梳理填空】
邓艾部将诸葛绪违
了军令,钟会下令将诸葛绪押送魏国,自此钟会、邓艾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