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寒食节有关的诗句

温柔似野鬼°
530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22: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家在心里)


与寒食节有关的诗句




【篇一:描写寒食的古诗大全】




描写寒食的古诗大全



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死生别离处。




萧萧暮雨人归去。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




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




几家坟上子孙来


?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


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


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


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


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


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篇二:关于寒食节的诗歌赏析】




1.


《寒食》



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注释




① 寒食,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介子推追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


不得封赏,负母逃进绵山 ,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他出来,竟被烧死。


为纪念他,就规定这一天不得升火煮饭,只能吃 冷的食物,故称之


为寒食节。②撰碑钱,为别人写碑文、墓志铭的稿费。




简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是唐朝诗人韩翃写的 京城寒


食节的美好景象的名句。唐宋两朝,清明、寒食期间是游玩、宴会


的好日子,故有人间佳节唯寒食这样的诗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图》描绘的也 是汴京清明、寒食期间的盛况,这便是明证。




首联写自己被贬官的心情,忆昔西都看牡丹,稍无颜色便心阑。而


今寂寞山城 里,鼓子花开亦喜欢。作者这几句诗就是最妙的解说词。


今昔的强烈对比,怎不惹起诗人 无限的惆怅呢


?




颔联的句法是套用杜甫《江村》中的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


钓钩的句式< /p>


;


颈联写的是草树沐新雨和依依墟里烟两种境界。中间两


联对仗是山里寒食风光的具体描绘,写得很有特色,笔法也很老到。


尤其 是颈联,比起草树沐新雨和依依墟里烟这两句更有韵味,更富


诗家语。诗人偏偏不说草树 ,而说绿


;


不说墟里烟,而说乍禁烟,既


含蓄,又使形象显得更为突出。用这样的语言去写才叫做写诗,懂


得这样去鉴赏才算是 会读诗。




尾联是反语,是牢骚语 ,虽然嘴里说莫惆怅,心里早已是因思世事


悲心事,更听风声杂雨声。靠替人写碑文,写 墓志铭得来的钱买酒


喝,要不然酒债寻常行处有,这过的是什么日子

!


犹有,看似旷达,


实为愤激,里面藏有多少潜台词呵。< /p>



2.


《和子由寒食》



苏轼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贝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3.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背景




韩翃


(


生卒年不详


)


,字君平,唐代诗人。南阳


(


今河南南阳


)


人。一直


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 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


时称大历十才子。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 当时


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


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注词释义




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 /p>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


以称寒食。




③、御柳:皇城中的柳树。




④、斜: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


xi





⑤、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⑥、传:赐给。




⑦、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极、


王逢时五人 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赏析




寒 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


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 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


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 寒食便成为游玩的


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


(< /p>


邵雍


)


唐代制度,到清明这


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诗人窦叔向有


《寒食日恩 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


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 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


参照。




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 展示出


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


富于美感


;


而且两字有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谐



和悦耳。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 /p>


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


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


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 。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


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 闹繁华,皇宫的情景


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 /p>


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


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


分页


标题


#e#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