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说课稿
-
《祖父的园子》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第二组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
的一篇略读课文,
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
这篇课文主要写
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
p>
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表现了祖
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
自由的家园,
表达了对童年生
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
回忆。孩子气十足的腔调,富有童趣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
是本文表达
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给人深刻的启迪,寓意
不
凡。
是一篇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朗读训练、言语训
练的范本。
二、
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既要注重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语文能力,
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包括品德修养、
< br>审美情趣、
良好个性
等在内的人文素养。因此,
围绕“三维目标”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
认识<
/p>
8
个生字,结合课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2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
2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p>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
理解、
< br>欣赏和评价的
能力,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
<
/p>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
快乐无忧的生活。
感悟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
的眷恋及对祖父的怀念之情。
将教学难点设定为: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
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
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的
能力;
这个
年龄阶段,
学生的自主意识
已普遍增强,
他们对作品的感受逐渐接近作品所传达
的思想感情
,
他们的心灵能逐渐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
这一篇充满童趣的
文章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语言上都切合了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易于产生情感的共
鸣。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地读课文,
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意境,
在读中体
会情感。
五、
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p>
教师是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要
改变传统的
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
极
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本节课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p>
以读促思法。
引导学生
采用默读、
浏览、
朗读等多种形式阅读课文,
体会文章如春
天的泥土气息清新的
语言,把握作者的情感;创设情境法。在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
联系自身童
年经历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升华课文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
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
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
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进取精神。为此,本节课采用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基于本
篇文章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我将以“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
多彩的,
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其中最令你难忘的一件事”
p>
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做适当点评,
接着以
“今天有一位女作家也很想和我们分
享他的童年,
他是谁?想和我们分享什么?”
这样一问引出作者萧红简介,
交流
预习时对萧红及其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呼兰河传》的理解
。
以“童年”为纽带
拉近学生与作者与课文的距离,激
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是学习的主
体,
课堂的主人,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读课文,对文章初步感知。教师做出以下自学要求:<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