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质量控制要点
-
公
路
隧
道
质
量
控
制
< br>要
点
1
、洞口段施工质量控制
隧道施工中,洞口段围岩一般比较破碎、地质条件较差
,应遵循尽量减少对
岩体扰动的原则,以提高洞口段岩体和边、仰坡的稳定性。
《设计规范》及《施
工规范》均作了规范性要求,强调“早进洞、晚出洞
”
,尽量避免大挖大刷,在
保持边、仰坡稳定的前提下,及时施
作洞口,并在进洞之前,结合洞口的实际情
况,先作好洞口地表的防排水措施。在大断面
、浅埋和地质条件差的情况下通常
采用地表预注浆、
超前长管棚
注浆等预加固措施,
隧道洞口段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是进洞施工质
量和地表预加固质量。
(
1
)进洞施工要严格遵循“短进尺,小循环,早锚喷,强支护,快封闭”
的原
则,及时施作洞门及其排水系统。通常可采用短台阶或超短台阶法施工,先施工
p>
上台阶,凡能用十字镐、风镐进行人工施工的情况,不允许爆破;需爆破时,可
采用由隧道中心掏槽分段起爆,严格控制药量,人工风镐修边,控制超欠挖,减
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断面尺寸修整至设计要求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一般可
初喷混
凝土一层,然后打系统锚杆并架设钢格栅、挂钢筋网,最后喷射砼至设计
厚度。施工中要
监测围岩变形速率和变形量,量测项目包括水平位移收敛、拱顶
下沉及拱顶地表下沉,发
现异常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并采取辅助措施
(
< br>2
)洞口预加固措施一般有两种:①地表预加固,主要措施有锚网喷支护、地
p>
表注浆、地表锚杆、抗滑桩、锚索等;②洞口正面围岩预加固,主要措施有超前
长管棚注浆、超前小导管
注浆(配合格栅钢架)<
/p>
、掌子面封闭等。
2
< br>、以下强调几种常用的预加固措施的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①锚网喷支护,可加固地表,防
止因降水造成滑坡。一般在刷好边、仰坡后,
采用锚网喷对地表给予加固,
挂钢筋网规格和喷射砼标号可根据地质条件确定,
。
施工质量控制重点:钢筋网必须与锚杆焊接,且钢筋网须用点焊焊成整体;喷砼
时必须保
证钢筋网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②地表注浆预加固,
p>
一般应用于围岩较差的浅埋隧道,
通常采用热轧无缝钢管
作为套管,
呈梅花形布置;
一般围岩段
(
涌水量不大
)
采用稳定
性、
粘度、
可注性、
结石强度及抗渗性
均较好的超细水泥单注浆,
特殊地段
(
富含地下水
)
采用超细水
泥与水玻璃双
注浆。
在施工中要保证浆液原材料的质量和浆液配合比,
根据地
层
地质条件确定浆液配比、注浆压力及注浆孔间距。施工中应注意先灌注边孔,使
松散围岩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注浆环境,达到不漏浆、不跑浆;然后依次向内推
进。每排注浆孔中,宜间隔交替注浆。施工质量控制重点:按照设计孔位开孔
,严格控制孔口位置偏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注浆工程中监控注浆压力变化,若
突然增大或减小,
应停机检查,
查明原因采取措
施后方可继续注浆;
注浆结束前,
应采用最大注浆压力闭浆一段
时间,
一般可取
10
分钟左右,
并及时封堵注浆口。
③超前长管棚注浆,
长管
棚超前支护距离长,
整体刚度大对围岩变形限制能力强,
能承受
早期围岩压力;注浆能改善围岩状况,提高围岩自承能力,对防止围岩初
期松弛、
土体坍塌有显著效果。
超前长管棚注浆主要适用于围岩压力来得大且快
,
对围岩变形及地表下沉有严格控制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
长管棚采用热轧无
缝钢管,环向间距可取
35cm
,在洞口前端设置长套拱作为管棚导向墙,施工中
要保证孔口套管与沿拱圈环
向布设间距、
位置及方向应准确。
钻孔完成后及时安
设管棚钢管,避免出现塌孔。待有孔钢管已全部注浆完毕后,再进行无孔钢管的
钻孔、安设施工中质量控制重点:
(
a
)钻孔前掌子面必须要求先喷一层素混凝土
作为止浆墙,以确保掌子面在进行压力注
浆时不出现漏浆、坍塌。钻孔时根据地
质情况选择加泥浆护壁或可加套筒或将钻头直接焊
接在钢管前端钻进,
并保证成
孔角度;
(
b
)注浆过程中随时检查孔口、邻孔、覆盖层较薄部位有无串
浆现象,
如发生串浆,应立即停止注浆,并采取措施(如快硬水泥砂浆或锚固剂封堵)或
采用间歇式注浆封堵串浆口,
直至不再串浆时再继续注浆。
p>
注浆过程中压力如突
然升高,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注浆结束
前,应采用最大注浆压力闭浆一
段时间,一般可取
5
分钟左右
,
并及时封堵注浆口;
< br>(
c
)施工中应及时检验注浆
效
果:对注浆加固区进行钻孔取芯,观察注浆充填情况;另外在进行无孔钢管钻
孔时观察孔
内涌水颜色及涌水量,
水颜色如较澄清或夹带水泥渣块,
涌水量
较小,
则注浆效果较好,如涌水为泥浆颜色或涌水量较大时,应补注或重注。④超前小<
/p>
导管注浆(配合格栅钢架)
,注浆小导管既能加固洞周一定范围内
围岩,又能支
撑围岩,
其支护刚度和预支护效果均好于超前锚杆
。
超前小导管配合格栅钢架具
有类似管棚的作用,支护能力较大
。虽然支护能力弱于管棚,但简单易行、灵活
经济。
隧道衬砌处的震动速度控制在
15 cm
/
s
以内,并以此作为后开挖隧道各段爆破
< br>药量的计算依据。为避免震动波的叠加,必须采用微差控制爆破,各段起爆时间
应
根据震动测试或按施工经验值确定。
对于Ⅳ、
Ⅴ级围岩地段的施
工采用预裂爆
破作业,
对于Ⅰ~Ⅲ级围岩地段的施工采用光面爆
破作业。
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
要根据围岩特征和工程类比经验或
施工规范,
合理地选择周边眼间距、
周边眼的
< br>最小抵抗线及相对距离装药集中度等参数:
周边眼沿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
必须
采用小直径药卷严格控制装药量,
并使药
量沿炮眼全长合理分布,
采用毫秒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