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_知识点 学案 含答案 整理好
-
潮州市松昌中学高二备课组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
(
)班
姓名
(一)指出下文的通假字
1.
庄公寤生。
寤,通
“
”
,
。
2.
佗邑唯命。
佗,通
“
”
,指示代词,
。
3.
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
“
”
。
4.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
“
”
。
5.
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
“
”
。
6.
姜氏何厌之有?
厌,通
“
”
,
。
7.
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
“
”
,
。
8.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
“
”
,
。
9.
无庸,将自及。
庸,通
“
”
。
p>
10.
段不弟
,故不言弟。
弟,通
“
”
。
.
p>
11.
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
“
”
,
,这里是
“
”
的意思。
12.
若阙地及泉。
阙,通
“
”
,
。
13.
永锡尔类。
锡,通
“
”
。
(二)词类活用
1.
惊姜氏。
惊,
用法,
。
2.
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
用法,
。
3.
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
词,
。
4.
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
词,
。
5.
无生民心。
生,
用法,
。
6.
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
词,
。
7.
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
词,
。
8.
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
词,
。
(三)指出下列句子是哪种特殊句
式(宾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
置句)
1.
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句
2.
制,
岩邑也。
p>
句
3.
郑武公娶于申。
句
4.
亟请
于武公。
句
5.
有献于公。
句
6.
姜氏何厌之有?
句
意为:
?
7.
敢问何谓也?
句
意思是:
?
(四)成语
1.
多行不义必自毙
谓
。
源出<
/p>
《左传
•
隐公元年》
。
1
潮州市松昌中学高二备课组
(五)重点翻译句
1.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译为:
p>
2.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为:
3.
不义不暱,厚将崩。译为:
p>
4.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为:
5.
姜出
而赋:
“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
/p>
译为:
6.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译为:
7.
段不弟,故不言弟。译为:
(六)多义词
1.
于
(<
/p>
1
)郑武公娶于申
介词,
。
(
2
p>
)亟请于武公。
介词,
。
(
3
p>
)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
。
(
4
p>
)段入于鄢。
介词,
(作用)
。
2.
焉
(<
/p>
1
)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
。
(
p>
2
)姜氏欲之,焉辟害。
疑问代词,
。
(
p>
3
)君何患焉?
句末语气词,
。
3.
克
(<
/p>
1
)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
。
(
2
p>
)克勤克俭。
动词,
。
4.
为
(<
/p>
1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介词,
。
(
2
p>
)不如早为之所。
动词,
。
(
3
p>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动词,
。
(七)古今异义词
1.
都城过百雉。
古义:
,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
2.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
。今义:认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