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起源
-
《百家姓》及姓氏起源
1
、
「赵」历史来源:
「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
载,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在周穆王
时传说他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
王,周穆王乘这八匹骏马西巡狩猎。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设宴招待他,饮酒唱和
乐而忘
返,为周穆王御车,日趋千里,息徐偃王反叛,其後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既今山西省洪洞具北,其後为赵氏。<
/p>
「百家姓」编于宋朝,皇帝的姓氏是国姓,当然放在第一。
「百家
姓」的第一句,
「赵钱孙李」
,
「赵」
指「权」
,
「钱」
指「金钱」
。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
2.<
/p>
钱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钱」源与彭姓,是以官职命民的姓氏。周朝有官职名「钱府上
士」掌管财政,遂以
官为氏。
3.<
/p>
孙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春秋时卫武公的儿子惠孙任卫国上卿,他的儿子名乙,字武仲,
以祖父的字命氏。楚
国有贤臣为敖,字孙叔,其支庶
(
宗族旁支
)
以祖字为氏。齐国卿士书
(
敬仲的五世孙,字子占
)
。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他
到乐安,赐姓孙氏。
4.
李姓起源: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唐朝皇室姓「
李」
,
「李」遂为国姓。唐初开国元勋诸
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
< br>(
其中五家为复姓
)
赐与国
p>
姓「李」
。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5.
周姓起源:历史来源周平王儿子烈封在
汝州
(
今河南省
)
,当地人称他周家,便以周为姓。公元前
256
年,秦灭东
周,将赧王废为庶人,王族亦称为周氏。唐玄宗李隆基于
712
年,因避讳「基」
,下诏改天下的
?<
/p>
姓为周姓。代北复姓
贺鲁氏为周氏。
<
/p>
6.
吴姓起源: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古公亶父的
长子太伯出奔江南建都於梅里
(
江苏无锡
)
号称勾吴,
武王灭商後太伯的三世孙周章为诸侯。至前
p>
473
年为越王勾践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古公之子虞仲的後裔,
虞通吴
故为姓。齐鲁一带的吴姓,多为寿梦第四子吴季礼之後。
7.
郑姓起源:历史来源「郑」源出出自「
?
」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臷,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於郑国
(
在今
陕西华县以东
)
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後,郑武公迁都於新郑,为春秋时的强国。後为韩国所灭。其遗族散居於淮
阳,商
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郑姓起源参考之二郑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
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郑姓出自姬
姓,是周朝王室的后裔。
<
/p>
8.
王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王」源出有许多,帝王的後裔称
王子,王孙,遂为氏。出於「妫」姓,相传为古帝
虞舜之後,子孙在陈国,齐王田和为其
後人。出於「子」姓。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後。出於「
?
」姓。周
文王第十五子毕
公高之後
;
又周灵王太
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於琅邪
(
今山东胶南
)
,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後亦为「王」氏。
秦
灭六国後,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王姓是中国五大姓之一,现为中国第一大姓,在
台湾排名第六。全世界姓王的人大约有一亿。
9.
冯姓起源「姬」姓。以国为氏。
11.
褚姓起源:以地为氏。
12.
卫姓起源「姬」姓。以国为氏。
13.
蒋姓起源「姬」姓。以国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及《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云。周朝初,周公
第三子伯龄受封於蒋国
(
一说在今湖北省仙居县,一说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
)
後被楚国所灭,遗民以原国名「蒋」为氏。
在中国,一些具有
悠久历史的大姓,常常难以避免被外族冒用的命运。值得蒋姓人氏庆幸的是,在历代姓氏考籍中,
至今还没有发现蒋姓被外姓人冒用的记录。这说明天下无二蒋,蒋姓都具有相同的血统,五百年前是一家
。
14.
沈姓起源历史来源:出自「
姬」姓。以国为氏。
15.
韩姓起源
: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以邑为氏。
16.
杨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於唐
邑
(
山西
翼城
)
。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国为氏。为五胡十六国时氐族姓氏,据《晋书
》云
;
氐有杨氏,世居仇池
(
甘肃仇池山
)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
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後改为汉字单姓「杨」氏。出自「扬」姓。以
邑为氏。古时有「
扬氏邑」
。
17.
< br>朱姓起源历史来源出自「曹」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云。周武王封曹挟於邾国
(
金
山东邹县
)
。後被楚宣王所灭,其遗族以原国名去邑为「朱」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
有鲜卑姓「渴烛浑」
氏,
「朱可浑」氏,於北魏孝文帝时南迁洛
阳,改为汉字单姓「朱」氏。
18.
秦姓起源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以邑为氏,以国为氏。
1
9.
尤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出自「沈」姓。
20.
许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
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
纪周武王克商後,封伯夷的後人文叔与许国,称
为许文叔。
21.
何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为「韩」氏音化而成,音「韩」变「何」
,逐为「何」氏。<
/p>
22.
吕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出自
「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夏朝有「吕」国,
在河南省
南阳市,周宣王时,吕国改为甫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其後有吕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
代北姓「比丘」氏,後改为汉字单姓「吕」氏。
23.
施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出自「子」姓,为「殷民七族」之一。
24.
张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出自「姬
」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张氏,世代仕晋,晋分为
三,又世代仕韩,
後渐成望族。改姓,三国魏张辽原姓「聂」
,改姓「张」
。又三
国蜀诸葛亮赐南蛮酋长龙佑那为「张」
氏。张姓在汉代就已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姓了。
到唐代,更是名列天下十大姓之一。至明代,张姓人家已散布在全
国一一一三个县,地域
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三以上。
25.
孔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出自「子」姓,以王父为字氏,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
;
孔子,宋微子之後。
26.
曹姓起源参:历史来源:曹是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
古代曹姓的後裔,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後,受
封於邾国
(
今山东邹县
)
,後被楚国
所灭,其子孙或为朱氏,或为曹氏。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27.
严姓起源参:避讳改姓。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
严氏本为庄氏。战国时楚王侣,
谥号为「庄王」
,其支庶子孙逐
有庄氏。东汉时,汉明帝为刘庄,为讳避皇帝的名讳,令庄氏改姓「严」氏
(
「庄」
,
「严」
两字同义
)
。西汉时的庄光後改为严光。魏晋之际,有复姓本姓「庄」者
,故有庄,严二氏之分。
28.
华姓
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出自「子」姓。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春秋时期,宋
戴公之子考父食邑於华邑
(
陕西华阴
)
,其後有华氏。
29
.
金姓起源:历史来源:为匈奴王後裔。
30.
魏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
世系表》及《元和姓纂》所载,
春秋时,毕公高之裔孙毕万,在晋国为大夫。公元前
p>
661
年,晋献公封毕万於为邑
(
今山西芮城县
)
。毕万裔孙魏斯,与
赵,韩,三家分晋,各自建国。魏斯建魏国,都安邑
(
山西夏县
)
,为魏文侯,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
225
年被秦国
所灭,原王族散居各地,以原
国名为氏。
31.
陶姓起源:以地名为氏。
p>
32.
姜姓起源:姜氏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之一,炎帝就是姓「姜
」
。以地名为氏。
33.
戚姓起源:以邑名为氏。
34.
谢姓起源:以国名为氏。
35.
邹姓起源:以国名为氏。
p>
36.
喻姓起源:西汉时,苍梧太守谕猛,始改姓为「喻」
。
37.
柏姓历史来
源: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有柏国
(
河南西平县
)
,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为姓。
38.
水姓起源参:水姓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晚出的姓氏之一,据《姓氏五
书》云
;
水是当指水为氏,如河氏,淮氏,湖
< br>氏之类。清代浙江鄞县多水氏。
39.
窦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
「窦」出自「姒」姓。已事为氏,据《风俗演义》
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夏朝夏后氏帝相失国被杀。其妃有仍方怀孕,从「窦」
中逃出,奔归娘家有仍
(
山东济宁市
)
,生有遗腹子少康。後少康
中兴,为夏王。二子曰「杼」
,曰龙」
,留居有仍,逐为「窦」氏。
p>
40.
章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
「章」
出自「姜」姓。
41.
云姓起源参考
之一历史来源:
「云」出自「妘」姓。
42.
苏姓起源「苏」出自「己」姓。以国名为氏。
43.
潘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
「潘」出
自「姬」姓。
44.
葛姓起源参考之
一历史来源:
「葛」出自「嬴」姓。
45.
奚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奚」出自「任」姓。
p>
46.
范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范」以邑为氏,据《元和姓纂》
及《通志.氏族略》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後,在
周为唐杜氏,迁於杜邑(陕西西安东南)
,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逃奔晋国担任士师。曾孙士会。食邑於范邑
(河南范县)
,世称范武子,子孙逐有范氏。范姓的人口分布在我国的河南
、四川、山东、江苏、湖南、辽宁、黑龙江
最多,这七个省的范姓人口大约占到全国范姓
人口的
62
%。范姓这一显赫姓氏,不仅在大陆人丁兴旺,在祖
国宝岛台
湾也为数不少。自从明代以来,陆续迁台的范氏,几乎遍布台湾全岛。不过,居
住最为集中,人数也优于其他各处的
则是新竹县。就人数来讲,范姓为台湾的第
48
位。范姓起源参考之三范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一,在台湾
排
名第五十一。范姓出自祁姓,是尧帝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