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简介行业及前景

温柔似野鬼°
712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00: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小品相亲2)


项目



简介




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 空间


,


通常包括巷


< br>,


井峒和采掘面等等。





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 /p>


,


通常包括巷



,


井峒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


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


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


上各地质时 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


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 含碳量一般为


46



97%

< p>
,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


金属光泽。


根据煤化 程度的不同,


煤可分为泥炭、


褐煤、


烟 煤和无烟煤四类。




类型



露天开采





当矿层接近地表时,使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较为经济。矿层上方的土称为表


土。在尚未开发的表土带中埋设炸药,接着使用挖泥机、挖土机、卡车等设


备移 除表土。这些表土则被填入之前已开采的矿坑中。表土移除后,矿层将会


暴露出来;


这时将矿块钻碎或炸碎,


使用卡车将矿砂运往选煤厂做进一步处理。


当矿石开采完毕,


在隔壁重覆同样的步骤。

露天开采的方式可比地下开采的方


式获得较大比率的煤矿,因为较多的矿层被利用。 露天开采煤矿可以覆盖数平


方公里的面积。世界约


40%


的煤矿生产使用露天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





大部份矿层均远离地表,因此无法使用露天开采的方式。地下开采目前占


世界煤矿生产的


60%


。在矿坑,通常使用房柱法在矿 层中推进,梁柱用来支持


矿坑。





共有四种主要的地下开采法


:


长壁开采–长约


300


米以上的采掘面。< /p>


一台精密


的采矿机在矿层隧道中前后移动。


松动的矿石掉入输送带中,


并移到工作区域。






连续开采–利用一台有碳化钨钻头的机器从矿层中刮下煤矿。




房柱法



系统中操作–在一系列约


10


米的房间区域中工作。






爆破开采–传统的开采方式。使用炸药打碎矿层,将矿石收集放在矿车或


运输带中。






短壁开采–使用连续开采的机器。


类似长壁开采有着可移动的坑 顶支撑。




生产




< /p>


煤矿在超过


50


个国家中商业开采。世界 一年


(2006


年估计


)


约生产


53


亿


7000


万公吨的硬煤。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有煤矿储藏。

< br>以目前的生产量与消费


量,已探明的煤矿储藏量估计可再使用

147


年。




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


人类便有使用煤的记录。


煤矿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





美国最早的商业煤矿位于维 吉尼亚州的


Midlothian



1 748


年开始开采。


煤炭成为


18


世纪工业革命中的主要能量来源,


蒸汽火车、


蒸汽船等开始成为


工业国家中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


同时炼钢 业也需要大量的煤矿。


城市的照明、


暖气和烹调等也需要使用煤 气。


英国在


18


世纪末发明了许多地下 采煤的科技,


从此采煤进入了大规模商业开采的时代。


挖煤的机 器约在


1880


年代左右发明;


在那之 前,采矿需要以人工用铲子或十字镐挖掘。到了


1912


年,蒸 汽挖土机


科技方面的进步使得露天开采变得可能。





煤炭在


1 8


世纪至


1950


年代是西方国家的主 要工业和运输能量来源。


另一


方面,石油的开采技术在


20


世纪初得到很大的发展,在美国、中东和印尼发

现了大规模油田。石油作为燃料的优点多于煤炭。石油及其附属品在


1950



代以后开始成为主要的燃料。很快的蒸汽机被内燃机所取代。至


20


世纪末,


煤炭在家庭、工业和运输上很 大的一部分被石油、天然气、核能或可再生能


源等所取代。






189 0


年开始,采煤也开始成为政治和社会上的争议来源。使用童工、


剥削矿工、恶劣的工作环境等使得工会开始形成,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兴起。另


外,机器 的大量使用也造成许多矿工失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环境标准的限


制、西部大规模露天 矿场的开采等,使得美国的地下采煤业在


1970


年代后急


剧衰退。


1914


年最盛期时,

< p>
美国有


18


万名无烟煤矿工,


1970


年只剩


6


千名。


沥青的工作从


1923



70.5


万人的颠峰,下降到


19 70


年的


14


万人及

< br>2003




7


万人。矿工联合会


(UMW)


的活跃会员也由


1980


年的


16


万人减少到


2005


年的


1.6


万人。


1973


年与


1979


年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各国政府开始寻找替代


能源。在 开发核能、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同时,煤炭的重要性也再度受


到重视。





不过,自


1970


年代开始,环保意识抬头,人们开始注意包括景观破坏、空气< /p>


污染与其他燃烧煤炭所可能产生的问题等。和其他化石燃料比较,燃烧煤炭


比石油或天然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并


可能 是造成全球暖化及酸雨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炭在今日仍是重要的能源 ,


因为其经济的价格和丰富的储藏量,


特别是

< br>用于发电。


煤炭在中国是最重要的能源,


2005


年中国约有


80%


的能源来自于燃

< p>
煤。


2007


年中国首度成为了煤炭进口国。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 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


占有机质的


95


%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有褐煤 、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这几种分类。



煤的生成



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 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


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 被埋藏后



,由于盆地基底下降


而沉至 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成褐煤;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


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 至无烟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


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 。


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遗体在沼泽中经


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 腐泥的过程。腐泥是一种富含水和沥青质的淤泥状物质。


冰川过程可能有助于成煤植物遗 体汇集和保存。





煤的形成年代



在整个地质年代中,全 球范围内有三个大的成煤期:


(1)


古生代的石炭纪

< p>
和二叠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


(2)< /p>


中生代


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种为 褐煤和烟煤。


(3)


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 。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


也有部分年轻烟煤。




用途





煤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燃 烧、炼焦、


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①燃烧。煤炭是人类的重要能源资源,任何< /p>


煤都可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②炼焦。把煤置于干馏炉中,隔绝空气加热,煤


中有机质随温度升高逐渐被分解,


其中挥发性物质以气态或蒸气状态逸出,< /p>



为焦炉煤气和煤焦油,


而非挥发性固体 剩留物即为焦炭。


焦炉煤气是一种燃料,


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煤焦油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油漆、染料、医药、炸药等。焦炭 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铸造,也可用来制造


氮肥、电石。电石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等合成化工产品。③气化。气


化是指转变为可作为工业或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的煤 气。④低温干馏。


把煤或油页岩置于


550

< br>℃左右的温度下低温干馏可制取低温焦油和低温焦炉


煤气,


低温焦油可用于制取高级液体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


⑤加氢液化。

将煤、


催化剂和重油混合在一起,


在高温高压下使煤中有机 质破坏,


与氢作用转化为


低分子液态和气态产物,


进一步加工可得汽油、


柴油等液体燃料。


加氢液化的


原料煤以褐煤、长焰煤、气煤为主。综合、合理、有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并

< p>
着重把煤转变为洁净燃料,是人们努力的方向。




产地




< /p>


在各大陆、大洋岛屿都有煤分布,但煤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各个国家

< br>煤的储量也很不相同。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是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


也是世 界上主要产煤国,其中中国是世界上煤产量最高的国家。中国的煤炭资


源在世界居于前列 ,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煤的开采



煤的开采是一项最艰苦的工 作


,


当前正在花较大的力量来改善工作条件

.


由于煤炭资源的埋藏深度不同


,


开采方式一般相应地也有矿井开采


(


埋藏较深

< br>)


和露天开采


(


埋藏较浅


)


之分


.


其中


,


可露天开采的资源量在总资源中的比重大



,


是衡量开采条件优劣的重要指标


,< /p>


中国可露天开采的储量仅占


7.5%,


美 国为


32%,


澳大利亚为


35%;


矿井开采条件的好坏与煤矿中含瓦斯的多少成反比


,



国煤矿中含瓦斯比例高


,


高 瓦斯和有瓦斯突出的矿井占


40%


以上


.


中国采煤以


矿井开采为主


,


如山西



山东


< p>
徐州及东北地区大数采用这一开采方式


,


也有露< /p>


天开采


,


如朔州平朔煤矿——全国最大的 露天煤矿


.



< br>三分之二以上的地下煤炭生产由使用连续采矿机械的房柱法开采。


有钨合


金钻头的连续开采机一面前一面从表面上破煤,


然后再运输到等候接送的 汽车


上运送到输送带被转移到地面。采煤机前进一段距离,停止移动而后支撑被放


入。这个过程反复,直到煤层开采完。不使用爆破手段。





另一种地下采煤方法,是长壁开采 法,占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生产。这种


方法使用横跨


400



600


英尺的煤层(长壁)的切割机。这 台机器上有一个旋


转缸钨钻头切下煤,而后煤炭送入输送系统,再由其带出来的矿井。屋 顶由大


型钢铁支持,附于机器。由于机器向前推动,屋顶支撑也前进。近


80


%的煤


炭开采可使用这种方法。





其余百分之十一的地下生产,是由 传统的采矿用的炸药法,爆破后煤炭被


移除。





煤可以创造沥青、煤气、煤焦油和 焦炭;煤当原料使用煤在


1200


℃的密


闭炉


(


称为炼焦炉


)


中干馏


,


可得固定碳很高含量之煤焦

< br>,


俗称焦炭




煤的分类



煤有褐煤、烟煤、无烟煤、 半无烟煤等几种。云南常用的是褐煤、烟煤、


无烟煤三种。煤的种类不同,其成分组成与 质量不同,发热量也不相同。单位


重量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称为发热量,人为规定以每 公斤发热量


7000


千卡


的煤作为标准 煤,并以此标准折算耗煤量。






1




煤:多为块状,呈黑褐色,光泽暗,质地疏松;含挥发分


40%



右,燃点低,容易着火,燃烧时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烟;含碳量 与发热量较


低(因产地煤级不同,发热量差异很大),燃烧时间短,需经常加煤。






2



烟煤


:一般为粒状 、小块状,也有粉状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泽,质


地细致,含挥发分


30%


以上,燃点不太高,较易点燃;含碳量与发热量较高,


燃烧时上火快,火焰长,有大量黑烟,燃烧时间较长;大多数烟煤有粘性,燃


烧时易结渣 。






3



无烟煤



有粉状和小块状两种,


呈黑色有金属光泽而发亮。


杂质少,


质地紧密,固定碳含量高,可达


80%


以上;挥发分含量低,在


10%


以下,燃点


高,不易着火;但发热量高,刚燃烧时上火慢,火上来后比较大,火力强,火

< p>
焰短,冒烟少,燃烧时间长,粘结性弱,燃烧时不易结渣。应掺入适量煤土烧


用,以减轻火力强度。





(4)


泥煤:


碳化程度最浅,含碳量少,水 分多,


Mar


可高达


90%

< p>
,所以需要


露天风干后使用;泥煤的灰分很容易熔化,发热量低,挥发分含 量很多,因此


极易着火燃烧。





泥煤可燃性好,很容易着火燃烧,反应性强,含硫量低,灰分 熔点低,但


机械强度较低。因此,泥煤在工业上使用价值不高,更不宜长途运输,一般只


作为地方性燃料使用。产区分布于西南各省和浙江(西湖泥煤)等地。

< br>




1989



10





国家标准局发布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 p>
(GB5751-86)



依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粘结指数

< br>G



胶质层最大厚度


Y



奥亚膨胀度


b



煤样透光性


P

< br>、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Qgr


< br>maf



6


项分类指标,将煤< /p>


分为


14


类。


即 褐煤、


长焰煤、


不粘煤、


弱粘煤、


1



2


中粘煤、< /p>


气煤、


气肥煤、


1



3


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





根据其岩 石结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烛煤、丝炭、暗煤、亮煤和镜煤。


含有


95%


以上镜质体的为镜煤,煤表面光亮,结构坚实,含有镜质体和亮质体

< p>
的为亮煤,含粗粒体的为暗煤,含丝质体的为丝炭,由许多小孢子形成的微粒


体组成的为烛煤。





根据煤中含有的挥发性成分多少来分类,可以分为贫煤(无烟煤,含挥发


分低于


12%


)、瘦煤(含挥发分为


1 2-18%


)、焦煤(含挥发分为


18-26%


)、肥


煤(含挥发分为


26-35%

< br>)、气煤(含挥发分为


35-44%


)和长焰煤(含挥发 分


超过


42%


)。其中焦煤和肥煤最适 合用于炼焦碳,挥发分过低不粘结,过高会


膨胀都无法用于炼焦,但一般炼焦要将多种煤 配合。



世界煤炭储藏量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 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据世界能源委


员会的评估,世界煤炭可采资源量达


4



84


×

< br>104


亿


t


标准煤,占世界化石 燃


料可采资源量的


66



8


%。




1997


世界能源统计评论》


统计,

< br>至


1996


年底,


世界煤炭探明 的可采储量为


1.03161


×


104


亿


t


,储采比为


224


年,其中七位


储量最大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澳大 利亚、印度、德国、南非和波兰。



行业前景



第一节



煤矿行业现状分析



煤炭开采企业生产经营特点




煤炭开采企业的经营生产特点表现为以下方面


:




煤炭产品的同行差异化不大,因此其企业竞 争战略为成本领先战略。




原 煤产品本身没有直接材料消耗,


但其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辅助生产

< br>材料,其成本费用约占原煤产品的


1/4





安全生产是企业保持高效益的根本保证。




品种繁多的生产物资



煤炭企业生产用物资品种繁多


,


涉及木材、钢 材、机


电、化工、工矿设备等数万种,保障生产物资的及时供应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


石,同时也是保证企业生产进度的必要条件。




管控一体化



煤炭企业目前大都已实现了安全监控及电子计量工具,能够


产生大量监控数据, 如果能配备功能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


(ERP)


,就可以通过< /p>


数据采集,将大量的实时监控数据传输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控制与管理的一


体化和同步化,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决策及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DCS/ QCS/


轨道衡)。




集团型经济格局



经过长期的发展


,


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


逐步建立配套


生成和煤炭再加工的非煤产业,主要涉及机械制造、机电产品、煤 化工、工程


建设等领域。在目前的形势下来看,通常煤炭企业已经形成以煤炭生产为龙头


的集团型经济发展实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