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 诗词解释

绝世美人儿
788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00: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红旗迎风飘扬)


明日歌


——


钱福(明)



【原文】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译文】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



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作者】



钱福


(1461-1504)


明代状元,


字与谦,


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


自号鹤滩。


南直隶松江府华亭< /p>


(



上海松江


)


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


(liú


)


之后。



弘治三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 撰,三年告归。诗文以敏捷见长,有名一时,其著作的《明日


歌》流传甚广。著有《鹤滩 集》。







临江仙


——


杨慎(明)



【原文】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



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作者】



杨慎


(1488



12



8




-1559

< p>


8



8



)


,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


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马碧鸡 老兵等。四川新都


(


今成都市新都区


)


人,祖籍庐


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 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


(15 11



)


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 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


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 讲官。嘉靖三年


(1524



)


,因


"


大礼议

"


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 ,此后


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


(1559



)


,杨慎卒于戍所,年


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


"


文宪


"


,世称


"


杨文宪


"

< br>。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 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


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 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


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 为《升庵集》。





——


袁枚(清)



【原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作者】



袁枚


(1716



3


< br>25



-1798


< p>
1



3



)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


人、 随园老人。钱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 、散文家、


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 隆四年


(1739



)


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


(1742)


外调江 苏,先后于,历任溧水、


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 不顺,无意吏禄


;


乾隆十四



(1749)


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


吟咏 其中,


广收诗弟子,


女弟子尤众。


嘉庆 二年


(1797)



袁枚去世,享年< /p>


82


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


& quot;


随园先生


"


。< /p>



秋思


——


张籍 (唐)



【原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作者】



张籍(约

< br>767


~约


830


),唐代诗人 。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


州吴(今江苏苏州)


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




水部


< p>



张司业


< p>
。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



张王乐府



。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


妇怨》《采 莲曲》《江南曲》。


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 /p>



吴郡张籍



乃 谓其郡


望,并引《新唐书


·


张籍传》、 《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


张籍为乌江人。



墨梅


——


王冕(元)



【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


版本一

< br>)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版本二


)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 br>


【作者】



元代诗人、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


年丧父,在秦家 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


诗,


青团墨梅。


隐居九里山,


以卖画为生。


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


或花密枝繁,


别具风格 ,


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 诗》


等。




登鹳雀楼


——


王之涣(唐)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作者】



王之涣


688



742


年)



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 人,


字季凌,


汉族,


绛州


(今山西新绛县)


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


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 雀楼》、《凉州词》等。



白日依


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是千古绝唱。< /p>




无题


——< /p>


无名氏



(



)


【原文】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三字经(宋版节选)



【原文】







初,性





善。性





近,习





远。







教,性





迁。教





道,贵





专。







母,择





处。子





学,断





杼。







山,有





方,教





子,名





扬。







教,父





过;教





严,师





惰。







学,非





宜。幼





学,老





为?







琢,不





器;人





学,不





义。







子,方





时,亲





友,习





仪。







龄,能





席。孝





亲,所





执。







岁,能





梨。弟





长,宜





知。







弟,次





闻。知





数,识





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