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
他们在幼儿园大多已接触
10<
/p>
以内
的数,绝大多数的小朋友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
验,本
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
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开
学第一节课同学们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结合这一特点,
我用数数的课件导入,让他
们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
物?而不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待小朋友们一一
说出校园图里的人和
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此时小朋友会说:
“有
1
面红旗”
、
< br>“有
7
只
鸟”
< br>、
“有
4
个垃圾桶”等等,这时
,教师因势利导地发问:
“同学们真
聪明,数得很好,图上那么
多东西,哪些数了?哪些没数呢?你们能
不能想个好办法既不多数也不少数?”
学生会说:
“数了的用手盖住”
,
“数一个做一个记号”
、
“编号”
< br>,还有的学生说:
“从上面数,再数下
面的”这些想法都
很好,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对数学的
兴趣。教师问“红旗有几面啊?”
p>
,
“单杠有几个?”……引导学生按
数目从
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数完图中的数,
我让
学生数数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的数,再
数教室里的数,比如“电扇几
台?”
、
“电灯几盏?”等。
课后我布置学生口头作业,
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
几口
人?吃饭的时候数
数几个菜碗?几个饭碗?几把椅子?等等。让学生
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就在我们
的生活中。
在比一比的教学中,通过《比一比》这一节课,我
对这节课进行
课后反思,对该课进行了重新认识。
《标准》指出: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
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
解。本课的理念,把学生以往对万以内大数的比较方法分散的、
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作为教
学的基础,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上升
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在活动中为学
生提供积极思考和相互
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并通过有
效
的评价方式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
1.
让课堂充满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