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野望(
)
1
、
p>
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
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
p>
,
。
2
、《野
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
,
。
3
、以动
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
,
。
4
、王绩
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
望,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黄鹤楼(
)
1
、唐代
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
子
:
,
。
2
、崔颢
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
。
3
、崔颢
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使至塞上(
)
1
、
p>
《
使
至
塞
上
》
叙
述
此
行
目
的
< br>和
到
达
地
点
,
诗
缘
何
而
作
的
诗
p>
句
是:
,
。
2
、王维
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
。
3
、王维
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
是:
,
。
4
、
p>
《
使
至
塞
上
》
表
现
了
边
塞
将
< br>士
紧
张
的
战
斗
生
活
,
也
暗
示
出
p>
战
事
频
繁
的
句
子
是:
,
。
渡荆门送别(
)
1
、
p>
李白在
《渡荆门送别》
一诗中,
点明出发地.
目的地的语句:
,
。
第
1
页
共
17
页
2
、
李
白
p>
在
《
渡
荆
门
送
别
》
一
诗
中
,
< br>化
静
为
动
,
表
现
雄
浑
开
阔
的
意
p>
境
的
诗
句
是:
,
。
3
、
p>
李
白
在
《
渡
荆
门
送
别
》
一
诗
< br>中
,
表
达
了
奇
特
大
胆
的
想
象
这
p>
一
特
点
的
诗
句
是:
,
。
4
、
p>
李
白
在
《
渡
荆
门
送
别
》
中
,
< br>借
故
乡
之
水
的
深
情
厚
谊
,
表
达
p>
对
故
乡
思
念
之
情
的
语
句
是:
,
。
《钱塘湖春行》(
)
1
、表达
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
,
。
2
、白居
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
是:
,
。
3
、
p>
白
居
易
在
《
钱
塘
湖
春
行
》
中
< br>描
绘
春
花
初
绽
,
春
草
吐
绿
的
诗
p>
句
是:
,
。
4
、
p>
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
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是:
,
。
《庭中有奇树》(
)
1
、
p>
《庭中有奇树》
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
,
。
2
、
p>
《庭中有奇树》
中以花寄情,
揭示了诗歌的
主旨,
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是:
,
。
3
、
p>
《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
,
。
4
、《庭
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
,
。
《龟虽寿》(
)
1.
作者
用比喻的方法,
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
(运用比喻表
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
:
,
。
,
。
2
、曹操
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
壮志犹存)
的诗句是:
,
。
,
。
第
2
页
共
17
页
3.
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顺
其自然,
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
就能延年益寿,
不是完全听凭
上天安排的诗句:
,
。
,
。
《赠从弟(其二)》(
)
1
、
p>
刘桢的
《赠从弟》
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
的刚劲的诗句是:
,
。
2
、诗中
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
,
。
3
、
p>
《
赠从弟》
中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
坚贞不变的本性的诗句是:
,
。
《梁甫行》(
)
1
、
p>
《梁甫行》
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
,
。
2
、《梁
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
子:<
/p>
,
。
3
、《梁
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
,
。
4
、《梁
甫行》中
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
惧与凄楚的句子:
,
。
《饮酒(其五)》(
)
1
、
p>
《饮酒》
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
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
2
、
p>
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本文的主旨句)
的诗句:
,
。
3
、
p>
《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
。
4
、
p>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
。
5
、描绘
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春望》(
)
1
、写出
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
句:
,
。
第
3
页
共
17
页
2
、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
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
感之情),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优国和
思亲之情的语
句:
,
。
3
、写战
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
句
:
,
。
7
、杜甫
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
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
《雁门太守行》(
)
1
、诗中
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
阵以待的情形:
,
。
2
、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
。
3
、“
,
。
”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4
、“
,
。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
想起战国时
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赤壁
(
)
1
、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
,
。
2
、运用
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
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
,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
)
1
、词中
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
奠定了基调的句子:
,
。
2
、词人
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
奋力挣扎的苦闷不满
的句子:
,
。
3
、词人
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
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
,
。
”,虽然只是一句
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
着美好的理想。
第
4
页
共
17
页
4
、
李清照在《渔家傲》中,“
,
。
”一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
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
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5
、李清照的《渔家傲》中“
。
,
p>
。
”表达了词
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
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运用屈原《离骚》诗句典故,也
是本诗的主旨句。
浣溪沙
(
)
1
、
晏殊的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
好<
/p>
景
物
及
难
以
忘
怀
情
事
的
流
连
,
流
露
出
对
光
阴
流
逝
的
无
限
惆<
/p>
怅
的
句
子
是:
,
。
。
2
、追忆
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
。
3
、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
,
。
采桑子
(
轻舟短棹西湖好
)
(
)
1
、
p>
从
视
觉
和
听
觉
两
方
面
描
绘
西
< br>湖
清
丽
、
恬
静
、
淡
远
的
春
景
的
p>
句
子
是:
,
,
。
2
、
p>
词
中
写
船
动
惊禽
,划
破
了
湖
面
的
平静
,
为这
一
趟
悠
闲
之
< br>旅平
添
了一
个
< br>兴
奋
点
的
句子
是:
,
。
3
、把水
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句子是:
。
相见欢
(
)
1
、象征
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
是:
。
2
、回忆
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国土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沉痛之情的句子
是:
p>
,
,
?
3
、朱敦
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
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诗句是: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
1
、李清
照的《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
第
5
页
共
17
页
是:
,
。
2
、
p>
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
嫣红的荷花,
给人以
凉爽幽静,
清香扑鼻的感觉,
诗人杨万里赞其是
“接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梦令》中嗟
p>
叹:
,
。
3
、
p>
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
,
,
,
,
。
《三峡》(
)
1
p>
、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
。
,
。
2
、《三
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
是:
,
。
3
、《三
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
,
。
4
、《三
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
是:
,
,
,
,
。
5
、《三
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
,
。
6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使我们想到
,
。
7
.有一
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
8
、《三
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
,
”的静景,
然后写了“
,
”的动景。
9
.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
。
10
、举
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
315
米”,高峡出平湖的壮
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
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
,
。<
/p>
”的凄异景状一去不
复返了。
答谢中书书(
)
1
p>
、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
,
。
第
6
页
共
17
页
2
、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
是
“
,
”。
(表
现山水相映之美)
3
、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
是
,
。
,
。
4
、将听
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
是
< br>
,
。
,
。
5
、找出
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
。
,
。
”
记承天寺夜游(
)
1
、《记
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
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
,
,
。
2
、点明
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
。
与朱元思书(
)
1
、文中
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
。
2
、文中
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的(比喻、夸张)句子是:
,
。
3
、文中
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
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
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的句子
是:
,
;
,
;
,
。
p>
4
、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
是:
,
;
,
。
5
、表达
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
是
:
,
;
,
。
6
、文中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
是:
,
;
,
。
第
7
页
共
17
页
孟子三章(孟子)
1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
(
即中心论点
)
是:
,
。
2
、日
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
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是:
,
。
3
、强调
守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的句子是:
,
强调在治国时地利和武力是不足恃的句子是:
,
《富贵不能淫》
1
< br>、
全文的中心句是:
,
,
,
。
2
、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大丈夫呢
?
儒家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体现孟子的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
3
、文
中体现“大道之行,为公天下”思想,与孟子的另一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才经受磨练的益处的句子是:
,
,
2
、《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正面论证,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的句子是:
,
,
。
3
、《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国恒亡”的原因是:
,
。
4
、《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旨句是:
。
第
8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