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 教案
-
快乐读书吧
——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教学目标:
1.
能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的兴趣,自主阅读
3
本童话,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
2.
能边读边想象,
感受童话的奇妙;
能把自己融入故
事中,
感同身受地阅读
童话。
3.
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并掌握一定的阅
读方法,产生读更多的童话
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
< br>1.
提前布置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
2.
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
:
阅读
3
本书。
课时安排:
机动
一、激情导入,引出主题
1.
利用动画片或插图激趣。
预设:
教师播放动画片的精彩片段,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穿靴
子的
猫》《丑小鸭》《拇指姑娘》等,或展示这些故事的插图,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
p>
个故事中的情节。
2.
师生交流喜欢的童话。
预设: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童话角色,或是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
。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引导学生即兴朗读或是表演其中最具特色的句
段。
3.
教师过渡,
引出本课主题,出示“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过渡:
同学们,在童话王国,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个性鲜明的好朋友,跟着他
们经
历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享受到了那么多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乐趣,
那里的一切都
是那么妙不可言!
这就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今天这堂课,
我
1
们就
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分享分享漫游“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时那些有趣
的发现吧。<
/p>
二、小组活动,感知乐趣
1.
教师将学生分成
3
个
阅读小组,
分别阅读
《安徒生童话》
《
稻草人》
和
《格
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组:
(
1
)小组内每位同学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记录下自己阅读时产
生的疑惑。
(
2
)将所有问题归纳、汇总,列出一张“问题清单”。
(<
/p>
3
)小组交流解决清单上的问题,重点标出有疑惑或争议的问题。
《稻草人》组:
< br>(
1
)小组内每位同学摘抄书中充满天真想象的句子,可
以互相商量,避免
都写同样的内容。
(
2
)将抄写的内容做成一枚小书签。
(
3
)想一想,自己想把书签送给谁?
为什么?赠送书签时,你会跟对方怎
么说?
《格林童话》组:
(
1
)每位同学选择一个故事人物,互相商量一下,尽量避免重复。
(
2
)给故事人物制作“
角色卡片”,卡片上要包含人物姓名、性格、事迹、
结局
4
p>
项内容。
(
3<
/p>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卡片上画一画角色像。
(
4
)想一想,从这个角色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巡视
指导。
预设:
因为提前布置过阅读任
务,
学生对书中的内容应该有所了解。
在小组
< br>活动时,学生可以商量、可以讨论、可以合作。注意不要影响到其他组的同学。
教
师巡视指导,注意把控时间。
三、汇报交流,分享乐趣
欣赏交流《安徒生童话》。
1.
p>
出示课本上《拇指姑娘》片段。指名朗读。
2
“是的,我要和你一块儿去!”
拇指姑娘说。她坐在鸟儿的背上,把脚搁在
他展开的双翼上,
同
时用腰带把自己紧紧地系在他最结实的一根羽毛上。
燕子就
这样
飞到空中,飞过了森林,飞过了海洋,飞过了常年积雪的高山。在寒冷的高
空中,
拇指姑娘冻得发起抖来。
于是她就钻到鸟儿温暖的羽毛下面,
只把她的小
脑袋伸出来欣赏下面那些美丽的景致。
终于他们来到了温暖的国度,那儿的阳光更加明亮。田沟里、篱笆上,到处
都结满了最美丽的绿色和紫色的葡萄。树林里到处挂着柠檬和橙子。
<
/p>
——选自丹麦安徒生的
《拇指姑娘》
,<
/p>
叶君健译
2.
师生交流:读完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
1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内容,归纳出“神奇、
勇敢”的心理感受。
(
2
)引导学生结
合这段描写体会拇指姑娘的非凡经历。
(
3
)教师小结,引出阅
读方法(课本上第二个“阅读小贴士”)。
小结:
拇指姑娘多不容易啊!
她
那么小,
所以要牢牢地把自己捆在鸟儿的背
上;她那么勇敢,才
毅然决然地同鸟儿一起经历艰难的长途跋涉;她那么乐观,
最后才抵达了温暖明亮的国度
。
想象一下,
如果你是拇指姑娘,
在路
上还会遭遇
什么?会有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表述。)
p>
3.
出示课本上的“阅读小贴士”,教师领读。
阅读小贴士:
我们可以把自己
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
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
一起悲
p>
伤。
4.
指名交
流:拇指姑娘还有哪些遭遇?她最后的结局怎样?
预设:
p>
读过故事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结合故事内容进行介绍,
没有读过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发挥想象猜一猜,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小结:
拇指姑娘虽然身材小得微不足道,
生活环境也很艰苦,
但她却无比向
往光明和自由。
此外,
她还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
田鼠和鼹鼠的生
活可算很不错
了,
吃用不愁,
对在阴暗
的地洞里的生活他们非常满足。
但拇指姑娘讨厌在这种
庸俗的、
自私的、
没有阳光的泥巴底下过日子,
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还尽量关心
别人。
她尽一切力量救活了生命
垂危的燕子,
好心有好报,
因而最后她终于能和
3
燕子一道,飞到一个自由、美丽的国度里去,过
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同学们,
我们是不是也要追求美好、
追求
希望,
相信自己的美好前程,
永远不要放弃呢?
你们从这个故事中还读懂了什么呢?
6.
《安徒生童话》阅读小组汇报。
过渡:
你还知道哪些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你在读故事的时候有
什么疑惑?
提出了哪些问题?下面,
我们有请
< br>《安徒生童话》
阅读小组的代表送上一份问题
清单,看看
我们从中会发现什么。
预设:
因为是
阅读整本书的疑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多而杂乱。
教师可选<
/p>
择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点拨指导,
余下的可以以集体交流的形式解决
,
也可以课后
由学生自己阅读时进行思考。
7.
学生自主阅读
《安徒生童话
》
,
教师利用
“阅读小贴士”
,
引导学生积累、
运用这种阅读方法。
过渡:
听了《安徒生童话》阅读小组的汇报,
大家肯定还有很多别的发现。
由于时间关系,
我们留到下一次分
享。
接下来的时间,
我想让大家再翻开这本书
< br>读一读,这次读的方法要有所不同。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
和
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
一起悲伤,
相信你们在阅读中一定会产
生更多不一样
的感受。你们也可以学一学《安徒生童话》阅读小组的同学,读前列出一个
“问
题清单”,带着这些问题去故事中探索,去发现童话王国的奇妙。
< br>
8.
教师小结。
小结:
在《安徒生童话》的王国里漫游,我们结识了历经磨难的丑小鸭、坚
定勇敢的小锡兵、
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用歌声赶走死神的夜莺……。
一个个
故事,
让我们读出了人间的喜怒哀乐,
而故事中人物的欢笑和泪水、
< br>痛苦与喜悦
也永远印在了我们心上。
欣赏交流《稻草人》。
1.
出示《稻草人》一书,简介作者。
叶圣陶
(
1894
—
1988
)
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编辑家。他一生为孩子
们创作了《稻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等许多童话名篇,鲁迅先生曾评价《稻
草人》
“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叶圣陶还把一生中的大部分时
间和精力,投入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中学生》
《中学生文艺》等杂志的编
4
辑工作。其中著名的《中学生》杂志,
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读者,如今许
多老作家、老科学家和教育家,当年都曾是《中
学生》的小读者。可以说,叶圣
陶先生的一生是献身于孩子们的文学与教育事业的一生。
2.
教师朗读部分“序言”内容。
<
/p>
预设:
(
1
)教
师可以借由“序言”部分的内容,告诉学生可以通过“序言”
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成书目的、编者意图等信息。(
2
)引导学生读书之
前先读“序言”也是一种阅读方法。(
3
)引导学
生明确,不同的人,不同的时
代,
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
,
对同一篇童话故事的理解也可以有多个不同
的角度,获得不同
的启示。只要是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都值得肯定。同时,好
的作品也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常读常新。
序言
(节选)
本书是叶圣陶作品的一个精选读本,他为孩子们写的一些儿童文学名篇佳
作,
都选录在其中了。
叶老曾在一些作品前言和后记里,
吐露过自己创作的那几
篇为读者所钟爱的作品的初衷。例如,在谈到《古代英雄的石
像》这一篇时,他
说:
“当时我的主要意思放在这篇东西的末儿
了。无论大石块小石块,彼此集合
在一块儿,铺成实实在在的路,让人们在上边走,这是
石块的最有意义的生活。
在铺路以前,
大石块被雕成英雄石像,
小石块垫在石像底下做台基,
都没有多大
意义。至于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像就骄傲起来,自以为与众不同,瞧不起人,我这
么写,
只是揣摩大石块当时的‘心理’而已。”(《叶圣陶童话选·后记》)再
如,谈到另一篇
著名童话《稻草人》时,他这样说过:在新的时代里,“……画
眉鸟飞到无论什么地方,
将会遇见无限量可爱可喜的事物,为了赞颂这些事物,
它将会不知疲倦地唱它的歌,
p>
歌声里洋溢着欢快的感情。
稻草人站在田野间,
将
会看见整整齐齐的大田,
活活流动的灌溉渠,
成行成队的防护林……这些都是以
前
(指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前)
它没有见过的。
……于是稻草人将会产生一种
跟从前根本不同的懊恼,它恨自己‘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自
由移动’,要不然,它老早参加到农民队伍里去了。含羞草将不再为这个为那个
< br>而羞愧,因为叫它羞愧的这个那个全都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英译本〈叶<
/p>
圣陶童话选〉序》)
从这些童话里,<
/p>
我们听到了一位从以往的苦难生活走过来的老作家,
在新时
5
代里的热情的歌唱。他的童话《蚕和蚂蚁》里有一首小诗:
<
/p>
我们赞美工作,
/
工作就是生命。
/
它给我们丰富的报酬,
/
< br>它使我们热烈地
高兴。
/
……<
/p>
3.
出示《稻草人》故事里的几个重要
片段,组织学生自由阅读。
片段一
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
急得不得了,
连忙摇动扇子,
想靠着这急迫的声
音把主人留住。这声音里仿
佛说:
“我的主人,你不要去呀!你不要以为田里的
一切事情都
很好,
天大的祸事已经在田里留下根苗了。
一旦发作起来,
p>
就要不可
收拾,那时候,你就要流干了眼泪,揉碎了心;趁着现在赶
早扑灭,还来得及。
这儿,
就在这一棵上,
你看这棵稻子的叶尖呀!
”
他靠着扇子的声音反复地警告;
可是老妇人哪里懂得,一步一步地走远了。他急得要命,还在使劲摇动扇子,直
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警告是无效了。
< br>除了稻草人以外,
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
他恨不得一下
子跳过去,
把那灾
害的根苗扑灭了;
又
恨不得托风带个信,
叫主人快快来铲除灾害。
他的身体本来
p>
很瘦弱,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是斜着肩,弯着
腰,好像害了病似的。
不到几天,
在稻田里,
蛾下的子变成的肉虫,
到处都是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
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
< br>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嘴脸。
渐渐地,
一大片
浓绿的稻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的辛苦又只能
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片段二
木桶里的水很少,
鲫鱼躺在桶底上,
只有靠下的一面能够沾一些潮润。
鲫鱼
很难受,想逃开,就用力向上跳。跳了好几回,都被高高的桶框挡住,依旧掉在<
/p>
桶底上,身体摔得很疼。鲫鱼的向上的一只眼睛看见稻草人,就哀求说:
< br>“我的
朋友,你暂且放下手里的扇子,救救我吧!我离开我的水里的家,就只有死
了。
好心的朋友,救救我吧!”
听见
鲫鱼这样恳切的哀求,
稻草人非常心酸;
但是他只能用力摇动自
己的头。
他的意思是说:“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我的心不但愿意救你,
并且愿意救那个捕你的妇人和她的孩子,
除了你、
渔妇和孩子,
还有一切受苦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