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说课标说教材

萌到你眼炸
659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06: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钢牙妹)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 内容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下面我从三方面


来解读课标 和教材: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



1.


本学科的总体课程目标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


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 方式去观察、


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


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 对数学的


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


分发展。



2.


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 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


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 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


能进行简单的估算。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 图形的过程,


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掌 握


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


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 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


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 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


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 br>


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


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 蕴涵着信息。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


的猜想。能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 己的想法。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 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


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 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


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在他


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 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


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 切联系。能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3


、说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





说教材



1.


编写特点


< br>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这本教材的编写特点是:内容


丰富,关注学生,注重 过程,学法多样,教法开放。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p>


1


).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应


用意识。



在“解决问题”单元 ,


教材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


问题的基本含义。


与上二年级上册相同,


本册实 验教材仍然注意结合计算教学安


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将解决 问题与计算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比如表内


除法

< p>
(一)


当中的解决租船问题和分筷子问题,


还有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当中


解决的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


等等。


同时,


在其他教学内容的教学中也


注意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练习。


例如,


在“克 和千克”“统计”


等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练习。




2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 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之一。


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


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 理念,


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本册实


验教材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加减法的教学,


提供丰富的建立 数感的学习


素材,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教材的第


5


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可容纳一万人的体育馆的 主题


图,让学生对


10000


有一个整 体的感受。其次,提供一些有关三位数、四位数有


多大的具体而生动的实际例子,


例如“广场上有


330


只鸽子”“用肉眼能看 到的


星星有六、七千颗”,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感受这些大数的含义。第三,安排了


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几个三、


四位数的相


对大小的练习,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 活中的事物。


第四,


安排了


结合实际认 识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教学,


以及让学生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


展示


用数来表达、


交流的有关内容等。


第五,


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中出示多种算法


和估算等。


这样,


在上述丰富具体的素材的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逐步形成万以内


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3


)、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 程,加强教学过程的


探索性。



在学生 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诀和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之后,


在“表内除法(二)”中,实验教 材集中安排用


7



9

< br>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


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


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这样安排


既有利于培养学 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除法计算教学与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结合编排,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 理解,


有更多的


机会练习除法计算,


更 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除法计算知识有什么


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 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 p>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取这样一些措施:


首先,< /p>


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有关


图形和图形变换应用的素材。


例如在“游乐园”的主题图中展示了本单元要学习


的所有内容的实际应 用;接着分别用



“斜拉桥”“缆车”“升降机”“推拉


窗” “生活中的数学” 等实例,展示实际生活中角、平移与旋转的现象,使学


生不仅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实际应 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也使学生获得了有关图形


以及图形变换的丰 富的感性经验。


其次,


教材为每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了丰富多样< /p>


的动手实践活动,


如观察、


折纸、


制作、


作图、


拼摆等。


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锐角、


钝角、平移、旋转的概念进行感知、体验和理解,感知和体验 图形的变换、图形


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等。


另外,


教材还设计了一些既具探索性且生动有趣的操作活


动。


例如,


练习十的“拉一拉”“拼一拼”“转一转”以及实践活动“剪一剪”


等。让学生在这些充满童趣的操作或制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


交流,感知、感受几何变换的奇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得到发展空间观


念的训 练。




5


) 、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


兴趣,逐步发展学生 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注意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


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


丰富的现实背景。< /p>


在每个教学单元的开始,


教材都安排了即反映现实生活内容又


包含有所学数学知识的主题图。


使各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有所体 验的实际问


题或现实背景引入。例如,“表内除法(二)”的教学,在“欢乐的节日”背 景


下,


首先要解决的是在布置联欢会的会场时“平均每行挂几面 小旗”的问题。



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的教学,在“参 观鸟岛” 背景下要解决的是如何


乘船的问题等。




2.


编排体例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

< p>
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他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强调从学


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其基本体 例是:


生活情境图引入情——发现提出数学问


题——自主合作探 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与拓展。


同前几册一样,


教材仍然在< /p>


单元之前,


安排一个大情境,


引出后面的 几个例题。


每个例题的情境或是主题图


的一个局部,

< p>
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


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


习不同的内容,


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高学习 兴趣。


我以第一单元的解决问题


为例,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题图以学生熟悉的


“游乐园”为背景,


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情景,


根据图中 给出的信息,


学生可提出


多种多样的问题,

如,


“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


-


-


-


-


-


-


-